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双节同庆传民俗 指尖技艺润童心”青少年民俗体验活动在菏泽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手把手指导下,沉浸式体验面塑、泥塑、剪纸的魅力。
近日,“双节同庆传民俗 指尖技艺润童心”青少年民俗体验活动在菏泽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手把手指导下,沉浸式体验面塑、泥塑、剪纸的魅力。
此次活动设置面塑、泥塑、剪纸三大体验区域,创新采用“技艺实操+文化讲解”模式,让原本静静陈列的非遗技艺“活”起来、“近”起来,成为青少年可感、可学、可创的文化体验。
面塑体验区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陈素景亲授技艺。她指尖翻飞间,彩色面团逐步化为憨态可掬的玉兔,揉、捏、搓、刻每一步技法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精妙。长期深耕校园面塑教育的“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斌在一旁辅助教学,针对孩子们操作中的难点耐心点拨,手把手调整面团造型,让非遗技艺在互动交流中变得生动可及。
泥塑体验区同样精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菏泽泥塑”代表性传承人、“齐鲁工匠”称号获得者赵东民坐镇授课。他以黄河胶泥为原料,手把手教孩子们捏制“中秋玉兔”。从揉泥塑形的力度把控,到玉兔神态的细节刻画,他反复强调“写实中见灵动”的创作理念。孩子们围坐桌前,眼神专注地跟随师傅的动作揉捏,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玉兔雏形在小手中渐渐成型,黄河文化的基因也在指尖悄然传递。
剪纸体验区里,曹州剪纸授课教师丁瑞丽一边示范裁剪技巧,一边细致叮嘱剪刀使用安全规范;街道志愿者穿梭于各区域,及时分发材料、解答疑问,全力保障活动有序开展。
此次民俗体验活动,为青少年搭建起接触非遗、了解非遗的桥梁,让曹州面人、菏泽泥塑、曹州剪纸等本土非遗技艺从“博物馆”走进“生活场”,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