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在搜索10战6胜4平0负,朱挺把成绩单贴在胸口,自己把名字从主教练栏抠掉,9月30日傍晚,这条微博发出18分钟,阅读破百万,点赞却停在2.3万,数字停住的一刻,他知道自己被“不败”反杀了。
正在搜索10战6胜4平0负,朱挺把成绩单贴在胸口,自己把名字从主教练栏抠掉,9月30日傍晚,这条微博发出18分钟,阅读破百万,点赞却停在2.3万,数字停住的一刻,他知道自己被“不败”反杀了。
俱乐部年初给他定的KPI只有一句:今年必须打进中乙。
投资人对外喊三年冲乙,对内把倒计时缩成一年,压力像计时器一样绑在朱挺手腕。
10轮丢4球,防守数据排整个中冠第一,进攻却只进了13球,场均1.3,换算下来赢球率60%,平球率40%,积分换算成职业联赛节奏,同期只能排中冠东区第五,离升级区差2分,也差2个进球。
老板要的是“必升”,不是“不败”,于是不败成了原罪。
他带的是平均年龄21.7岁的毛坯队,转会窗零引援,预算卡在300万,一半还是青训补贴。
对手石家庄、长春几家砸钱买中甲退下来的外援,单场赢球奖金就顶大连可为半个月开销。
朱挺用442菱形中场,把两个17岁边后卫推上前场,靠体能拉来回合数,用跑动填平身价差距,比赛里经常看见他吼队员“再快五步”,吼完自己蹲在场边喘,球员兼教练的身份让他比队员还多跑一千米。
俱乐部对外发海报写“青春风暴”,对内会议纪要写着“成本中心必须自负盈亏”,一句话,又要省钱又要升级,算盘珠子崩到他脸上。
下课微博他写“能力不足”,四个字把锅全背,评论区有人贴图:训练场夜间灯光只开四角,中线一片黑,图说“这就是预算”。
朱挺看见了,点个赞又取消,他知道再争下去,连青训梯队教练的位置都会消失。
大连足球去年一年解散三支职业队,人脚底下没土,踩的是冰,他得先保住自己别掉河里。
助理教练临时带队踢剩余资格赛,队员群里发“加油”,没人敢提“升级”两字。
球迷组织连夜开会,议题是“明年还看不看”,吵到凌晨两点,结论先欠着。
朱挺第二天去基地搬行李,保安没拦,反而递给他一张梯队U13名单,说“孩子等你带”,他收下纸条,没承诺,背影被拍成视频,配文“大连足球最后的忠臣”,播放量冲得比官宣还高。
老板在群里发了个200元红包,备注“感谢付出”,没人抢,三小时后退回。
同一时间,中乙升级对手官宣签下前中超金靴,转会费没写,只写“激励条款”。
朱挺看见这条新闻,把手机翻过去扣在桌面,他清楚自己输的不是战术,是账本厚度。
不败战绩像一张满分的数学卷,发下来才发现考的是语文。
他下一步去哪儿,传闻版本有三:回大连人梯队、去女足做技术总监、彻底退出圈。
每个版本都附带一句“听说是他自己想休息”。
只有他自己知道,夜里三点还在复盘第8轮对青岛那场的角球防守,0比0的比分在脑子里闪成霓虹,闪到天亮。
中国足球的低级别教练,睡觉都是奢侈,醒来就得找下一根救命稻草。
球迷骂他软,骂俱乐部狠,骂完发现没人可接锅,因为锅是漏的,谁端谁掉底。
朱挺只是先松手的那个人,他不下课,锅就扣在他头上,他下课,锅掉地上碎给大家看。
碎片的真相很简单:想靠300万预算+一群孩子冲进职业联赛,相当于拿公交卡刷飞机头等舱,机器会响,门不会开。
---
不败都被炒,换个人就能赢?
来源:aaa体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