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布乾崑智驾时间表,2027年城区L4商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22:30 1

摘要:根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披露的路线图,2025年已在部分高速路段启动L3试点商用,同时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开展城区L4封闭测试。2026年将扩大高速L3覆盖范围,并在少量城市试点城区L4载人运营。到了2027年,L3不仅会搭载于多款合作车型(如问

昨天在2025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华为正式公布了乾崑智驾的自动驾驶时间表:2027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规模落地,同时推进城区L4级商用。

目前全国真正获批L3上路的车型不到5款,华为却计划两年内做到“规模放量”,这步子确实不小。

根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披露的路线图,2025年已在部分高速路段启动L3试点商用,同时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开展城区L4封闭测试。2026年将扩大高速L3覆盖范围,并在少量城市试点城区L4载人运营。到了2027年,L3不仅会搭载于多款合作车型(如问界、阿维塔等),Robotaxi和干线物流也将进入商业化初期。

有在某头部自动驾驶公司做系统集成的朋友提到,华为最近在苏州、武汉等地部署了超200辆L4测试车,重点验证复杂路口和无保护左转场景。这些实车路测说明,城区L4不是纸上谈兵。

华为敢定下这么紧凑的时间表,背后有三重底气。

首先是技术积累。截至2025年上半年,华为乾崑ADS已迭代至4.0版本,感知硬件包括192线激光雷达、800万像素摄像头和4D毫米波雷达,算力平台达800TOPS。数据显示,其城区NCA(导航辅助驾驶)在一线城市平均接管间隔已超200公里,远高于行业平均的45公里。

其次是生态协同。华为不造车,但深度绑定车企。目前已有超10家车企采用乾崑方案,2025年搭载该系统的车型销量预计突破40万辆。规模化落地需要车端基数,华为正借“增量市场”反哺技术迭代。

更关键的是政策窗口正在打开。工信部等五部门今年7月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通知》,明确支持L3/L4在限定区域商用。北京亦庄、上海嘉定、深圳坪山等地已发放少量L3测试牌照。虽然全国性法规尚未出台,但地方试点已形成“事实通道”。

说白了,华为不是在赌技术突破,而是在赌“技术+政策+市场”三者的交汇点——2027年,或许就是那个临界年。

横向看,华为的节奏明显快于多数国内玩家。小鹏计划2026年推L3,理想仍聚焦L2++,而百度Apollo的Robotaxi虽已运营多年,但主要局限在园区和固定路线。相比之下,华为同步推进乘用车L3与Robotaxi L4,策略更立体。

纵向对比,2020年行业普遍预测L3量产要到2030年,如今提前3年,反映技术成熟速度超预期。但也要清醒:L3的“规模放量”不等于“全面普及”。目前L3责任认定、保险配套、高精地图更新机制等仍存模糊地带。例如,某车企内部人士坦言,即便系统允许脱手,多数用户仍不敢真正放手。

现在的L3就像刚拿到驾照的新手——系统能开,但你心里总得盯着。而L4则是老司机,不仅自己开,还能应对加塞、施工改道等突发状况。华为的目标,是在2027年让这个“老司机”正式上岗接单。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58%,但L3渗透率不足0.3%。若华为真能在两年内将L3推至10%以上,将彻底改写智能驾驶竞争格局。

华为押注2027年实现L3规模商用和城区L4落地,你怎么看?

来源:北风影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