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下半年的丽弦显然已经把重心放在了 VSA 系列的新产品上,风格相较于之前的 SPA / STA 系列有明显的风格化倾向。经过一大串的型号“洗礼”,现在 SPA 系列主要保留下来的型号还是我们认可度很高的 SPA-Hi End MAX、SPA-LTD 之类,
EarAcoustic Audio SPA - Custom Tuning Version Dynamic IEM - TDS REVIEW
EarAcoustic Audio SPA - Custom Tuning Version ダイナミックイヤホン - TDS レビュー
TDS REVIEW 与 TDS 无心快语全部基于 TDS Studio 评分标准与内容说明 V202502 进行,可以在主流搜索引擎直接搜索。
本文所涉及型号在当时市场背景下的 KT MARK:
EarAcoustic SPA - Custom Tuning Version: V (Excellent)
这是丽弦 EarAcoustic Audio 品牌在 TDS Hearroom 正式出现的第八个产品。
今年下半年的丽弦显然已经把重心放在了 VSA 系列的新产品上,风格相较于之前的 SPA / STA 系列有明显的风格化倾向。经过一大串的型号“洗礼”,现在 SPA 系列主要保留下来的型号还是我们认可度很高的 SPA-Hi End MAX、SPA-LTD 之类,在上个月的 SIAS 上我们见到了 SPA 系列的一个衍生型号,这也是丽弦已知的新品里唯一一个媒体联名。釟音盒我们就不多介绍了,这也应该是我见过的釟音盒联名耳机里外观变化最大的一次。
包装和 SPA 金蛇限定以及新版的银蛇之类一样,我们称之为“大片儿门”包装——顾名思义,它的体积是相对偏大的,且高度较低,事实上你可以和某些画册放在一块收纳。对开门形式开箱体验,表面印了金蛇图案,看上去辨识度要比过去高很多也更豪华。内部配件包含一个收纳盒、两个替换插头以及七对耳套。
收纳盒的形态仍然是那个圆形拉链包,内部空间放下这一套是充裕的,但是表面的皮革会更有质感一些。耳套的配置是两种共七对,三对常规开口、四对大开口的硅胶材质耳套,没有特别之处。老规矩,M 号的大开口套多给了一对。
SPA 特调款的外观应该是整个系列里辨识度最高的一个,你再也不用担心认错了。通体为航空铝合金进行 CNC 处理,表面进行阳极氧化喷砂,喷砂细腻度很高,摸上去是比较顺滑的,且不会有常规 SPA 高端型号易出现划痕的问题。面板下沉,做了网格纹路,结合二次氧化处理成金色,看上去还以为是贴了一层金箔,实际是一体的。
腔体体积稍大一点,尺寸与 SPA-LTD 接近,都是类定制公模造型,腔体饱满程度较高。内侧根据耳廓造型有进行专门适配,耳甲腔、耳甲艇均有不错的贴合,除非是非常小的耳廓,都能够有所契合。由于腔体饱满度较高,耳廓偏小人群还可能会有耳廓边缘挤压感。常规大小的耳朵则没有这个问题。依然不建议侧躺佩戴,腔体还是有一定厚度的。
腔体表面的开孔共有两处,一处是位于腔体内侧下方的开孔,还有一处顶部的大型开孔——丽弦的家族设计,能够引入更多的空气。和各种 LTD 一样,腔体的被动隔音能力还可以,没有什么气压平衡问题。
线材是标称为无氧铜镀银与单晶铜镀银混编材质,应该就是金蛇用的那条,分线器以下为四股 Litz 混编,编织紧密程度不高。从外观上来看是金银相间的状态,表面的屏蔽层比较厚实。线材总体稍粗,柔软程度倒是挺高的。在接插件、分线器上全部都做了与面板呼应的金色氧化表面,观感虽然没有 VSA-LTD 那么夸张,但也挺吸引眼球的。
可换线系统基于 0.78mm 2PIN 平座设计。母座几乎平齐腔体,对于平座插针和凸针均可良好兼容。线材端的插针接触紧密程度适中。
可换插头系统基于带防呆槽的四针式结构,没有螺旋锁紧装置,但插针粗大且插入阻尼较大。包装内对于 3.5mm 单端和 4.4mm 平衡的插头均有配备。插头表面也有蛇形标志。
SPA 特调款搭载了直径为 11.4mm 的钛金球顶 + 硅晶悬边双面复合振膜动圈单元,和 SPA-Hi End MAX 以及 SPA-LTD 是同一技术平台,实际听上去总体信息量要比前者稍微好一点,但是不至于产生级差。
