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岸】台湾少数民族导演吴军:以影像为桥连两岸 计划扎根福建续新篇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21:14 1

摘要:东南网10月1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些真人真事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不久前,在福州举办的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创投会上,台湾少数民族导演吴军谈及即将开拍的两岸合作电影《未寄的家书》时,眼神满是期待。作为深耕影视

吴军在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创投会上作路演。受访者供图

东南网10月1日报道(记者 卢金福)“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些真人真事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看见。”不久前,在福州举办的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创投会上,台湾少数民族导演吴军谈及即将开拍的两岸合作电影《未寄的家书》时,眼神满是期待。作为深耕影视圈20余年的影视人,他凭借两岸电影、戏剧、广告、节目及纪录片制作经验,搭建起两岸影视交流与文化互鉴的新桥梁。

从演员到导演 深耕影视20年斩获国际奖项

吴军参加第十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受访者供图

吴军早年以演员身份参演《鲁冰花》《流星花园》《马浪的情人袋》等影视作品,“演而优则导”,2005年他正式转型。2023年,吴军在台湾拍摄的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斩获多个国际奖项。同时,在大陆拍摄大量商业广告与宣传片,涵盖房地产、鞋类、保养品、汽车、手表等领域,镜头语言的打磨让他对两岸影视市场融合有了更深思考。

真正触动他深耕两岸合作题材的,是大舅的亲身经历。1949年,大舅因时局滞留在南京,无法返回台湾,这份跨越海峡的牵挂,成为他创作《未寄的家书》的灵感。

《未寄的家书》以一封近半个世纪未寄出的家书为纽带,讲述台湾年轻一代的大陆寻根之旅,“希望通过台湾年轻一代的眼睛,去探索、交流,传递‘两岸一家亲’的血脉亲情”。

吴军说,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家族故事的回溯,更是对两岸血脉相连历史的致敬,目前影片大纲已确定,计划明年4月开拍,年底将启动两岸演员甄选,还将与大陆机构、企业等合作争取支持。

作为台湾阿美人,吴军始终致力于让台湾少数民族文化被更多人了解。阿美族是台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着“海洋文化”的印记,擅长捕鱼、搭建竹鱼篓,服饰以七彩颜色彰显热情;布农族的八部合音、其他族群的热情奔放狩猎文化,在他眼中都是值得挖掘的文化宝藏。

“过去大陆同胞对台湾少数民族的认知多停留在阿里山,我们希望通过影视和活动,展现更丰富的民族特色。”近年来,他多次带领台湾少数民族团队到大陆参与演出、影视、运动会等交流活动,让团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发挥才华,也让大家明白“要发展一定要来大陆”。

计划落地福建 拓展两岸合作新空间

拥有北京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学习经历的吴军,此前已在大陆创办影视公司。他多次来福州参加交流活动,深入了解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看到福建发展前景后,决定将两岸合作的重心落在福州。

吴军和太太参加福州举办的中秋活动。东南网记者 卢金福 摄

“福建的天气、饮食等和台湾很像,而闽南地区与台湾的文化同源性让团队更容易适应。”吴军计划2025年底在福州设立传媒公司,将原有团队迁至此处,目前已在挑选办公地址。他认为,来大陆发展不能“水土不服”,“先到福州‘试水温’,能在这里生存,再往大陆其他地方发展”。

吴军团队在福州不仅要开展影视拍摄,还将搭建跨境电商平台,让台湾商品通过直播走进大陆,也把大陆好物推向台湾。同时,他正筹备拍摄系列节目,计划带台湾主持人走进大陆少数民族聚居地,记录不同族群在歌唱、编织、美食上的异同,“让两岸少数民族面对面交流,这样的节目一定有爆点”。未来,他还希望与爱奇艺、腾讯等平台合作微短剧,对接电视台节目资源,吸引更多人了解两岸少数民族部落状况与文化差异,助力更多台湾少数民族来大陆发展。

“台湾市场小,更大的舞台在大陆。”在吴军看来,影视是最好的“传声筒”,既能让大陆同胞读懂台湾少数民族的故事,也能让台湾年轻人看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来源:东南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