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紧掌握!萌娃乖和懂事,长大后重新找到生活意义的方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1 09:53 1

摘要:我在咨询室里,常常会碰到一些被成长问题困扰的人,晓琳就是其中一个。她三十出头,工作上总是默默把任务完成,从不会主动提要求。生活里,对家人朋友也是有求必应,可她自己却总是开心不起来,觉得生活好像没什么意义。晓琳跟我说,她从小就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爸妈说什么她就听

我在咨询室里,常常会碰到一些被成长问题困扰的人,晓琳就是其中一个。她三十出头,工作上总是默默把任务完成,从不会主动提要求。生活里,对家人朋友也是有求必应,可她自己却总是开心不起来,觉得生活好像没什么意义。晓琳跟我说,她从小就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爸妈说什么她就听什么,从来不敢反驳。这种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让她在长大后遇到了很多麻烦。

其实,像晓琳这样从小乖和懂事,长大后却迷茫的人有不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顺从往往是因为小时候情感需求没得到满足。就拿晓琳来说,她父母比较强势,她只有听话才能得到表扬和关注,所以她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都藏了起来。时间长了,这种情感上的压抑就导致她对自己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她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在家庭里,她可能因为怕父母不高兴,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职场上,不敢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只知道埋头干活;在社交中,总是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过得很累。了解了这些情况,我们就能明白,要想改变现状,得一步步来。

想要打破这种困境,得经历自我觉察、行为矫正和价值重构这三个阶段。首先是自我觉察,这是重建价值体系的第一步。我让晓琳记录情绪日记,每天花点时间回想自己的情绪变化,想想是什么事情让自己有了这样的情绪。比如有一次,晓琳在日记里写,同事让她帮忙做报表,她心里不想做,但还是答应了,结果一整天心情都不好。通过记录,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就是自我觉察的开始。当我们能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时,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自我觉察之后,就要进行行为矫正了。要从“讨好型人格”变成“自我表达型人格”,这就需要学会设置人际边界,勇敢说“不”。我给晓琳做了一个人际关系评估表,让她分析自己和不同人的关系,看看哪些关系是健康的,哪些让自己不舒服。然后,她开始试着在一些小事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一次,朋友约她周末出去玩,可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安排,她鼓起勇气拒绝了。一开始她很担心朋友会不高兴,但朋友并没有生气,反而理解了她。通过一次次这样的尝试,晓琳慢慢学会了维护自己的边界,表达真实的想法。

行为矫正有了一定效果后,就到了价值重构阶段。培养兴趣爱好是激活内在生命力的好办法。我鼓励晓琳去做一些自己一直想做却没做的事,比如绘画。她参加了一个绘画社群活动,在那里认识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人。在画画的过程中,她找到了久违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慢慢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当我们有了热爱的事情,就会发现生活变得有意义了。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建立可持续的心理支持系统也很重要。这包括定期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也可以和身边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另外,持续学习心理学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就像晓琳,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不再是那个只会顺从的“乖孩子”,而是能为自己而活的人。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每个人都能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来源:豆包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