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这话的,是景德镇那个靠着“仪式感”炸鸡排火遍全网的“鸡排哥”。说话的时候,他一改往日的淡定从容,脸上写满了“被逼无奈”的焦急。身边,还站着一个略显腼腆的女人——他的正牌夫人。
“我只有一个老婆!”景德镇鸡排哥,被全网“盗版鸡排嫂”逼得当场官宣
“我跟你们讲清楚,我只有一个老婆的!”
说这话的,是景德镇那个靠着“仪式感”炸鸡排火遍全网的“鸡排哥”。说话的时候,他一改往日的淡定从容,脸上写满了“被逼无奈”的焦急。身边,还站着一个略显腼腆的女人——他的正牌夫人。
这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家庭伦理剧的拍摄现场。这哪里还是那个把炸鸡排做成“行为艺术”的“主理人”?这分明是一个被各路“妖精”逼得不得不赶紧拉着老婆出来“宣示主权”的已婚男人。
一场“百嫂争夫”的魔幻大戏
到底是什么能把这位“鸡排届的哲学家”逼到这个份上?答案既可笑又可悲:流量。
自從雞排哥火了之後,他的那個小小的攤位就不再是個賣小吃的地方,它成了一個“蹭熱度”的聖地,一個各路網紅想來分一杯羹的“盤絲洞”。其中最瘋狂的,就是那些從全國各地湧來的“盜版雞排嫂”。
她們穿著五花八門的衣服,舉著手機在雞排哥的攤位前搔首弄姿,拍著各種短視頻。有的假裝自己是老闆娘熱情地幫忙“招呼客人”;有的含情脈脈地看著雞排哥配上點曖昧的音樂;還有的甚至直接在旁邊開直播,標題就叫“雞排哥的愛情故事”。
這場面,簡直就是一場大型的“百嫂爭夫”魔幻大戲。雞排哥的攤位快被這些“盜版夫人”們給淹了,他賣的不是雞排,他賣的是合影的背景板。
正宮娘娘的“被動營業”
一開始,雞排哥可能還覺得這就是互聯網,忍忍就過去了。但他低估了這群“流量鬣狗”的執著。
眼看著謠言越傳越離譜,自己的家庭生活都快被編成一部“後宮小說”了,這位以淡定著稱的男人終於坐不住了。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他把自己那位从未在镜头前出现过、安安静静过日子的老婆,直接拉到了摊位前。他没有搞什么复杂的公关文案,就用最朴实、最大声的土话对着所有镜头吼出了那句“我只有一个老婆”。
他老婆在旁边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但还是配合着他完成了这次略显尴尬的“被动营业”。这一刻真的让人哭笑不得。一个只想安安静静炸鸡排的普通人,就因为红了,最后不得不把自己的家庭隐私当成辟谣的工具,摆在全国人民面前。何其荒诞!
最好的“情绪价值”,是“做个人”
说到底,这场闹剧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它让我们看到了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是多么的脆弱。
鸡排哥的成功来自于他提供的那份独特的“情绪价值”,而那些“盗版鸡排嫂”的行为则是对这种“情绪价值”最拙劣、最无耻的模仿和践踏。她们要的不是情绪,她们要的只是数据。
鸡排哥那声充满无奈的“官宣”,其实也是对这种乱象最有力的反击。他在用行动告诉所有人:网络是虚拟的,但我的生活是真的,我的老婆、我的家庭不是你们用来换取点击率的剧本和道具。
他守住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庭,更是这个时代一份稀缺的、名为“真实”的东西。而这份“真实”,远比他炸的鸡排,更可贵,也更值得我们尊敬。
来源:娱乐圈好奇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