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关注结节的大小和数量。报告单上会标注结节的长、宽、高数值(单位一般为毫米),多数良性结节小于 3 厘米,若短时间内结节突然增大需重视;单发性结节与多发性结节都可能是良性,但前者恶性风险略高,不过具体还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 “甲状腺结节” 几个字,不少人瞬间紧张起来。其实,看懂报告中的关键信息,能帮我们理性看待结节,减少不必要的焦虑。
首先关注结节的大小和数量。报告单上会标注结节的长、宽、高数值(单位一般为毫米),多数良性结节小于 3 厘米,若短时间内结节突然增大需重视;单发性结节与多发性结节都可能是良性,但前者恶性风险略高,不过具体还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形态和边界也是重要参考。良性结节一般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像被 “画了一圈整齐的线”;若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毛刺状,可能提示风险增加,但这也并非绝对判断标准。
回声情况同样关键。低回声结节相对需要关注,尤其是极低回声,恶性可能性有所上升;高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多为良性。此外,结节内是否有钙化也值得留意。粗大的钙化灶通常是良性表现,而微小钙化,尤其是伴有边界不清时,需进一步检查。
报告中还会出现纵横比这一指标。当结节纵横比大于 1,即高度大于宽度时,恶性风险会提高。但需强调,单一指标不能确诊,需综合分析。
除了上述描述性内容,报告最后的TI-RADS 分级,能帮我们快速判断风险。1-2 级基本为良性;3 级良性可能性大,建议定期复查;4 级分为 4A、4B、4C,恶性风险逐级升高,4 级及以上可能需要进一步穿刺检查明确性质;5 级则高度怀疑恶性。
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过度担忧,大部分为良性。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醒,若对报告内容存疑,可携带报告到医疗机构进一步解读,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才是应对甲状腺结节的正确方式 。
来源:太原龙城结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