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8月,塔利班如烈焰席卷喀布尔,瞬间吞噬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为美国二十年的占领画上屈辱句点。对阿富汗人民而言,这一天终结了无人机刺耳的轰鸣、腐败的烂疮,以及那从未兑现的“国家建设”谎言。然而,对华盛顿,尤其是特朗普来说,阿富汗仍是一块未啃下的硬骨头,勾
2021年8月,塔利班如烈焰席卷喀布尔,瞬间吞噬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为美国二十年的占领画上屈辱句点。对阿富汗人民而言,这一天终结了无人机刺耳的轰鸣、腐败的烂疮,以及那从未兑现的“国家建设”谎言。然而,对华盛顿,尤其是特朗普来说,阿富汗仍是一块未啃下的硬骨头,勾起他未尽的野心。
这场新博弈的焦点,锁定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美军曾经的“中亚心脏”。从这里,美国向中亚和南亚挥舞铁拳,但其监狱却因酷刑和无尽拘禁,成了阿富汗人噩梦的代名词。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对阿富汗人,巴格拉姆是伤痕累累的屈辱之地;对特朗普,它却是金光闪闪的筹码:一个对抗中国的战略前哨、一个向喀布尔施压的工具,以及一个通往阿富汗庞大矿产资源的潜在门户。在他眼中,这座基地不仅是军事堡垒,更是撬动地缘格局的支点。
特朗普毫不掩饰地要求塔利班交出巴格拉姆。喀布尔断然回绝,换来他阴冷的警告:塔利班若继续抵抗将面临“后果”。这赤裸的威胁像一记冷箭,暴露了华盛顿的老毛病:即使在阿富汗折戟沉沙,美国仍视其为棋盘上的卒子,而非主权国家。
特朗普对巴格拉姆的执念,与阿富汗本身无关,真正目标直指中国。巴格拉姆距中国新疆仅一步之遥,那里藏着中国敏感的核设施。自2021年美军狼狈撤离,中国与塔利班的接触如春风化雨,悄然织就合作之网,让美国在一旁咬牙切齿。重夺巴格拉姆,成了特朗普遏制中国、杀回中亚的“撒手锏”。
但这冒险的如意算盘,注定会将阿富汗拖入动荡深渊,葬送重建的希望,让喀布尔的国际地位如履薄冰。然而,2025年的中亚已非2001年的棋局。地区国家——尤其是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巴基斯坦——不愿接受西方在其周边重新设立军事据点。这片土地不再是美国随意涂抹的画板。
中国对特朗普的“巴格拉姆梦”嗤之以鼻。中国将美国回归视为失败政策的重复,这些政策只带来了战争与贫困。美国卷土重来不仅威胁阿富汗,还会使北京与塔利班的关系复杂化,并可能在中亚引发新的军备竞赛,抹杀阿富汗成为贸易与发展中立伙伴的希望。
特朗普毫不掩饰地要求塔利班交出巴格拉姆
中国提前布局。早在2021年7月,塔利班尚未掌权,中国已在天津铺开红毯。塔利班上台后,北京迅速重启外交,2022年3月,外交部长王毅访问喀布尔,他是塔利班执政后到访的最高级别大国官员。2023年9月,中国更进一步,成为塔利班统治下首个派驻全权大使的国家。这谨慎的接触,展现了北京的现实主义:稳定压倒一切,灵活而不失底线。
安全是中国的头号关切。塔利班与“东伊运”的历史纠葛让北京如芒在背。与塔利班的合作,成了中国筑牢边疆的防火墙。
经济上,阿富汗的宝藏让中国心动。艾娜克铜矿,全球顶尖宝藏之一,已落入中国企业囊中,2026年将开采。2023年,双边贸易额飙升125%。从免税的阿富汗地毯到价值5.4亿美元的阿姆河盆地石油开采合同,中国投资如潮水涌入。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的构想,更勾勒出“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
反观美国,冻结了超过90亿美元的阿富汗储备资产,掐断喀布尔重建的命脉;西方制裁孤立了阿富汗银行业,阻碍了普通阿富汗人的生计。中国则反其道而行,扩大了贸易,签署了投资协议,并公开游说解冻阿富汗资产。对阿富汗人来说,这对比刺目:一个大国丢下烂摊子,另一个送来真金白银。
特朗普的巴格拉姆威胁暴露了美国的老病根:在他眼中,阿富汗只是对华竞争中的一个战略前哨。但时代已变,阿富汗有了其他选择,而北京已将自身定位为务实的伙伴,提供投资和区域合作,而非炸弹和军事基地。特朗普的挑衅,有可能重新点燃它曾声称要解决的不稳定局面。中国则坚信:繁荣与主权是应对极端主义的最佳解药。
阿富汗人民,历经二十年战火与“民主”空话,早已看透外国占领的代价。在喀布尔的断壁残垣间,北京的务实之道如星火燎原,点亮希望。而特朗普的“巴格拉姆梦”,不过是帝国黄昏的最后挣扎,注定被阿富汗的山风吹散。未来属于那些尊重主权、播种繁荣的力量!
来源:火星方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