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央视严选的情怀爆款,这才是国产之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2 11:26 1

摘要: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一条微信,就可以抵达地球另一端。但在古代,人们一笔一划写的书信,需要跨越万水千山,才能送到手中。这些穿越时空的信笺,如今在一部纪录片中,焕发耀眼光芒。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这部佳作。《书简阅中国》(上咪咕视频APP,观看正片)《书简阅中国》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

一条微信,就可以抵达地球另一端。

但在古代,人们一笔一划写的书信,

需要跨越万水千山,才能送到手中。

这些穿越时空的信笺,

如今在一部纪录片中,焕发耀眼光芒。

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这部佳作。

《书简阅中国》

(上咪咕视频APP,观看正片)

《书简阅中国》由央视出品,

是一部6集的高口碑纪录片。

内容以古人的书信为切入点,

分别从小人物、爱情等角度展开,

让现代的观众,得以窥见——

不同历史时期的世事百态,

体现了中国文化之气度情怀。

点开播放键,片头就令人眼前一亮。

信笺叠成的骏马,在磨砂纸古道上飞驰,

河中小鱼儿在纸制的历史长河中跳跃,

鸿雁展翅飞往寄予无数情思的明月。

《书简阅中国》通过这些意象,再现了——

“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的浪漫与庄重。

这些镜头不仅赋予书简以执笔人的生命力,

更彰显了创作者心中怀有的温情与敬意。

第一集《小人物 大历史》

将目光投向无碑无传的普通人

1975年,考古者在湖北云梦县,

发现了一个墓,墓的主人叫衷,

他有俩弟弟,分别叫黑夫和惊。

墓里有两块陪葬的木牍,

寄信人就是衷的两个弟弟。

木牍的内容,带我们穿越时空,

得以窥见很久以前的秦军传奇。

第一块木牍的寄信人,来自黑夫

他代表二哥惊和自己,写给大哥。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

母毋恙也,黑失惊毋恙也,

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

意思是黑夫和惊,问大哥和母亲身体还好吗?

之前,黑夫和惊因为作战分开,如今又碰面了。

二人很可能在参与秦国攻打楚国的战役。

根据木牍内容推测,

当时应该正值秦楚交战之时,

黑夫和惊被征入军队,出征淮阳。

大哥衷留在家里,照顾老人。

黑夫不仅关心家人健康,

也关心官府的授爵文书,有没有送到。

“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

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毋恙也。”

根据木牍内容推测,黑夫已经立功。

这可以换来,全家人更好的生活。

另一块木牍的寄信人,来自惊。

内容同样是问候家人身体康健。

但与黑夫不同的是,

惊结婚后不久,就去了战场。

所以,他还特别惦记媳妇,

安慰她,不必替自己担心。

惊的想法很简单,战场立功,

让全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从此之后,两兄弟的消息,

就再也没有了。

学者们推测,黑夫和惊死在了战场。

他们再也无法,活着返回家乡。

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是因为它记录了普通人短暂的一生。

这些统一了天下的普通士兵。

历史从未记载他们的名字,

今天,通过两块木牍,

我们认识了其中两位,黑夫和惊。

通过书信,我们看到了——

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生老病死,

那是在宏大叙事之外,

更有温情的平凡生活。

《书简阅中国》格外珍贵的一点,

是把历史中那些灵动活泼的女性,

以及与其相关的女性主义思想,

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比如,第四集这个故事,

一个女权先锋的诞生》。

原来在数百年前的中国,

就出现过一个女权先锋——李贽。

李贽是个狂人,12岁就写文章挖苦孔子。

接下来数十年,讽刺了传统妇女观,

主张人人平等,号召大家保持童心。

李贽有封书信,可以表明他的态度。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

谓见有男女,岂可乎。

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

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意思是,人有男女之别,

但要说见识也分男女,怎么可能?

见识虽然有高低之分,

但要说男子的见识全都高远,

女人的见识全都短浅,岂不可笑。

在当时,这样的“发言”,

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一场地震。

果不其然,公元1593年,明万历21年,

李贽54岁辞官,在佛寺设坛开讲。

他公开剪去长发,招收学生男女不限。

前来听课的人里,有位大家闺秀梅澹然。

女人进入学堂,这件事激怒了卫道士。

他们集中火力,向李贽公然开炮。

对此,李贽写下这封信回怼:

“设使女人其身,乐闻正论,乐学出世,

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

皆当羞愧流汗。”

这封信的意思是,倘若一个女人,

乐于听到正论,乐于学习,

恐怕当今世上的男子见到她,

都该羞愧流汗。

这样的人,难道不是人才吗?!

李贽说的女子,正是梅澹然。

他很欣赏梅澹然,称她“澹然师”。

两人顶着舆论压力,

往来通信,研讨学问。

李贽在写给梅澹然的书信中,

有这么一段话:

“短见者只见得百年之内,

或近而子孙,又近而一身而已;

远见则超于形骸之外,出乎死生之表,

极千百千万亿劫,

不可算数譬喻之域是已。”

意思是,见识短的人,只看得见自己。

而心怀天下的人,目光可以超越生死。

可惜,李贽的思想在当时不被人接受。

76岁的他因莫须有罪名,被关进大牢。

至于梅澹然,根据史书记载,

她最后的结局,遭谤而死,年仅37岁。

李贽的结局,揭露了当时的局限性。

不过,他的先锋思想,依然通过书信,

点亮了未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除了上述故事外,本片还通过书信,

解读了古代的爱情、友情、亲情故事,

每封书信都情感饱满,真挚动人。

本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

它让历史不再抽象而苍凉,

让时间也开始,善解人意。

片中,这些穿越时间的书信,

将古代小人物的一生,

如雕塑一般,凝固在人间。

书信中,那些没有加修饰,

甚至带错别字的朴实话语,

托举出了一副副鲜活的面孔。

时代在变,人们沟通的工具在变,

但文字蕴藏的情感,却从未改变。

这也是该片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人们通过《书简阅中国》,

再次看到了文字的力量。

一封书信,尽管落满历史的尘埃,

但经过擦拭,弥久而新的气息,依然扑面而来。

历史并不枯燥,因为曾有许多生动的人来过。

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百姓,

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

也有属于时代的细节和情感。

《书简阅中国》通过这些珍贵书信,

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体会他们的情感思想。

它让我们明白,尽管时代变迁,

但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

历史的智慧,是永恒的。

来源:咪咕视频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