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王巍院士:青铜西来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3 06:41 1

摘要:“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

2018年5月28日,央视发布了某些人搞出来的所谓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

该“成果”公然在国家平台上宣布:

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

截图如下:

这个探源工程的“成果”,是经谁的手搞出来发布的呢?

我只想到一个人,王巍。

王巍何许人也?据2016年9月18日报道,王巍的头衔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考古》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兼历史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研究领域为夏商周考古和东亚地区古代文明形成过程和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2004年以来,担任跨学科大型研究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科学家,领导项目的实施。”

2018年9月18日,身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的王巍,在《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里面声称:

冶金术自西亚经甘肃传入
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基本上认为冶金术来自西亚。冶铜术出现在西亚的年代不晚于距今7000年,我国最早有5000年。迄今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铜器是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还有锥子等器物,它们基本上都是出土在甘肃河西走廊这一带。

2025年,王巍再次在《考古勾勒出的汉前丝绸之路》里老调重弹:

冶铜术最早发明于西亚地区,距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铜刀,其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在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的四把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小件工具、装饰品等青铜器。在被认为很可能与尧都有关的山西襄汾陶寺大型史前城址中,出土了铜铃、铜环、铜齿轮形器和青铜容器的残片等,其年代为距今4300年至4100年。中国古代的冶铜技术很可能是通过河西走廊从中亚传入的。

那么,果真如王巍院士所说,青铜是西亚传入中国的吗?

西亚的冶铜术,真的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吗?

嗯?

王巍院士,你能不能告诉大家,是谁告诉你西亚的冶铜术有七千年的呢?

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基本上认为”,所以就是真的吗?

那么这些“绝大多数中国学者”又是谁,又是凭什么认为西亚的冶铜术有七千年历史的呢?

有谁敢站出来认领一下这个光荣的头衔吗?

事实上,西亚的冶铜术有七千年的历史,只不过是西方伪史学家们一贯的单方面吹牛逼罢了

然而这样厚颜无耻的牛逼居然有包括王巍院士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学者”直接选择了无脑相信,这不禁让我再一次确认了中国文科学界的无可救药。

你们的怀疑精神呢?

你们的独立思想呢?

你们嚷嚷着质疑昆仑石刻“一眼假”的精神头呢?

你们的学术头衔和职称,是靠着直接翻译一两篇西方伪史学家的论文就拿到的吗?

让抱雪斋这个民科告诉你们西方伪史这个牛逼是怎么吹出来的。

西亚所谓“七千年前”的冶铜术水平是怎么样的?看看所谓的哈拉夫文化就知道了。

根据某度百科的说法,哈拉夫文化正好是从距今7000年前开始,属于西亚的“铜石并用时代”, “开始出现冷锻法加工的红铜器,在阿尔帕契亚遗址出土铜针、铜珠等小型器物”截图如下:

西亚“七千年前”的哈拉夫文化,只不过是刚刚才出现了冷锻法加工(就是不开火直接砸)的红铜,跟“冶铜术”沾边吗?

那么我路边捡了块狗头金,拿石头砸吧砸吧砸扁了,算不算发明了炼金术?

那么我路边捡了块陨铁石,拿石头砸吧砸吧砸扁了,算不算发明了冶铁术?

再说了,谁说哈拉夫文化有七千年的呢?

还不是西方伪史学家们一贯的单方面吹牛逼吗?

哈拉夫文化究竟有几千年,王巍院士应该心知肚明。

他在2018年的《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已经说过:

兴隆沟遗址出土的这批粟和黍之前,学术界认为世界上最早的黍是西亚出土的,有7000年的历史,欧洲出土的黍有5000年历史。但是,最新的高精度测年研究表明,这两个地区的黍都没有早于“4500岁”的。比我国发现最早的黍晚得多。

王巍院士说的这个“西亚出土的”“有7000年的历史”的“世界上最早的黍”,就是在西亚的号称有七千年冶铜术的哈拉夫文化地层里面出土的。

结果呢?

碳十四一测,不到4500年!

什么概念?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铜刀,其年代为距今约5000年,比哈拉夫文化地层里的黍早了至少500年!

有些人还要抵赖说哈拉夫文化地层里的黍是后来混进去的,然而抱雪斋已经用哈拉夫文化的陶器器型比对,确定了哈拉夫文化的年代不超过4500年,大致相当于中国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而且哈拉夫文化的彩陶正是来自中国马家窑文化!

详见下文:

继续暴打西方伪史:抱雪斋给北大历史教授上上课,教教如何辨伪还有如何学历史

王巍院士明明知道哈拉夫文化的碳十四检测有问题,哈拉夫文化地层里的黍年代不超过4500年,比马家窑五千年的青铜刀年代晚了几百年,为什么还要公然宣传“冶金术自西亚经甘肃传入”?

嗯?

王巍院士似乎非常健忘,今年已经彻底忘记了这个哈拉夫文化在测年上出现的“小问题”了。

他在2025年9月26日的《考古勾勒出的汉前丝绸之路》里居然又说:

“早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的先民们就与西域地区的居民发生了交流。黍大约就是在这一交流的背景下被中亚和西亚地区的居民们所栽培。”

王院士,你是认真的吗?

西亚所谓的“哈拉夫文化”的年代,居然又被你提高到了七八千年前?

你要不要看一看,黍和粟究竟是什么时候才传到中亚和西亚的呢?

据2022年北大邓振华的《粟黍的起源与早期传播》:

“土库曼斯坦的Adji Kui 1号遗址发现了4225-3905 cal. BP的黍和大麦、小麦,里海南岸Ghal e-Ben遗址出土黍的直接测年结果为4090-3900 cal. BP,基本可以代表黍在当地出现的最早时间。”

有超过4500年的吗?

所谓的哈拉夫文化,有可能超过4500年吗?

中国5000年前的甘肃马家窑文化青铜器,是从4500年前的西亚哈拉夫文化传过来的吗?

还是应该反过来:西亚的青铜器和彩陶,根本就是从甘肃马家窑传过去的呢?

本文为抱雪斋锤爆西方伪史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