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亿万富翁在巴西丛林建城:梦想为何成废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2 12:11 1

摘要: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追逐黄金梦, centuries后,美国亿万富翁亨利·福特(Henry Ford)也在巴西丛林看到了“宝藏”。他想建橡胶园降低轮胎成本,却野心勃勃要造一座“乌托邦之城”。这座名为福特兰迪亚(Fordlandia)的小镇,曾规划容纳万人,配

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追逐黄金梦, centuries后,美国亿万富翁亨利·福特(Henry Ford)也在巴西丛林看到了“宝藏”。他想建橡胶园降低轮胎成本,却野心勃勃要造一座“乌托邦之城”。这座名为福特兰迪亚(Fordlandia)的小镇,曾规划容纳万人,配备现代化设施,最终却被丛林吞噬。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场耗资巨大的实验为何会失败?

当年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来到南美,被这片未开发土地上的潜在财富迷住了。几个世纪后,一位美国亿万富翁在巴西丛林里,也看到了类似的可能性。

像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样的人,总爱把自己塑造成有远见的人,试图用知识和技能改善社会。但在他们之前,亨利·福特早就尝试过更宏大的计划——可惜失败了。

1928年时,亨利·福特可不是普通的实业巨头。对很多美国人来说,他就是汽车行业的代名词。他量产的T型福特车(Ford Motor T)是工业史上的转折点,重新定义了此后数十年的制造流程。

这位福特汽车创始人想建橡胶园,以降低汽车轮胎的成本。但对亨利·福特来说,几英亩丛林远远不够。

这位汽车实业家想造一座城,按他个人的职业道德观和美国价值观来设计。这座乌托邦式的公司城镇,被命名为福特兰迪亚(葡萄牙语中写作Fordlândia)。

亨利·福特基金会(The Henry Ford Foundation)表示,这位福特汽车创始人与巴西政府达成协议,获得了亚马逊丛林中部100万公顷(约250万英亩)土地的特许权。

规划容纳1万名员工

福特兰迪亚建于1928年,位于巴西东北部的帕拉州(Pará)。这座小镇规划容纳1万名员工,他们将在福特的橡胶园工作。

数百名当地工人被吸引到福特兰迪亚,因为这里承诺高薪、免费食宿,还有美国生活方式的各种好处。但最后,他们得到的远超预期——却不是什么好事。

福特兰迪亚的规划包含诸多设施:现代化医院、学校、发电机、锯木厂、水塔、游泳池,还有一个18洞高尔夫球场。

图中所示:福特兰迪亚医院的废墟,它曾被认为是南美最现代化的医院。

“美国村”

小镇还建了一个名为“美国村”(Vila Americana)的郊区,给美国管理人员住,这里有自来水。而巴西当地工人只能用井水。

福特兰迪亚还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城内禁止酒精、烟草、足球(不管是美式还是其他类型),也不准单身女性进入。

“清白岛”

当地工人想出了绕过规定的办法:他们建了“清白岛”(Innocence Island)。这个地方在福特兰迪亚上游8千米(5英里)处,有酒吧、夜总会和妓院。

正如亨利·福特基金会所说,巴西当地人很难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房子按美国中西部的风格建造(在丛林里完全不实用),娱乐活动则是公开讲座、诗歌朗诵和方块舞!

热带烈日下的作息

福特汽车公司还要求员工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非清晨和傍晚工作、避开热带烈日。

免费提供的餐食也模仿美国 cuisine。当地工人不习惯吃汉堡和罐头食品,还抱怨这些外来食物让他们胃痛。

巴西当地工人和美国管理人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爆发了几次骚乱,巴西工人挥舞弯刀破坏建筑,甚至一度需要当地军队介入平息。

橡胶园从一开始就很糟糕,因为他们照搬美国的农业知识,产量远低于预期。

后来管理层换了人,新管理者是热带农业专家,政策也放宽了,还新建了贝尔泰拉镇(Belterra),情况有所好转。但亨利·福特的这场热带实验,早已注定失败。

二战期间,这里曾用来安置美国军人。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放弃了这座小镇。那时,汽车轮胎已开始用合成橡胶制造,福特兰迪亚的核心经济价值彻底过时了。

如今的福特兰迪亚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2023年报道,如今仍有约2000人住在福特兰迪亚,其中很多是亨利·福特当年员工的贫困后代。

这座昔日工业乌托邦的房屋和建筑,如今都已废弃,正慢慢被丛林吞噬。

来源:悠悠趣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