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尤其对中年父母来说,儿女结婚,不仅仅是把孩子交给另一个人,更是和“亲家”结下了一辈子的关系。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婆婆看儿媳,怎么看都挑剔。”其实,这背后最核心的一个点是——亲家母的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尤其对中年父母来说,儿女结婚,不仅仅是把孩子交给另一个人,更是和“亲家”结下了一辈子的关系。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婆婆看儿媳,怎么看都挑剔。”其实,这背后最核心的一个点是——亲家母的性格,决定了一个家庭关系能不能和睦。儿女结婚前,就算脸皮再薄,也要打听清楚对方母亲的性格,这才是负责任,也是靠谱的做法。
我有一个邻居老赵,儿子结婚时图省事,没多打听对方家庭,想着只要孩子俩感情好就行。婚礼办得热热闹闹,可婚后不久问题就来了。儿媳的母亲是个强势的人,什么事都要插手。大到买房装修,小到孩子穿衣吃饭,都要指点。刚开始,老赵和老伴觉得“忍一忍算了”,可时间一久,家里矛盾不断。儿子夹在妻子和父母之间,进退两难,家庭关系搞得鸡飞狗跳。后来老赵常常感叹:“要是当初多了解一下,也许日子不会这么被动。”
这件事让我明白,亲家母的性格,往往是婚后矛盾的“隐形推手”。如果对方母亲是个懂分寸、通情理的人,即便有分歧,也能好好沟通;但若是性格强硬、事事插手的人,就算孩子再懂事,也难免疲惫不堪。
我表妹的婚姻就是一个正面的例子。表妹嫁人前,舅妈特意多方打听了对方家庭,尤其是亲家母的性格。有人说那位阿姨特别善解人意,虽然话不多,但很大度,儿子结婚后,她主动退到二线,从不过多干涉小两口的生活。表妹嫁过去后,果然如此。婆婆对她说:“你们年轻人过你们的日子,需要帮忙的时候,尽管说。”这种退让与宽容,让小两口压力小了很多。表妹常对我说:“有一个性格好、懂分寸的婆婆,真的是婚姻的福气。”
所以说,婚姻幸福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夫妻俩的感情,也取决于两个家庭的磨合。而在这其中,亲家母的性格往往是最关键的一环。她的脾气、处事方式,直接决定了未来家庭关系的轻松还是紧张。
当然,有些人觉得,打听别人性格是件“丢脸”的事,怕被人笑话。可要知道,婚姻是大事,一旦孩子走入婚姻,就等于是把半辈子的幸福托付出去。作为父母,提前了解,是一种负责的态度,而不是小题大做。
就像我朋友小刘,他女儿准备结婚,他没有急着同意,而是花了时间去接触对方的父母。吃了几次饭,走动几次,发现对方母亲是个比较强势的人,说话常常带着“命令”的语气。小刘心里有数后,没有直接反对,而是私下和女儿沟通,说婚后可能会遇到婆媳矛盾,要提前有心理准备。后来女儿和准婆婆几次交流,觉得确实不太合拍,最后冷静下来,婚事没有继续。小刘虽说被别人笑话“多事”,可他却觉得值:“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宁可现在丢点脸,也比孩子婚后受委屈强。”
其实,亲家母性格的好坏,不只是影响到婆媳、翁婿的关系,还会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生活。如果对方母亲喜欢挑拨、制造矛盾,那么小两口就很难拥有真正的独立空间;而如果对方母亲性格温和,懂得界限,那么婚后的家庭就能多几分包容与和谐。
生活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婚姻幸福、家庭关系和谐的小夫妻,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亲家母是通情达理的人。她们不越界、不干涉,反而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这样的智慧,不仅成全了孩子的婚姻,也成全了自己的幸福。
儿女结婚前,父母应该放下面子,多打听、多了解,不是为了挑剔,而是为了帮孩子把好人生大关。毕竟,孩子年轻,很多细节看不透;而父母经历过风雨,更清楚婚姻中“性格”带来的长远影响。
婚姻是一条长路,感情是基础,但家庭氛围才是养料。亲家母的性格,就像一颗种子,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样的婚姻。若是种子健康,夫妻就能携手走得稳;若是种子有毒,再深的感情,也可能被一点点消耗殆尽。
所以说,儿女结婚前,就算脸皮再薄,也要打听亲家母的性格。这不是挑剔,不是多事,而是对孩子一生幸福的负责。
真正的聪明父母,都明白一个道理: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浪漫,更是一场家庭与家庭的长久磨合。而能不能过得安心顺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家母是否懂得分寸。
来源:怀孕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