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哥“文旅天团”的背后,是一座城市被苏超激活的“创新磁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10:20 1

摘要:9月27号这天,南京奥体中心比平时热闹多了,下午四点,离苏超主场对宿迁的比赛还有三个多小时,穿“叫南哥”蓝色球衣的球迷就往里面涌。

9月27号这天,南京奥体中心比平时热闹多了,下午四点,离苏超主场对宿迁的比赛还有三个多小时,穿“叫南哥”蓝色球衣的球迷就往里面涌。

说实话,这场球真不是随便踢踢,宿迁跟连云港、淮安并列第七,是“前八守门员”,南京要是赢了或者打平,无锡就能稳进八强,所以不光南京球迷上心,无锡也有球迷专门过来加油。

没穿蓝色球衣的球迷,很快也被“染蓝”了。

赞助商七欣天的人围着展台转,给没穿球衣的人递衣服,他们家是做螃蟹菜的,运营总监童二闯说“螃蟹腿多,能进球”。

本来想这就是个普通应援,后来发现现场到处是这种巧思,还挺有意思。

先声药业拿苏超梗图做了文创扑克牌,中国移动一边保网络信号,一边把机械狗和AI摆出来秀;AQ的人到处发退热贴,怕球迷看球热着;充电宝厂商酷态科更实在,直接搭了个有空调能充电的展厅,他们怕球迷手机没电,录不了比赛精彩瞬间。

不光场内忙,几公里外的寻魏·金陵十二菜餐厅也没闲着。

他们弄了个“寻魏十三太煲”,筹备了快俩月,更火的是他家红楼文化帆布包,抢完了还有客人打电话问啥时候补货。

离开赛越近,奥体中心人越多,AQ的“鸭子大队”在广场上逛,跟提前庆祝胜利似的,不过紫清湖那六只大熊猫玩偶更抢镜,又是跳霹雳舞又是跟球迷踢球,里面叫“暖暖”的那只,之前还因为不会剥笋在网上火过,没想到线下也这么“社牛”。

夜幕下来后,奥体中心外的“第二现场”也亮起来了。

宝记烧烤的大屏、苏果超市的球迷驿站、紫清湖的投影幕布,都在播比赛。

有人站着看,有人坐下来点杯啤酒配烧烤,这个秋天的晚上,因为苏超多了不少惬意劲儿。

到了18:33,球场大屏突然亮出“来战”俩字,奥体中心一下子就炸了。

南京队的助威团挥着蓝色大旗敲大鼓,离比赛开始还有半小时,观众席的喝彩声就绕着场馆转。

就在这热闹劲儿里,一场赛前展演悄悄开始了。

一阵鼓点先响起来,一条白色巨龙突然在绿茵场上飞起来,这是有400多年历史的“骆山大龙”,国家级非遗。

以前春节的时候,南京溧水村民会舞着它求风调雨顺,这次不一样,巨龙追的不是传统龙珠,是黑白相间的足球,每跳一下都像给南京队“开路”。

把老非遗和球赛放一块儿,一点不别扭,反而觉得挺新鲜,厚重感和活力都有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南京的“文旅天团”才算真的全出来了。

秦淮河方阵的人穿著明制状元袍和婚服,一个人骑着黄马走在前面,“状元巡游”的样子,一下子就把人拉到“十里秦淮河畔,千年文脉流转”的感觉里,南京的文教传统,这会儿成了给球队的“底气”。

玄武湖的方阵更有意思,去年5月因为“烫头”造型火遍全网的“烫头鸭”,摇头晃脑地跟在穿铠甲、拿武器的明代侍卫后面,侍卫看着威武,鸭子透着萌,跟看台上的小球迷正好“对上频”。

牛首山的巡游队伍也很吸睛,成员穿著飘逸的衣服,像从敦煌壁画里走出来的,他们来这儿是给南京队祈愿胜利,一出场就把牛首山的祈福味儿拉满了。

最让人笑的是红山动物园的“猿猴军团”。13只白面僧面猴扮成江苏13个地市的使者,披着“输赢哆大事啊”的披风,走路的姿势特别拽,跟“六亲不认”似的。

有宿迁球迷看着调侃:“到底是南京的猴,知道稳进八强不慌,咱们宿迁还得拼一拼。

”除此之外,银杏湖乐园、南京欢乐谷也亮出了自家的游乐项目特色,南京市越剧团还唱了经典选段,这些文旅景点和文艺团体凑一块儿,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南京把自家的“宝贝”都拿出来给全国观众看了。

这场赛前展演分了《金陵龙鼓震天响》《锦上添花秀江南》《盛世欢歌庆华诞》三大篇章,快400人参与,加上巡游队伍,说它是南京文旅界的“小阅兵”一点不夸张。

但这场“小阅兵”背后,是南京文旅企业借着苏超成长的故事。

很多企业都说,以前应对活动还会手忙脚乱,现在不光能处理好现场需求,还能搞出精彩表演,这都是跟着苏超“实战”练出来的。

紫清湖的经历最典型,南京第一次办苏超主场赛前,他们想靠官方推文抽奖送门票涨粉,约定6月30号晚上9点公布中奖名单。

没料到开奖的时候,系统直接崩了,抽奖软件提供商从来没接过这么大流量的访问。

后台全是催名单的消息,紫清湖的人又急又高兴,急的是怕让球迷失望,毕竟有人为了抢票,把链接转发到各种球迷群,一个人就参与了2000多次;高兴的是苏超的影响力比想的大,就这一次活动,他们微信公众号就多了2万新粉丝。

后来系统修好了,名单也出来了,那个参与2000多次没中奖的球迷,紫清湖还特意联系他送了张门票。

紫清湖总裁疏京照说“文旅是逆水行舟的行业”,必须不断革新才能活下去。

很显然,苏超就是那个让他们愿意去革新的“催化剂”,两周一次的“大练兵”压着,企业不想办法找革新的机会,就抓不住这波赛事热度。

寻魏餐厅研发“寻魏十三太煲”、苏果超市设苏超补能驿站、紫清湖做特色营销,这些尝试都是企业主动适应需求的结果。

但要是往深了看,这些革新和热情背后,是南京给了足够的“生长空间”。

南京体育集团的人说,靠着南京强大的文体商旅整合资源,南京赛区的招商在江苏13个城市里一直领先,文旅企业都想借苏超的舞台往上冲。

更何况,南京还有政策托底。

2024年的时候,南京发了《文体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还设了10亿元的专项基金支持跨界项目,2024年南京文旅总收入能到2100亿元,文体融合项目贡献了不少。

如此看来,苏超点燃的不是孤立的企业活动或者球迷狂欢,是南京这片土壤能让文旅资源跨界融合,能支持企业大胆试错,还能珍视每一份参与的热情。

这场9月27号的苏超比赛,更像南京文旅产业几个月准备后的“集体交卷”。

苏超把南京的“创新磁场”真的激活了,让体育和文旅拧成一股劲,从赛场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要是以后苏超能再拓展拓展,比如出个“苏超+文旅”的套票,看球加逛景点一站式搞定,说不定能让南京的文旅消费更上一层楼,这种融合的路子,其他城市其实也能参考参考。

毕竟能把一场球赛办成展示城市魅力的窗口,还能让企业和游客都受益,这才是真的把“创新”落到了实处。

来源:律行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