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象中,农村老人的生活也许是这样的:早晨起来,出门买点早点,在清新的空气里散散步,遇上熟悉的老伙计、老姐妹们,热络地聊聊天。
总有人向往着农村的生活,觉得那里空气清新,土地里种出的粮食蔬菜健康放心。
不少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以为,农村老人和城市老人一样,每天惬意悠闲。
想象中,农村老人的生活也许是这样的:早晨起来,出门买点早点,在清新的空气里散散步,遇上熟悉的老伙计、老姐妹们,热络地聊聊天。
之后慢悠悠地去买点菜,回家做顿饭,简简单单吃个午饭,睡个午觉。
下午,找老朋友们打打麻将,晚上看看《新闻联播》,然后安然入睡。
可真实的农村老人生活并非如此,真正可怕的不是粮价低,也不是农村后继无人,而是在农村,很多老人要活到死,干到死。
每天天还没亮,五六点钟,农村的老人们就得起床,尤其是夏天,趁着凉快,得赶紧下地干活。
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直到十点、十一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吃饭。
午休一会后,下午又得接着在地里忙碌,一直到天黑了,才回家做饭、吃饭,看一会儿《新闻联播》,然后便睡去了。只有到了寒冷的冬天,他们才能稍微歇一歇。
这些农村老人,在青壮年时期都是最勤劳的劳动者,他们背井离乡,到沿海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挥洒了一辈子的汗水,确实也挣了不少钱。
但这些钱,大多给在城市生活的子女结婚、买房了 。
辛苦打拼了一辈子,等到子女成家立业,老人们自己还剩多少积蓄呢?
我想,大多数农村老人手中已经没什么钱了,他们把自己养老用的钱,都变成了子女在城市扎根生活的最低成本。
农村老人不像城市老人有充足的退休金,他们一个月只有一百多块的养老金,这点钱,远远不够维持生活。
咱也别说子女不孝顺,毕竟,他们的孩子可能也在城市的最底层艰难挣扎。
能不让六七十岁的父母继续打工帮着还房贷,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这就是农村老人无奈的客观现实,赤裸裸地摆在那里。
农村老人们在体力早已大不如前的年纪,依然要不停地劳作,因为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唯一能够休息的时候,或许只有当身体实在干不动的时候 。
这种现实真的让人内心五味杂陈,我们是不是该更多地关注一下这些勤劳朴实、默默奉献一辈子的农村老人呢?
来源:风中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