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酒精更上头,比香烟更上瘾,“恶魔果实”槟榔为什么禁不掉?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13:10 1

摘要:有人月薪三四千,节衣缩食却唯独离不开槟榔,从买十几块的到几百块的毫不眨眼;还有人靠直播嚼槟榔从无名之辈到全网出名。在湖南湘潭等地区,上至七十岁老人、下到不满十岁孩童,不少人都是槟榔的 “信徒”,甚至流传着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越喝越有” 的说法。

十块钱的大前门,一天抽一包嫌贵;五十块的槟榔,一天嚼三袋都不过瘾。槟榔比香烟更上瘾、比酒精更上头,堪称现实版 “固体多巴胺”。

有人月薪三四千,节衣缩食却唯独离不开槟榔,从买十几块的到几百块的毫不眨眼;还有人靠直播嚼槟榔从无名之辈到全网出名。在湖南湘潭等地区,上至七十岁老人、下到不满十岁孩童,不少人都是槟榔的 “信徒”,甚至流传着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槟榔加酒,越喝越有” 的说法。

但槟榔危害极大:其一,槟榔含高浓度生物碱(槟榔碱、槟榔次碱),前者让人精神愉悦,后者能控制大脑神经中枢抗抑郁,长期食用易成瘾,停止食用轻则失眠、焦虑、情绪低落,重则抑郁、萎靡、失魂落魄;

其二,嚼槟榔时果实粗纤维与口腔内壁持续摩擦,如同用丝瓜囊刮擦绸缎,会导致口腔粘膜反复破损,若细胞修复速度赶不上破损速度,便会诱发癌变。2003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全球多个国家或全面禁售、或列为毒品。

即便危害显著,槟榔仍能轻易买到,核心原因有三:

产业与财政依赖:中国 90% 的槟榔产自海南,其中 90% 流向湖南加工。槟榔是海南 200 多万农民的收入来源,支撑 1.5 万家相关企业运转。2020 年槟榔产业产值达 700 亿元,如今可能突破千亿,已形成规模化、工业化体系,更是部分地方的支柱产业,“一刀切” 禁售会影响地方财政与数百万从业者生计,难以实现。

企业避重就轻的宣传:槟榔加工企业通过抽奖、买赠、“再来一包” 等方式吸引复购,宣传时刻意回避危害;当大众警惕性提升后,又将槟榔与中药绑定,炒作 “槟榔是药材” 的概念,甚至添加枸杞、石斛加工,试图用中医药外壳掩盖危害。

群众成瘾与选择困境:尽管警示信息(海报、宣传片、受害者现身说法)随处可见,国家也强制包装标注警示语,但成瘾者戒断过程极为痛苦。槟榔受众主要是低收入体力劳动者(如货车司机、建筑工人)和未成年人,他们精神压力大、易疲惫焦虑,依赖槟榔舒缓情绪,精神防线脆弱,戒断难度更高。

针对槟榔问题,国家已出台制衡策略: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帮助企业与工人过渡到健康产业,稳住地方 GDP;禁止企业、媒体大肆宣传槟榔,强化包装警示语,用受害者经历呼吁远离;通过价格管控 “釜底抽薪”,抬高槟榔价格让底层消费者难以承受,厦门等多省市还出台了禁售令。

总之,槟榔管控势在必行,未来槟榔价格可能继续上涨,监管也会持续收紧。为了健康与钱包,抵制 “槟榔诱惑” 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选择。

来源:睁眼看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