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秋诗词20首传世之作,我逐首品了数遍,藏着千年的月色与心事,值得岁岁中秋翻阅
中秋诗词20首传世之作,我逐首品了数遍,藏着千年的月色与心事,值得岁岁中秋翻阅
季羡林先生说:“中秋的月,是华夏人心中最温润的符号;中秋的诗,是蘸着月色写就的惦念,藏着团圆的盼、思乡的愁,是流淌在文脉里的人间温情。”
每逢中秋,清辉遍洒,古人摆饼赏月、提笔赋诗,游子借月寄乡愁,恋人对月诉深情,亲友围月话团圆——一轮明月下,中秋诗词沉淀出穿越千年的动人篇章。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苏轼的“但愿人长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总有一句,能映出你中秋夜里最真切的心境。
中秋诗词20首传世之作,每首藏着一轮专属的月,喜欢就收藏起来,伴着月色慢慢品!
-1-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名家评价】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此诗起句雄浑壮阔,‘海上生明月’五字,千古中秋咏月之冠,后句相思缠绵,刚柔相济,尽得中秋月色之妙。”
【共情】海上升起的明月,照遍天涯的你我——哪怕相隔万里,“天涯共此时”的默契,就把思念连在了一起。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名家评价】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此词,超旷高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跳出离别之苦,道尽中秋团圆之真意,千古绝唱,无出其右。”
【旷达】明月常圆时人却别,可苏轼偏说“此事古难全”——比起朝夕相伴,“千里共婵娟”的祝福,才是中秋最动人的团圆。
-3-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名家评价】明·胡应麟《诗薮》:“太白此诗,语浅如话,却藏尽天下游子的中秋心事,月光成霜,低头思乡,无意于工而字字入心。”
【乡愁】中秋的月最亮,也最易勾乡愁——低头的瞬间,月光里全是故乡的模样,连霜色都染了牵挂。
-4-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名家评价】明·唐汝询《唐诗解》:“此诗以‘地白’写月色,以‘湿桂花’衬秋凉,末句一问,把万家秋思写得含蓄不尽,中秋咏月诗之佳品。”
【秋思】今夜的明月,人人都在仰望,可那满溢的思念,到底落在了哪家的窗前?一句追问,藏尽了中秋的温柔与怅惘。
-5-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名家评价】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义山此诗,借嫦娥说孤独,中秋月色下读之,更觉碧海青天的清冷,字字藏着无人懂的怅然。”
【孤清】中秋的月照遍人间团圆,却照得广寒宫愈发清冷——嫦娥的“夜夜心”,是独处时最真切的寂寞,也是凡人难懂的孤独。
-6-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名家评价】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此诗以‘明镜’喻满月,既写月色之明,又藏‘归心’之切,战乱中的中秋,月色里全是诗人的漂泊与期盼。”
【归盼】满月像明镜挂在天上,可诗人却在万里之外漂泊——望着月中白兔,连归乡的念头都变得格外真切。
-7-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名家评价】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稼轩中秋词,不写儿女相思,独怀家国山河,‘直下看山河’一句,豪气干云,中秋词中少见此壮阔。”
【壮志】中秋的月,在辛弃疾眼中不是相思的载体,而是映照山河的明镜——“斫去桂婆娑”的豪情,藏着他对山河清明的期盼。
-8-
《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名家评价】宋·刘辰翁《王孟诗评》:“浩然此诗,以明月起,以伫立终,鹊惊、萤飞、杵声,皆衬月色之静,‘佳期旷何许’,道尽中秋盼而不得的怅然。”
【盼期】明月悬在秋空,露沾光彩,可约定的人迟迟不来——只能望着月色空立,连秋夜的风都带着等待的凉。
-9-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名家评价】清·王士祯《花草蒙拾》:“易安此词,不咏明月咏桂花,以桂花衬中秋,‘冠中秋’三字,尽显桂花之雅,也藏着词人的高洁心境。”
【赏桂】中秋不仅有明月,还有暗香浮动的桂花——李清照说它“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秋的雅趣,全在这桂香里。
-10-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名家评价】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乐天此诗,以‘昔年’对‘今年’,曲江对湓浦,今昔对比间,中秋月色依旧,乡思却更浓,情真语切。”
