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跟着他走出新账号的那批主播,现在一个个站稳了脚跟,不只没掉队,反倒都混得不错。
董宇辉走后,东方甄选和旧搭档们,越来越不是一路人了。
现在回头看,董宇辉离开东方甄选,可能就是这家公司走向分化的节点。
过去那个团结热络、一直播间满是烟火气的东方甄选,慢慢地,看不到了。
董宇辉“出走”以后,主播阵营变了天。
当初跟着他走出新账号的那批主播,现在一个个站稳了脚跟,不只没掉队,反倒都混得不错。
而留下来的人,过得没那么顺。尤其是几个早期的主力,像YOYO,往日的高光迅速褪去,现在在直播间的人气已经回不去了。
YOYO算是整个东方甄选最早的二号人物。早期董宇辉还没熟练镜头的时候,她是那种能兜起整场的人气主播。
那时候资源明显向她倾斜,内容团队也确实在重点包装她。结果没想到,董宇辉突然爆火,世界一下子变了。
直播业务的主心骨换了,整个公司的资源、注意力、节奏,也都跟着转向了董宇辉。
YOYO是那个时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她上播的在线人数,常常是几万人的级别。而今,再点进她的直播间,只有四千多人。
其实,不只是热度下滑那么简单。
外界看得很清楚,从董宇辉彻底分开以后,东方甄选的流量,很难再复制当初的场面。
不仅粉丝流失明显,就连那种“团队感”也变成了过去式。人还在,但似乎大家都少了点当初的凝聚力。
也有人说,那时的热闹,靠的就是董宇辉一个人的影响力。团队里很多人,在他在的时候都能发光,是因为有他这个“光源”在。
等到光源不在了,问题一个个暴露了出来。
外界对董宇辉离开的反应也不一样。
俞敏洪在采访里说,公司能持续火,是因为整个团队都在努力,产品、主播、内容都没掉链子。
但在另外的采访里,孙东旭却直言董宇辉并不具备管理能力。
再往前看,“小作文事件”也成为了一个节点。事件爆发的时候,团队内部的写作人员多次出来声明,那些温情脉脉的文案,并不是董宇辉原创的,而是编导团队写的。
从那时候开始,一场“名与实”的拉扯摆在台面上了。
现在再看这家公司,被很多人拉出来对比的,已经不是KPI和GMV,而是人气和格局。
有粉丝说,潮水退去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
董宇辉已经走远,与辉同行继续高歌猛进。东方甄选还在卖货,但热度早不似当年。
而曾经的“东方甄选一姐”YOYO,如今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已经跌破5000。
数据不会骗人的,人气这种事,靠运营留不住。
来源:1号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