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辍学,身家90亿:他的“降维打击”人生!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2 12:40 1

摘要:2025年初,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上课,掏出一支晨光中性笔写字,笔顺滑,带点香味,才几块钱,班上同学全围过来看,有人直接说帮我带十支,后来大家排着队找他代购,这支笔在中国是普通文具,在德国却成了爆款。

2025年初,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上课,掏出一支晨光中性笔写字,笔顺滑,带点香味,才几块钱,班上同学全围过来看,有人直接说帮我带十支,后来大家排着队找他代购,这支笔在中国是普通文具,在德国却成了爆款。

这背后有个叫陈湖雄的人,他1970年生在广东农村,家里穷,每天骑车一小时去上学,带冷稀饭当午饭,17岁辍学去打工,月薪五十块,跑销售,卖进口文具,一年能卖两三亿,1997年金融危机,进口货断了,他没辙,自己建厂,为了活命,坐绿皮火车,从石家庄一路晃到成都,整整五十四个小时。

1999年,他在上海奉贤租了块地,开了个厂,叫“晨光”,想找老师傅教做笔头,没人理他,他就搬进老师傅家,天天端茶倒水,念新闻给他听,帮孩子写作业,半个月后,老师傅总算答应教他,第一批笔做出来,笔头松得不行,全废了,他当着员工的面,把三十万支笔一把火烧了,说六天内交出合格的,结果三天就搞定了。

笔头是笔最要紧的部分,以前晨光用的笔头全靠从日本和瑞士进口,精度得做到微米级,还得撑住三十万次摩擦,最难的是笔尖钢的配方,多加一点少加一点,笔头不是太脆就是不出墨,设备贵得离谱,一台上千万,还买不到,陈湖雄咬牙自己干,十年时间,上千次试错,车间的灯天天亮到天亮,2011年前后,他终于配出了配方,还自己造了两千多台加工设备,成本一下就降下来了。

这支笔在国外火起来,不是因为多高级,而是便宜,同样的质量,比国外牌子低三到五成,学生说写字慢,他们就改速干,从十秒干到两到四秒,考试时按笔声吵,他们就出静音款,握着不舒服,他们就改形状,所有改动都听学生的,他们开直播卖,跟故宫联名,跟动漫合作,文具不再只是文具,成了能带在身上的文化,没人觉得这是便宜货了。

日本百乐,德国派克,靠百年老牌子卖高价,晨光不打广告,也不请明星,只一门心思把每支笔做扎实,十万次试错,笔尖误差压到零点零一毫米,学生手里那点墨迹不粘手,就是它最硬的底气,这路子,跟SHEIN、Anker一模一样,是中国制造新出的活法。

晨光一年卖七亿支笔,二〇二四年营收二百四十二亿,海外赚了十亿,陈湖雄上了胡润榜,身家九十亿,他还是天天往车间跑,他说企业不能松懈,他没融资,没上市,也没讲那些虚的,只有车间的灯一直亮着,还有那些被带到全世界课堂里的笔。

一支笔能走多远,它不喊口号,也不靠包装,是工厂里熬的夜,实验室里摔坏的样品,是学生写完作业后说一句,这笔真好用,真正的出海,是从用户口袋里,赢回尊严。

来源:沸点温度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