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想看,如果你能让敌人的军事基地连续一个月被暴雨淹没,或者让敌方城市遭遇前所未有的干旱,不用发射一颗炸弹,就能让对方焦头烂额,这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了。
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你听说过用天气来打仗吗,想象一下,不用发射一枚炮弹,就能让敌人的城市被洪水淹没,或者让敌军的补给线因持续干旱而断裂。
这种听起来匪夷所思的武器,就是今天要聊的气象武器,为什么全球近200个国家都在强烈反对它的存在,它到底有多可怕?
说起气象武器,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科幻片里才有的东西,但这玩意儿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已经被用在了实战中。
简单来说,气象武器就是通过科技手段人为改变某个地区的天气状况,从而达到军事目的的一种特殊武器。
想想看,如果你能让敌人的军事基地连续一个月被暴雨淹没,或者让敌方城市遭遇前所未有的干旱,不用发射一颗炸弹,就能让对方焦头烂额,这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了。
气象武器的核心原理是通过控制平流层的气流和气压,来改变特定地区的气候状况,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实际上科学家们已经掌握了不少相关技术。
比如,通过向云层中喷洒某些化学物质,可以增加或减少降雨量,通过释放特定能量,可以改变大气层的温度分布,进而影响风向和气流。
更可怕的是,气象武器不仅能制造暴雨、干旱这样的小儿科,还能搞出龙卷风、雷暴、冰雹甚至是地震、海啸这样的大型自然灾害。
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和俄罗斯真正掌握了气象武器的核心技术,这两个军事强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据说能实现从点到面的精准控制,甚至能定向制造特定类型的自然灾害。
气象武器之所以备受军事专家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有一个超级大的优势:能在对敌方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同时,避免给使用国家带来实质性损失。
有专家甚至表示,气象武器一旦用于战争,其威力不亚于传统核武器,但与核武器不同的是,气象武器造成的破坏看起来更像是自然灾害,很难被认定为人为攻击,这就给了使用国家一个完美的不背锅借口。
说完了气象武器是什么,我们得好好聊聊它的危害,老实说,这种武器的危险性远超我们的想象,气象武器对环境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想象一下,如果人为制造一场持续数月的干旱,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什么样的打击,植物会大面积死亡,动物会因缺水而灭绝,整个生物链都会被破坏。
更可怕的是,这种影响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还会长期影响整个生态系统,一旦生态平衡被打破,要恢复原状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
另外气象武器有可能永久改变地球的气候,我们都知道,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网络,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某个地区的气候被人为改变,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全球气候,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任何对气候系统的人为干预都可能是火上浇油,加速气候变化的进程。
想想看,如果北极的冰盖因为气象武器的使用而加速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那将是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更何况气象武器的影响是难以控制的。
与传统武器不同,气象武器一旦发射,就很难预测它的具体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你可能只想让敌人的军事基地下一场大雨,结果却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地区的洪水灾害。
而且,与核武器不同,气象武器的影响是无差别的,它不会区分军人和平民,不会区分敌人和朋友,甚至可能反噬使用者自己。
总之,气象武器的潜在危害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不仅威胁环境和气候,还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难怪全球这么多国家都在强烈反对它的研发和使用,这种武器的存在,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种潜在威胁。
说到气象武器的实战使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波派行动,美国一直在追求所谓的制气象权,他们甚至有一份官方报告,明确将气象分析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军事技术。
这份报告预测,到2025年,美国的气象武器将能够在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控制战场天气,其实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气象条件来获取军事优势了。
他们曾经使用烟雾弹制造大量浓雾,在意大利军队的眼皮底下成功渡河,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虽然这还算不上真正的气象武器,但已经显示出美国对控制战场环境的兴趣。
但真正让人震惊的是越南战争期间的波派行动,从1967年到1972年,美国在越南实施了这一秘密计划,通过向云层中撒播碘化银颗粒来延长雨季。
这个行动耗资约360万美元,发射了成千上万的火箭弹,目的就是让越南的雨季变得更长、更猛烈,据报告显示,这一行动使越南的降雨量增加了约30%。
看起来这个数字不算大,但对于本就多雨的越南来说,这30%的额外降雨足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美国向越南发射了惊人的474万颗催雨弹,造成的伤害据说超过了800万吨常规弹药,这些额外的降雨导致越南发生了严重的洪水泛滥,摧毁了大量民房和农田,导致粮食颗粒无收。
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来说,这简直是灭顶之灾,更糟糕的是,洪水还冲毁了越南军队的补给线,特别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被大雨搞得泥泞不堪,严重阻碍了北越的军事运输。
不仅如此,越南军队的大量武器装备在洪水中泡烂报废,前线无弹药,后方无粮食,战斗力大大削弱。
这就是气象武器的可怕之处,它不直接杀人,但能通过改变环境条件,间接达到削弱敌人的目的。
越南战争的例子清楚地表明,气象武器不仅仅是理论上的威胁,它已经在实战中被使用,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社会后来强烈反对气象武器的研发和使用,因为它的破坏力实在太大,而且影响范围难以控制,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
面对气象武器的巨大威胁,国际社会并没有坐视不管,早在1977年,联合国就颁布了《禁止将影响气候手段用于军事目的公约》。
这个公约明确规定,禁止各国使用能够造成广泛、长期或严重影响的环境改变技术来伤害其他国家,说白了,就是不能把气象武器用于军事目的,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如此重视了吗?
信息来源:《警惕气象武器发展 把持住这把“双刃剑”》——央视网2019-08-23
《“呼风唤雨”:气象武器知多少》——解放军报 2017-02-17
《美军麦金莱气候实验室——世界上最大的气候气象战研究基地探秘》——国际展望2000年18期
来源:普朗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