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乳腺癌微创保乳术后,多数患者需要做放疗,放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是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少数低危患者可豁免放疗,放疗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配合,能实现 “保乳” 与 “低复发” 的双重目标,保障治疗效果。
乳腺癌微创保乳术后,多数患者需要做放疗,放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是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少数低危患者可豁免放疗,放疗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配合,能实现 “保乳” 与 “低复发” 的双重目标,保障治疗效果。
首先,放疗的必要性与降低复发的机制:保乳术后放疗是 “局部控制” 的关键,能填补手术的不足:一是保乳手术的局限性,微创保乳手术虽能切除肿瘤,但可能存在微小的肿瘤细胞残留(如肿瘤周围 1-2mm 范围内的隐匿病灶),这些残留细胞无法通过手术完全清除,若不处理,可能导致局部复发(肿瘤在原乳房内再次出现);二是放疗的作用,术后放疗通过射线照射原乳房及区域淋巴结,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抑制细胞增殖,从源头降低局部复发风险;临床研究显示,保乳术后不做放疗的患者,5 年局部复发率约 15%-20%,做放疗后可降至 3%-5%,复发风险降低 70% 以上,且对远处转移风险(如肺转移、骨转移)无不良影响,反而因局部控制好,间接改善长期生存率;三是保乳治疗的标准方案,国际乳腺癌治疗指南明确指出,保乳治疗的标准方案是 “保乳手术 + 术后放疗”,两者结合才能达到与全乳切除术相当的局部控制效果,同时保留乳房外观,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其次,可豁免放疗的低危情况:仅少数患者符合条件,需严格评估:一是低危患者标准,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肿瘤直径<2cm、病理类型为导管癌或小叶癌(无特殊恶性类型)、腋窝淋巴结阴性(无淋巴结转移)、HER-2 阴性、Ki-67 指数<14%(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低)、年龄>60 岁,且术后已接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这类患者术后 5 年局部复发率仅约 5%-8%,放疗带来的获益有限,可在医生评估后豁免放疗,仅定期随访;二是评估流程,是否豁免放疗需由多学科团队(外科、放疗科、病理科)共同评估,结合肿瘤大小、病理特征、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避免患者自行判断导致遗漏放疗或过度治疗。
最后,放疗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正确认识放疗,避免过度担忧副作用:一是放疗副作用,保乳术后放疗的副作用多为局部反应,如乳房皮肤发红、干燥、轻微疼痛(类似晒伤),这些症状在放疗结束后 1-2 周内会逐渐缓解,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乳房纤维化(乳房质地变硬),但发生率低(<10%),且不影响乳房外观整体形态;对心脏、肺的影响极小(现代放疗技术如调强放疗,能精准避开重要器官),无明显长期副作用;二是放疗时机,术后放疗通常在术后 4-6 周开始,待伤口完全愈合、化疗(若需)结束后进行,每次放疗时间约 10-15 分钟,每周 5 次,总疗程约 5-6 周,不影响正常生活;三是误区纠正,不要认为 “保乳术后放疗没必要”,或 “放疗副作用大而拒绝”,放疗带来的 “低复发” 获益远大于局部副作用,是保乳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低危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豁免,避免盲目拒绝影响预后。
综上,乳腺癌微创保乳术后多数患者需要放疗,放疗能显著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少数低危患者可豁免。科学评估并配合放疗,既能保留乳房,又能保障治疗效果,改善长期预后。#乳腺癌#
来源:峰运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