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蓬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古有“蓬州八景”,文人墨客多加赞誉。道光《蓬州志略》、光绪《蓬州志》、民国《蓬安县志稿》对文人墨客赞誉“蓬州八景”的记载十分详细,现摘录于后,供读者欣赏。
文人墨客对“蓬州八景”的赞誉
整理/费尚全
蓬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古有“蓬州八景”,文人墨客多加赞誉。道光《蓬州志略》、光绪《蓬州志》、民国《蓬安县志稿》对文人墨客赞誉“蓬州八景”的记载十分详细,现摘录于后,供读者欣赏。
蓬安县城全景(图源:《蓬安县乡镇简志》,2020年9月广陵书社出版)
两峰争献秀,飞翠入清江。
不用浮东海,蓬莱未有双。
五岭若奔马,争先势未降。
只恐化龙去,莫教浮渡江。
县废名犹在,琴亡台未荒。
临邛卖酒处,千载共清光。
翠壁生鳞甲,晴云淡复浓。
试看云作雨,此壁亦为龙。
江寒日欲落,石老涨留痕。
船缓归心急,行人沙际喧。
百八曙光微,江城尚掩扉。
寒山惊太早,霜露满人衣。
烟渚余音渡,滩危石卧牛。
行人幸脱险,沽酒醉船头。
一曲入松坞,云峰知几层。
不须夸矍铄,老惯此山登。
奇峰叠叠势何雄,疑是云间万里骢。
此处不闻封太守,谁来五马并追风。
相如一去已年年,县废台空名自悬。
莫道当垆花影尽,至今皓魄尚娟娟。
嘉陵古渡锁秦垓,一望长空眼底开。
日暮江风吹短棹,丹霞时傍晚云来。
何处渔郎自放歌,恍疑牛背滴山阿。
不知别有沧浪友,独自含情奈若何。
二、清·洪运开著道光《蓬州志略》卷之九《艺文志》对“蓬州八景”的赞誉:
蓬岛孤擎海外天,忽惊双耸势相连。
岗峦敛伏驼峰峻,草树迷蒙鸟翮全。
不傍大山青渺渺,饱含生气绿娟娟。
可怜寂寞无人过,并峙寒江幂野烟。
乍凭高阁指群山,谁洗华骝带玉环。
苜蓿花开春草满,龙媒歌罢暮云闲。
数奇徒具飞腾骨,立仗如随供奉班。
此地但资卿卧镇,不须矫首望边关。
汉相班班挺壮猷,长卿才调也风流。
梁园客至聊今雨,巴国人传此旧游。
古佛一龛泉响寂,暮山千叠月轮秋。
清光应照闺中妇,尚恐婵娟感白头。
巨灵挥斧蜀江开,峭壁临流洗劫灰。
红气满天初日上,白光铺絮暮云来。
沿堤矮树谁家屋,拍案惊涛何处雷?
此景吾乡不多见,会须图入宦囊回。
清江一曲绕岩阿,树不楂枒水不波。
小市趁墟人似蚁,夜航载客势如梭。
浴凫飞鹭成图画,落照残霞上薜萝。
我酌村醪坐山阁,利名心事久消磨。
丽谯东畔炮台西,指点当年梵宇齐。
说法无庵留长老,打钟何处问阇黎。
断碑遗像埋城缺,古柏修篁护石梯。
百八声从空际想,晓风残月倍清凄。
卧牛奇石踞江干,千里嘉陵最险滩。
岸阔山围宜撒网,水清沙白好持竿。
艨艟过涉惊方定,舴艋求鱼唱未阑。
始信船轻真是宝,一刀来往总平安。
嘉陵南岸邃岩峦,斤斧人来力未殚。
柴价纵轻糊口易,歌声虽好息肩难。
有谁对此思名马,羡尔终朝跨宝鞍。
相劝不须频换调,早归家去暮山寒。
三、方旭著光绪《蓬州志》记载明·卢雍《八景诗》
五岭若奔马,争先气未降。
只恐化龙去,莫教浮渡江。
县废名独在,琴亡台未荒。
临邛卖酒处,千载共清光。
一曲入松坞,云峰知几层。
不须夸矍铄,老惯此山登。
四、伍玉雯著民国《蓬安县志稿》卷三《古迹》记载
风景不殊,易地皆然。蓬州八景之说,不审权舆何世。以其地考之,有在古郎池者,则为时固已远矣。明学使卢雍曾纪八景以诗。江山粉本,骚人墨客,览胜探奇,传为韵事,岂有关政要哉?然遗迹经数百年犹流播人口,抑考古者之所资以存信也。为举其称名,而附载于后。
双蓬叠翠。双蓬者,大蓬、小蓬二山也。《寰宇记》:“大蓬山在良山县东南三十里。有小蓬山,相去二里。”按后周改伏虞为蓬州,因山以为名。时州治在大、小蓬山之下。唐武德元年,移州理于良山,则在蓬山西北三十里。开元二十九年,以良山属蓬州。宋大中祥符五年,改郎池曰营山。至元二十年,省良山入营山,仍属蓬州。明洪武,蓬州领营山。然而自北周以迄元、明,大、小蓬山均隶蓬州,州以蓬称也固宜。逮清则蓬山乃专属营山,而不为蓬属。山在今营山县东北七十里,距今蓬安县治一百三十里矣。
