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妻在巴基斯坦学中文直播,现搭档天天在我老家打卡,女儿管她叫阿姨,我却得笑着喊合作方。
“前妻在巴基斯坦学中文直播,现搭档天天在我老家打卡,女儿管她叫阿姨,我却得笑着喊合作方。
”
昨晚直播,杨二狗自己把话挑明:跟哇塞女孩只是生意。
可定位不会撒谎——那姑娘发的每条视频,IP都黏在他村口。
有人刷弹幕:真不熟?
不熟你删什么旧视频?
他低头划掉“朵朵她妈”合集,顺手把新商标亮出来——朵朵果园,政府给站台,一个月卖30吨,翻了两倍。
数字一亮,评论区瞬间安静三秒,接着全是“狗哥带带我”。
我蹲他直播间俩礼拜,发现套路简单到离谱:
上午拍果园,下午拍女儿,晚上九点准时连麦哇塞女孩。
一句“家人们”出口,苹果链接甩上去,三分钟秒空。
后台客服截图我看过,退货率不到2%,比某些头部主播漂亮得多。
可另一边,阿霞在伊斯兰堡租了500块的小套间,窗帘当背景,卖手工地毯,中文磕磕巴巴,弹幕笑她口音,她跟着笑,笑完继续念台词。
有人把录屏甩到国内群,配文:当年嫌人家穷,现在人家自己赚奶粉钱。
杨二狗瞧见,回了一句“各自安好”,然后下播。
第二天,他把朵朵接来直播间,小姑娘抱着哇塞女孩送的学习机,怯生生喊“谢谢姐姐”。
弹幕又炸了:亲妈变阿姨,阿姨变姐姐,辈分随流量涨。
我盯着屏幕,忽然想起上周幼儿园老师发的那条朋友圈:朵朵午睡做梦哭醒,说梦见妈妈找不到家。
带货数据再漂亮,也遮不住这事最底层的bug——孩子成了背景板。
政府要的是销售额,平台要的是停留时长,网友要的是狗血反转,杨二狗要的是下一单。
没人问朵朵要不要。
专家说得客气:注意单亲娃心理。
翻译过来就一句:别拿闺女当道具。
生意可以做,故事可以编,可女儿的记忆删不了。
哪天她长大,刷到这些回放,看见自己像积木一样被搬来搬去,心里会不会也弹出一个退货按钮?
杨二狗,如果你真想把“朵朵果园”做成招牌,先学会把朵朵挡在镜头外。
赚到的钱能买三十吨苹果,买不回她不需要解释的童年。
最后一单,请下给朵朵:静音,下架,让她好好睡觉。
来源:饿龙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