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亿刚落笔,120亿又签字,机器人园还没封顶,厂房已经被抢光——国庆回来才两周,区里招商群天天甩合同照片,我数了数,23个红章,平均一天砸下8个亿。
5.8亿刚落笔,120亿又签字,机器人园还没封顶,厂房已经被抢光——国庆回来才两周,区里招商群天天甩合同照片,我数了数,23个红章,平均一天砸下8个亿。
钱从哪儿来?
又为啥偏偏挤进我们这个三线小城?
先把时间轴捋直:10月8号,安全电防控项目先签,5.8亿,做智能配电,老板一句话,明年三月必须投产,慢一天扣违约金。
紧接着12号,数字经济峰会,会场门口大巴都没停稳,里面已经端出120亿大拼盘,数智视听产业园占了大头,200亩地,号称华东最大视听研发窝子。
中间隔了两天,辽宁某创悄悄把3.2亿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也摁了章,300个岗位,5000万税收,写在纸面跟写在支票上一样干脆。15号,机器人园二期动工,10万平米厂房,7家企业排队交定金,挖掘机还没响,订单已经排到下一年。
外人看来像击鼓传花,我们内部人知道,每一步都踩着小城最疼的那根筋。
先说痛点:本地工厂老得掉牙,年轻人外流,夜里八点街道关灯。
政府比企业还急,招商局把KPI钉在墙上,一天不签新项目,局长自己都不好意思下班。
于是打法变了,以前靠喝酒,现在靠算账。
给企业算物流成本:到上海港高铁一个半小时,运费比苏州便宜8%;算人力:普通技工月薪四千出头,跳槽率还低;算政策:税收返还当天开发票当天到账,不拖年底。
老板们听完,把计算器一推,行,落地。
再说产业缝儿。
安全电防控看似做配电箱,其实蹭的是“新基建”里城市旧改——老旧小区电路改造,国家砸钱,地方配套,订单不用愁。
数智视听更巧,直播电商带火短视频基地,华东缺一个能一站式完成拍摄、渲染、云存储的园区,我们直接把空置商场改影棚,拎包入驻。
辽宁那家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图的是旁边火电厂的蒸汽,冷却成本砍一半,PUE值能压到1.2,全国能找出的地儿不超过五个。
机器人园干脆把原来汽配厂的旧车间加高加固,企业搬进去就能架行车,省半年土建。
钱不是撒胡椒面,是顺着产业链缺口精准滴灌。
有人担心,签得快,建得慢,最后烂尾。
我蹲在现场看,安全电防控工地三班倒,塔吊灯亮到凌晨两点,厂房钢构已经封顶;数智视听产业园土地平整完,桩机比计划多进了两台,施工方说甲方给了提前奖,早一天奖十万。
机器人园二期更狠,政府让平台公司先垫资把厂房盖好,企业签完租赁协议就装修,等于“先上菜后买单”,风险反向锁定。
最关键是人。
项目一落地,人事经理直接冲进技校,把毕业班整班端走,学费政府代还。
直播电商基地需要剪辑、包装、运营,培训班两周一期,结课现场扫码投简历,工资开6000,比当地平均工资高一截。
年轻人留下,爸妈才敢花钱,夜市摊、奶茶店、二手房,全跟着动。
一口气吃成胖子,会不会噎着?
我算了笔账:120亿里,60%是设备投资,设备折旧的年限摆在那儿,跑不掉;外资比例不到10%,汇率波动掀不起大浪;就业目标3000人,平均一个岗位投资400万,属于高端制造正常水位,不算烧钱。
唯一隐忧是电价,数据中心24小时机柜全开,一年耗电两亿度,如果煤价抬头,利润会被啃掉一块。
政府提前锁了三年电价协议,能缓一口气,但长期还得看新能源配套。
说白了,这就是一场“时间差”游戏:国家钱袋子刚开闸,我们提前把坑占满;沿海成本一涨,我们立刻递上低成本方案;年轻人想回家,岗位刚好摆在家门口。
谁动作快,谁就能让资本和人口同时掉头。
签字的墨迹还没干,挖掘机已经哼起号子。
小城能不能翻身,就看这些厂房里明年能不能亮灯。
灯一亮,人留下,消费才滚得动,房价才敢稳,夜市才敢开到凌晨三点。
资本不会等人,人口更不会。
今天不抢,明天连土都不剩。
来源:微笑精灵bf4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