五马排空。五马山,在西郊,距城五里。五峰横列,如天马行空。
琴台夜月。相如琴台,在相如宅右。相如宅,在相如县城南二十里,滨嘉陵江。
石壁晴云。旧《州志》谓:“斜溪、大泥溪间之红崖子,石壁临江,与云霞相映也。”
嘉陵晚渡。在城南渡江处。每当夕阳返景,自望水䃁下游而上,隔江诸山,灿若霞赤,故以城南唤渡为佳。
广慈晓钟。广慈寺,在治城关帝庙后,有宋一古刹也。明季之乱,城为榛莽,而此寺独存。厥后不知毁于何时。洎清光绪之季年,好事者乃于锦屏山寺颜曰“广慈”,非古刹之旧也。
牛渚渔歌。谓石梁沱也。以梁端之,石如牛卧,而沱潴可渔,故曰牛渚渔歌。或谓在江之上游牛毛漩,与旧志所载异焉。
马鞍樵唱。马鞍山,在舟口龙角山之右,林茂樵采,时闻歌声。
五、伍玉雯著民国《蓬安县志稿》卷二十记载
明·卢雍,苏州人,四川学政,对蓬安倍加赞赏。他说:蜀中人物称豪杰,汉室文章擅大家。此地卜居犹故迹,当时名县岂虚夸。琴台积雨苍苔润,祠屋滨江草树斜。莫问少年亲涤器,高风千载重词华。
六、现今“蓬州八景”具体位置
琴台夜月:琴台,又名相如琴台,位于蓬安老城(现锦屏镇)公园内,是后人为纪念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而修建的。台高2米左右,周围长10米,台左是玉环溪,再过去是玉环山,台后有一大池,池周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每逢晴夜,皓月当空,琴台月景映入池中,格外引人入胜。相传司马相如遭奸臣嫉恨,被贬为州官小职,晚年丧妻,子女远在边关,独自一人对明月弹琴解闷,表达对朝廷忠心,以琴声月夜度晚年。
嘉陵晚渡:蓬安老城南门外嘉陵江对岸杨家店渡口,昔日蓬州水陆交通咽喉。当年蓬州辖蓬安、仪陇、营山诸县,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每当夕阳西下,金光灿烂的晚霞与对岸山色交相辉映,绚丽夺目,如诗如画,美丽至极。
牛诸渔歌:距县城30公里的石梁沱,在嘉陵江两岸相隔的石门寺与地藏寺之间,石梁子前端巨石如一头大水牛,横卧江上,沱水很深,沱弯盛产淡水名鱼——江团,渔民常在此捕鱼,歌声不绝,过着愉快的生活而称之“牛诸渔歌”。
五马排空:距蓬安老城(锦屏镇)2千米的五马山,由天然的五座大山组成,五岭并列耸崎云天,犹如五匹高头大马,飞奔天空,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故名“五马排空”。传说中五匹“天马”下凡,被五马桥阻隔不能重返天宫,天上神马营救也无法脱身而留下形象。
广慈晓钟:蓬州老城内关帝庙后,原有广慈庙宇,梵宇巍然,雕艺精湛,寺内有一大铜钟,每日拂晓,钟声响彻云霄,故称“广慈晓钟”。
马鞍樵唱:今县城周口镇东南面的马鞍山,山势陡峭,两峰对峙,山谷间林木茂盛,风景幽美,山间常有樵夫砍柴,歌声悠扬,故称“马鞍樵唱”。
石壁晴云:蓬安金溪镇与大泥乡交界处、嘉陵江右岸的“红崖子”,悬崖陡壁,势若刀劈,高耸云天,半山腰的岩层为红色页岩,经长期风化形成红鳞片状,旭日初升时霞光映壁,如彩云腾空,随着云彩千姿百态变化,绚丽多彩,美不胜收,故称之“石壁晴云”。
双蓬叠翠:为太蓬山与龙角山的合称。太蓬山,在今营山、仪陇县境内,古为“蓬州八景”之一。
欢迎各界人士到蓬安观光旅游,蓬州八景、百牛渡江、相如故城、运山故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张开双臂欢迎您!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