阻抗 25Ω,灵敏度为 111dB(具体单位未知)。我们实际搭配下来,相较于 SPA-LTD,它要显得好推一些,且对于平衡驱动的适应性会比 VSA 动圈全系都更好。建议使用 Luna、CDA-M2 等尾巴进行搭配,风格搭配角度则建议不搭配过于偏暖的前端。
基于原线平衡驱动、原始大开口耳套,满足驱动所需功率要求。
低频量感适中略偏多一点,厚度和饱满度稍高,弹性良好,下潜出色。收放速度不算快,但是保留的残响不多。氛围烘托的晕染感较轻,有一些浓郁度。SPA 特调款的低频大体上还是延续了 SPA 系列几款高端定位型号的低频特性,但是浓重感和弥散感会少一点,听上去也会更加干净。基音位于中下盘的乐器只有轻微的前倾。
中频,人声有一定厚度,口型大小适中,距离稍近不贴脸——这也是丽弦 SPA 高端产品上我个人挺喜欢的点。相较于 SPA-Hi End MAX,精致程度稍微高一点。对于人声质感的表现会略微优先于线条刻画,不过它的线条并不会偏软,而是保持了扎实的状态,不突出表达而已。对于男女声之间的倾向性不算明显,适合于不过于尖细的人声类型,一些偏弱的日系 anisong 人声会显得气声为主。音色渲染不会特别多,没有明显的偏冷或者偏暖倾向,在上盘有轻度的调整。颗粒感比较细,顺滑程度还可以。喉音位置稍高,气声比例稍多一点,听上去丰富度略高于 SPA-Hi End MAX。口水声等也有一些保留,只是不像 VSA 系列那样过分前倾罢了,齿音有轻度的打磨,在部分曲目中还是有感知。通透程度会比 SPA 那两条稍高一点,但没有人为加什么不自然的亮感。
乐器方面,它对于大部分乐器也是质感略微优先于线条的。弦乐器中,小提琴、吉他、中提琴的饱满度不会特别高,拉拨弦细节比较丰富,音头有些突出。大提琴的形体感较为结实,在空间里的比例不会过大。铜管类的气势感还是不错的,需要亮度的小号等也有足够的亮感。相较于 SPA-Hi End MAX 那种圆润的木管表现,特调款的空气感会显得多一些,自然度还可以。乐器的泛音相对来说较为丰富。打击乐器中,Kick 的存在感较明显,Snare 速度适中,不会觉得拖沓。镲片类相对比较亮,有轻度的金属感,但是刺激感控制住了。
高频总体亮度适中,但是有一处比较明显的 8kHz 峰。极高频的延伸能力与 SPA-LTD 类似,属于还不错,有个较快的滚降但不会过于偏早。
声场的规模适中,横纵距离近似,边缘的清晰度不会明显地强调出来。结合适当的“高度感”,SPA 特调款的声场大体上是呈扁球状的比较规矩的空间。人声与乐器之间的分离度表现良好,粘滞感较低,整体感没问题。解析能力在两千价位挺好,介于两条 SPA 高端型号之间,接近于 SPA-LTD 的信息量水平,有轻度的“解析感”突出。动态不错,瞬态良好。
SPA 釟音盒特调款对于大部分流行曲风的适应能力与 SPA-LTD 类似,相对来说适合于华语流行、欧美流行,对于一些薄声的录音会有比较得当的听感,但是部分 J-Pop 还是会有不太适合。Anisong 的适应性中规中矩,会体现一些制作问题,目前丽弦这个体系里有足够包容性的还是 SPA-Hi End MAX。摇滚金属大类中,它适合于流行摇滚、朋克以及一些硬摇滚曲目,金属的适应范围限于新金属和一些流行金属,部分过于极端的曲目会觉得不太适宜。电子大类,对于 bassline 结实度有要求的类型大多可以满足。Acoustic 大类中,爵士和一些中小编制的管乐作品表现不错。
我们会对于 KT MARK IV 级以及 V 级的新有线耳机产品给出两到三首的对应推荐曲目,来尽可能让你在第一时间感知到这条耳机的一些特性和优势。对于丽弦 SPA 釟音盒特调款来说,TDS 推荐曲目示例是以下这两首:
Justin Timberlake - Alone
Philip Bailey - The Day Will Come
大体上你可以理解为特调版是在 SPA 那套框架上适当增加了一些通透度,减少了低频总体浓郁感,听上去更加干净一些,但基本的思路还是比较类似 SPA=LTD、SPA-Hi End MAX 的方向。即使是釟音盒特调,由于振膜材料特性的缘故,它的 8kHz 峰也依然存在,你可以理解为调音思路仍然在 SPA 那套体系内。我们觉得它适合于认为 SPA-Hi End MAX 偏浓郁,需要更高的平衡感,同时对于氧化铝工艺更加青睐的用户去选择,价格相较于类似素质水平的 SPA-LTD 也稍便宜一些。基于此,SPA 釟音盒特调版还是相当值得尝试的。
来源:小象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