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潮州,他少年时3次自杀,50岁出家,70岁裸捐200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27 08:54 1

摘要:欠了一屁股债,能扛住不跑路、不跳楼的,有几个?但有一个泰国人,卷入大风暴时拍拍胸脯说:“只要我活着,债我一定还。”这世上多数人遇到点事都韧性不足,不是人嘛,可他确实撑过来了,还真全都还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人小时候还差点被打死过好几回。

欠了一屁股债,能扛住不跑路、不跳楼的,有几个?但有一个泰国人,卷入大风暴时拍拍胸脯说:“只要我活着,债我一定还。”这世上多数人遇到点事都韧性不足,不是人嘛,可他确实撑过来了,还真全都还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人小时候还差点被打死过好几回。

这位就是邱威功。你或许没听说过,但如果在曼谷问问做生意的,他的故事真跟爽文男主似的:五岁跟着家里种甘蔗,十五岁偷跑出国创业,三十五岁堆起一大堆钱,然后,金融危机一夜打回解放前。世事无常,连老天也很难猜到他能不倒下。

潮汕人嘛,骨头硬。邱家祖上那会儿,广东家里穷得叮当响,辈分大点的都飘去了南洋。到了泰国,靠着一片甘蔗地算是扎了根。家规很怪,每个人必须学中文,不能让这一口老家话断掉。你别说,邱威功小时候见人一口京片子普通话,说得比不少北方人都溜。他特有自信地说过,我这人,比中国人还中国人。

不过,这小子小时命苦。刚过五岁没多久,就被拉去干活,抽水,拔草,肥料扛得背都弯了。甘蔗园有三百号工人,小孩家伙也要拿着本子查哪个地块甘蔗够不够,补种没补种,哪像如今孩子连模拟农场都玩不明白。但说到底,比种地还苦的,是家里气氛。父亲是个暴脾气,家风不太正——外头的私生子加一起,23个,加上家里的,能组个足球联赛。母子受气那是常有的事,你说说,一个孩子摔坏个车头,被打得险些断腿,这阴影得有多深?

有时他没躲过去,脸被一巴掌呼翻,满口都是血。那个画面邱威功回忆起来还冷——没哭,站都站不稳,衣服沾满血,默默去池塘洗。那会儿他明白了,家不是避风港,反而像个口袋老掉进坑里。后来闹到他三次想不开。是的,真的三次想自杀。不过每回到最后都缩了。他的支棱,就是那股子狠劲,“等长大了,我总能逃出去。”

结果,十五岁机会真来了,说是去台湾念书,其实是彻底跟父亲闹掰。他孤身一人,什么也没带,学费断了,得自己想辙。别人也许以为他会徘徊在便利店打散工,他偏不。念的是机械专业,脑子还是灵光的。低价收旧自行车修好了贴上商标出租,连小生意都玩得顺溜。那会儿手上钱少,暑寒假特地回趟泰国带些首饰便宜进货再在台湾卖,黑着良心翻着一倍价钱。不心虚,毕竟赚的是信息差。慢慢发现,进出口这事有搞头,于是开始凑关系拉资源,帮泰国那边卖水牛皮啊、木薯之类的到台湾。中泰双语,混得就比别人容易。

不到二十岁,兜里揣了小几万台币。当年那可不是小数,等于一个人小小年纪就已经财政自由了。这事儿放潮汕家族的亲戚群里,也得算是脸上有光。

再往后,命运像神仙在抖骰子。大学考察团回家办工业园子,别人觉得那是大老板的事,他愣就拉上几个死党凑了注册金说干就干。刚开始托人招聘拉拢客户,自己连跑业务都得悄悄的,汗裤子都洗不及。好容易熬到年底,大企业们哗啦啦全来了,头两年地皮全卖光,丰田三菱这些熟面孔的车企纷纷盖厂房。别人35岁还在找工作发愁,他就在椅子上数着泰铢做梦了。

这时候也许很多人会开始膨胀。邱威功也不是神,说没飘过谁信。但天有不测风云,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把他撸了个底儿掉。他负债上亿美元,翻脸速度比炒股套牢还快,曾经无数人捧,现在只能自己扛。亲戚都说这回完了,这辈子还得清吗?但他愣是没跑路,也没装无辜。对每一个债主说:“只要我活着,钱都还你。”这一句放嘴上,可不一般。

后来的几年,他像没命一样飞,亚洲各地推销自己的工业园。干不过东南亚,他就跑到德国敲宝马的门,活生生对着老外侃口才,最后真引了大客户。苦熬五年,债全清了。这段时间里,睡过酒店也住过厂房,饭局上的笑和夜里头的愁,外人都看不到。

东山再起那会儿,邱威功已经想明白了,这钱不是命。再没盲目扩张,而是想法子在园区里盖起医院、银行、学校,连工人孩子都能读书。想起当年缺资源、没人帮的少年自己,他明白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多重要。渐渐地,“钱是工具”这话,他真信下来了。

50岁那年,他成了僧人。生日宴席刚散,就钻进曼谷寺庙剃度去了。以前追着数钞票,这会儿却过起了一日两餐素、随缘早晚课的小日子。手头写书,写了二十多本,书名你一听就知道是他:“做一个好人”。不追畅销榜,特意把价格压到连流浪汉都买得起。他说,书是经验,是给正在苦难里的人留个方向标。要说写得有多好,不敢乱夸,但当年还被拍成电视剧播东南亚,好歹是成就解锁。

事实上,后来的邱威功不仅只想着赚钱。慈善做得风风火火。2023年福布斯榜,亚洲慈善家排他一个泰国人。谁能想到他七十大寿时签遗嘱,说死后一大半钱全捐,这一签,约莫近200亿泰铢。有人替他惋惜:拿这么多钱,就不怕后悔没后继人?他反倒一脸轻松:钱本就是大家流转的,我也不过是路过。能帮点穷孩子读书,帮文化事业添块砖,这一生没白走。

他曾在中国一路游历,21座城市转得走马观花,也努力让更多的中国工人到自己的泰国园区。搞中泰贸易,聚拢老乡,生意上不是光赚,而是真的相信自己能让一点人好过。他说,以前到处流散的华人,如今在园区里像一个家。你说做生意和做人,到头来哪个更重要?他好像都不落下。

“我们空手来,空手走,能留下点有用的东西,才算真的没白活一遭。”这是邱威功给自己定的规矩。人家说他傻,钱多到手软还往外撒,他只笑着摇头:能看到周围的人好过,才是真正满足。

说到底,一个人年轻时想逃命,中年时为了责任苦撑,晚年却只想留些光亮,也许每个人最终都要学会,怎么淡定地与生活和贫穷讲和。邱威功的选择,有时候看不懂,有时候又特别让人羡慕。他后半生看起来能过得坦坦荡荡,你信不信,他余生的幸福感,甚至比他第一次赚到人生一个亿的时候,还多呢?

来源:沐南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