带导盲犬爬泰山的夫妻“社会性死亡”,工作被曝,在北京抬不起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3 09:25 1

摘要:2025 年 9 月 16 日,泰山脚下的晨光中,一对北京盲人夫妻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背着鼓鼓的行囊,手中握着登山杖,身旁紧随一只黄色拉布拉多 —— 这不是普通宠物犬,而是经过专业训练、名叫 “芬迪” 的导盲犬。出发时,芬迪精神抖擞,始终恪尽职守,不时用湿润的

2025 年 9 月 16 日,泰山脚下的晨光中,一对北京盲人夫妻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背着鼓鼓的行囊,手中握着登山杖,身旁紧随一只黄色拉布拉多 —— 这不是普通宠物犬,而是经过专业训练、名叫 “芬迪” 的导盲犬。出发时,芬迪精神抖擞,始终恪尽职守,不时用湿润的鼻尖轻蹭主人的裤腿,精准提醒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差,宛如主人不可或缺的 “第二双眼睛”。

起初的画面确实充满暖意:沿途游客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有人悄悄举起手机记录,视频里的芬迪步伐稳健,夫妻二人脸上带着对山顶风景的期待,评论区满是 “励志”“勇敢” 的称赞。但随着午后天气突变,一场大雨毫无征兆地落下,这份 “美好” 很快被现实打破。

雨水迅速将芬迪的毛发浇透,深褐色的毛一缕缕贴在它的皮肤上,像裹了层沉重的湿布。湿滑的石阶让它每走一步都格外吃力,爪子偶尔打滑时,它会下意识收紧身体稳住平衡,粗重的喘气声在雨声中清晰可闻,腹部随着呼吸剧烈起伏。夫妻二人躲到一处避风的角落啃面包,芬迪则趴在冰冷的石板路上,干裂的鼻子微微抽动,偶尔发出低低的呜咽 —— 它从早上出发到现在,几乎没喝过一口水,湿冷的环境让它本就疲惫的身体更显虚弱。有游客注意到,这只拉布拉多瘦得能清晰看到肋骨轮廓,肚皮紧贴着骨架,完全不像常见拉布拉多那样圆润,不禁质疑 “平时是否没得到妥善喂养”。

最令人揪心的场景出现在 “十八盘”—— 这段泰山最陡峭的路段,台阶近乎垂直。芬迪察觉到脚下的危险,几次停下脚步,用身体轻轻挡在主人身前,喉咙里发出低沉的警告声,试图提醒前方的风险。可妻子却误以为它在偷懒,举起手中的登山杖,朝着芬迪的腿敲了下去,声音不大却格外刺耳:“走啊芬迪!” 被敲击的芬迪猛地缩了一下腿,眼里的光亮瞬间黯淡几分,原本坚定的步伐变得迟疑,每迈上一级台阶,身体都控制不住地颤抖。

直到深夜,他们才终于抵达南天门。夫妻二人立刻拿出手机自拍庆祝,镜头里满是 “征服泰山” 的喜悦,却没有给身旁的芬迪一个镜头。彼时的芬迪蜷缩在墙角,湿冷的毛发结成硬块,爪子上沾着泥土和细小的石子,歪歪扭扭的爪印印在台阶上,是它一路艰辛的唯一痕迹。

舆论发酵:流量伪装下的导盲犬价值争议

这段登山视频最初在社交平台传播时,还带着 “正能量” 的标签,但随着更多细节被网友挖掘,舆论风向开始急转直下。有人翻出这对夫妻过往的社交动态,发现他们并非首次带着芬迪 “挑战”—— 此前他们还曾带芬迪爬过香山,当时的照片里,芬迪趴在地上吐着舌头,他们却配文 “超兴奋,突破自我”;还有一次打卡长城十二楼,视频里的芬迪明显步伐迟缓,他们仍称 “狗狗也在享受风景”。

这些内容让网友们逐渐清醒:单只导盲犬的训练成本超 20 万,训练周期长达两年,且全国经过认证的导盲犬仅四百余只,每一只都承载着帮助视障人士正常生活的重要使命,怎么就成了他们频繁打卡、博取流量的 “道具”?更专业的声音来自兽医:拉布拉多犬的髋关节本就脆弱,长期攀爬陡峭台阶极易造成关节磨损,严重时会引发不可逆的损伤,芬迪这次高强度登山,很可能落下 “终身后遗症”。

愤怒的网友开始自发抵制,有人通过公开信息查出夫妻二人在北京的工作单位,相关信息在网络上扩散,他们因此陷入 “社会性死亡”—— 据知情者透露,夫妻二人在单位里几乎无法抬头做人,同事们的议论和异样的目光让他们难以正常工作。与此同时,训练芬迪的导盲犬基地迅速介入,在核实情况后,正式宣布暂停夫妻二人对芬迪的使用权,随后派专人专车将芬迪接回基地,进行全面体检和休养。网友们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但新的担忧又随之而来:有人发现夫妻二人还曾接触过朋友家的黑色导盲犬,担心那只犬也会遭遇同样的 “流量消耗”。

面对舆论,不同的声音交织:有人怒斥 “浪费稀缺资源,对不起所有等待导盲犬的视障人士”;也有人理性表示 “视障人士有出游的权利,但不该以伤害导盲犬为代价”。正如一位常年带游客爬泰山的导游所说:“泰山欢迎每一个人,包括视障朋友,但安全和犬只的健康,不该让导盲犬独自承担所有风险。”

事件余波:芬迪的休养与对 “尊重” 的反思

如今的芬迪在基地得到了悉心照料:兽医为它检查出轻微的髋关节炎症,每天有专人陪它散步恢复,还会定时补充营养,原本干裂的鼻子变得湿润,消瘦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圆润。网友们时常在基地的官方账号下留言,询问芬迪的近况,看到它重新变得活泼的视频,才真正放下心来。

而那对北京夫妻,在舆论的反噬下几乎销声匿迹。他们或许从未想过,一场看似 “励志” 的登山,会让自己从 “勇敢者” 变成众矢之的 —— 他们忽略了,导盲犬不是实现 “高光时刻” 的工具,而是与视障人士并肩同行的伙伴,每一次不当对待,都是对这份 “特殊情谊” 的伤害。

有人翻出登山视频里的一个细节:被登山杖敲击后,芬迪没有躲闪,只是默默跟在主人身后,眼神里的委屈和忠诚,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让人读懂。这也让更多人开始反思:我们歌颂勇气,更该懂得尊重 —— 尊重每一个为人类服务的生命,尊重导盲犬背后稀缺的社会资源,尊重 “励志” 二字真正的含义。

泰山的风依旧吹过石阶,只是那道歪歪扭扭的爪印早已被雨水冲刷干净。但芬迪的故事,却像一道提醒,留在了无数人的心里:征服高峰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成就感,但善待身边的伙伴,才是照亮人生更长旅途的 “路灯”。

来源:抚快讯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