【今昔】去年中秋在曲江赏圆,今年却在湓浦望乡——月色和往年一样清,可身边的景、心里的愁,早已不同。
-11-
《春江花月夜》(节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名家评价】清·王闿运《湘绮楼说诗》:“此诗以春江伴明月,意境空灵壮阔,‘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写尽中秋前后江月相融之景,千古独步。”
【江月】春江潮水连海,明月随潮升起,千万里江面都被月色照亮——中秋的月,在春江之上,更显澄澈与壮阔。
-12-
《太常引·中秋夜》
元·倪瓒
素娥今夜宴瑶池,月里云装。翠盖琼车,霓裳舞遍,玉漏初长。
天教月上,分明照我,醉里徜徉。深夜归来,长街人静,灯火微茫。
【名家评价】近代·俞陛云《历代词选》:“云林此词,写中秋夜宴之雅、醉后徜徉之闲,‘长街人静,灯火微茫’,把中秋夜的静谧写得如入画中。”
【闲宴】中秋夜,想象嫦娥宴饮瑶池,自己醉后在月色里漫步——长街无人,灯火微亮,这是属于中秋的闲适与自在。
-1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名家评价】明·陆时雍《唐诗镜》:“此诗虽咏重阳,却道尽所有佳节的思乡,中秋夜读之,‘倍思亲’三字,更能戳中游子心,语浅情深。”
【思亲】中秋和重阳一样,都是团圆的佳节——独在异乡,望着明月就想起兄弟,自己永远是那“少一人”的牵挂。
-14-
《倾杯·鹜落霜洲》
宋·柳永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名家评价】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柳屯田此词,以中秋秋色起,以归乡之念结,‘念回程,伤漂泊’,道尽中秋夜游子的漂泊之苦,词味醇厚。”
【漂泊】中秋的秋景里,鹜落、雁横、灯火归村,唯有自己是行客——望着月色,归乡的念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15-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名家评价】明·李攀龙《唐宋词选》:“永叔此词,写中秋夜别后的思念,‘万叶千声皆是恨’,把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的秋韵,字字含恨,句句入心。”
【念别】中秋夜,风竹敲韵,万叶皆恨——想在梦里寻见故人,可梦不成,灯又灭,只剩月色陪着孤独。
-16-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
宋·陆游
去年看月筹边楼,云罅微光万里愁。
今年看月三叉市,纤云不动清辉透。
天地一气浸琼户,江湖万里铺玉甃。
兔冷蟾寒桂疏薄,恨无玉斧伐顽臼。
老生敢言幸,清世乐自休。
夜深江月弄清影,天上人间无白头。
【名家评价】清·赵翼《瓯北诗话》:“放翁此诗,今昔看月对比,从‘万里愁’到‘清辉透’,中秋月色里藏着他的心境变化,沉郁中见旷达。”
【心境】去年中秋看月满是愁绪,今年却见清辉透云——夜深人静,江月弄清影,所有的烦忧,都在月色里淡了。
-17-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名家评价】近代·况周颐《蕙风词话》:“容若此词,以中秋明月忆旧,‘旧时明月’四字,藏尽过往温情,今时只影相对,悲咽之情溢于言表,词境凄婉。”
【忆旧】中秋的明月年年圆缺,可如今只剩自己对月独酌——想起当年花径捉迷藏的时光,旧时月色还在,故人却已不见。
-18-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名家评价】明·杨慎《升庵诗话》:“牧之此诗,写中秋秋夜之景,烛冷、屏凉、夜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把少女的闲愁写得细腻动人,中秋夜读之,更觉静谧。”
【闲愁】中秋的夜凉如水,少女执扇扑萤,卧看星子——看似闲适的场景里,藏着独属于少女的、淡淡的心事。
-19-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节选)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若乃山河千里,共明月而垂泪;风霜十年,偕光阴而慨慷。
【名家评价】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文山此启,虽非诗词,却字字含情,‘共明月而垂泪’,把中秋的家国之思写得悲壮,读之令人动容。”
【家国】中秋举杯待月,可山河破碎,千里之外的人共对明月垂泪——月色里,藏着文天祥的家国情怀与悲壮。
-20-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名家评价】近代·陈衍《石遗室诗话》:“随园此诗,虽写十二月夜,却以月照白雪写月色之明,中秋夜读之,可想见月色的澄澈,意境清绝。”
【清绝】虽非中秋,可“月照一天雪”的澄澈,与中秋明月的清辉相映——月色本无差别,动人的,是望月时的心境。
中秋的月,千年不变;中秋的诗,岁岁动人。若你中秋不知吟何诗,就先把这20首读透。
读中秋诗词久了,会懂“天涯共此时”的共情,会懂“但愿人长久”的祝福,会懂“低头思故乡”的牵挂——中秋的月色里,也会多一份穿越千年的温柔。
来源:诗词之美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