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多3000万,为何相亲角却成“女儿国”?男性退场真相扎心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8:30 1

摘要:周末陪我妈去家附近的公园相亲角,刚走近就被密密麻麻的“征婚牌”晃了眼——十块牌里有七块写着“女,XX岁,XX学历,寻有房有车、月薪X万以上男士”,剩下三块里还有两块是家长替女儿挂的。我妈扒拉半天,才找到一张男生的牌:“男,32岁,程序员,有房贷,寻性格温和女生

道一川每天早上5点准时输出《道一川创富真言》和《道一川创富日记》,风雨无阻,日日不断。

第00597篇|觉醒篇

周末陪我妈去家附近的公园相亲角,刚走近就被密密麻麻的“征婚牌”晃了眼——十块牌里有七块写着“女,XX岁,XX学历,寻有房有车、月薪X万以上男士”,剩下三块里还有两块是家长替女儿挂的。我妈扒拉半天,才找到一张男生的牌:“男,32岁,程序员,有房贷,寻性格温和女生”,旁边立刻围了三个阿姨追问“房贷剩多少?父母有社保吗?”

这场景太魔幻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明明摆着,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按说该是男生“抢着找对象”,可现实是相亲角成了“女儿国”,男生要么不露面,要么露面了也被挑来挑去。到底是谁把婚恋市场搞反了?

一、相亲局里的“潜规则”:钱比人重要

我发小小张去年被家里催着相了12次亲,每次回来都跟我吐槽“像在接受资产审查”。他30岁,互联网公司中层,月薪2万5,在郊区有套房贷没还完,按说条件不算差,可相亲时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有次他跟一个28岁的女生见面,刚坐下女生就问:“你房贷每个月还多少?父母是退休还是还在工作?以后准备换市中心的房子吗?”小张想缓和下气氛,说自己平时喜欢去社区做义工,还会做饭,结果女生没接话,反而拿出手机算:“你月薪2万5,扣掉房贷8000,再加上生活费,每个月能存多少?以后养孩子、请月嫂的钱够吗?”

最后女生婉拒他的理由很直接:“你人看着还行,但压力太大了,我想要没房贷、父母能帮衬的,这样以后日子轻松。”小张后来跟我说:“我以为‘上进’‘踏实’至少能算加分项,结果人家根本不关心你每天加班到几点,也不问你对生活的规划,只认‘有没有钱’‘能给她多少钱’。”

不是说女生现实有错,可现在很多相亲局已经变了味——以前还会问“性格合不合”“有没有共同爱好”,现在先把“房子、车子、存款”摆上台,品行、责任感、甚至两个人聊不聊得来,都成了“次要选项”。男生不是不想相亲,是怕了这种“先谈钱再谈人”的局,去了也是浪费时间。

二、资本给女生画的“大饼”:你值得“最好的”

为啥现在不少女生对婚恋的期待这么高?不是她们天生挑剔,是资本把她们的“胃口”喂大了。

我同事小琳就是典型例子,27岁,普通公司文员,月薪8000,没存款,但每天出门前要花1小时化妆,拍照必开十级美颜,朋友圈里的照片要么是在网红餐厅打卡,要么是穿着新裙子的精修图。她跟我说:“我长得也不差啊,凭什么找月薪低于3万的?至少得有辆BBA,房子得在二环内,不然跟我不配。”

这话听着离谱,但背后全是资本的“功劳”:打开美颜相机,痘印、毛孔全消失,APP还会自动给你加“高颅顶”“漫画眼”,让你觉得“我本来就这么美”;刷短视频,满屏都是“霸道总裁给女主买奢侈品”“富二代男友送豪车”的剧情,配文全是“女生就该被这样宠”;就连电商平台都在推“精致女人必备清单”,从几千块的护肤品到上万的包包,都在告诉你“不买就是不爱自己,男生不送就是不爱你”。

时间长了,女生就被这种幻想裹住了——明明自己只是普通上班族,却觉得“高富帅”才是标配;明明对方是踏实靠谱的男生,却因为“没达到幻想里的标准”就看不上。我见过小琳跟一个月薪3万、有辆大众的男生相亲,男生说以后可以一起攒钱换房,结果小琳跟我吐槽:“开大众也敢出来相亲?我闺蜜男友都开奔驰,我至少也得找个差不多的吧。”

资本就是这样,一边用美颜、短视频给女生制造“你是独一无二的美女”的错觉,一边用“高富帅剧情”让她们觉得“自己配得上最好的”,最后把“找对象”变成了“找符合幻想的提款机”。

三、资本的“双面收割”:女生消费,男生买单

资本可不光坑女生,男生也没逃过。它一边给女生画“高富帅大饼”,一边给男生洗脑“不花钱就是不爱”,最后两边通吃。

先说说女生这边——资本知道“女生的消费力是印钞机”,所以拼命让女生“对自己不满意”。你觉得皮肤不够好?买贵妇护肤品;觉得身材不够瘦?买瘦身产品、办健身卡;觉得衣服不够多?换季就得买新的,不然“配不上好男生”。小琳每个月花5000多买护肤品和衣服,工资不够就刷信用卡,她说:“不保养、不买新衣服,男生怎么会喜欢我?”

再看男生这边——资本把“花钱”和“爱”绑在了一起。214情人节要送花送口红,520要发5200的红包,七夕得买首饰,就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种凭空造出来的节日,都得男生主动买单。我另一个朋友小王,去年520没给女友发红包,女友直接跟他吵架:“别人都有5200,你就发52?你根本不爱我!”最后小王补了个2000的项链才哄好。

你以为这是情侣间的浪漫?其实是资本的套路。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每次情人节、520,口红、香水的销量能涨200%,男生的消费占比超60%;奶茶店在“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营销下,单日销量能翻3倍。资本一边让女生觉得“男生不花钱就是不爱”,一边让男生觉得“不花钱就留不住对象”,最后男生当提款机,女生当消费者,资本坐在中间赚得盆满钵满。

四、男性退场的真相:不是不想爱,是爱不起

现在终于明白,相亲角为啥男生越来越少——不是他们不想找对象,是被“钱本位”的相亲观和资本的套路逼退了。

一个男生要想在相亲市场“合格”,得有房有车没房贷,月薪至少是女生的2倍以上,节日要主动送礼物发红包,还要承担以后养家的压力。可现实是,大部分男生都是普通人,他们要还房贷、要攒钱养老人,每个月能存下的钱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女生被资本抬高的期待。与其去相亲时被问“有多少钱”“能给多少钱”,不如干脆不去,至少能少点焦虑。

更扎心的是,资本还在不断放大这种焦虑——女生刷到的都是“别人的男友多有钱”,男生刷到的都是“不花钱就会被分手”,最后两边都觉得“对方不对劲”:女生觉得“男生条件差还不想努力”,男生觉得“女生太现实只认钱”。可没人想过,这根本不是男女之间的问题,是资本为了赚钱,把婚恋观扭曲了。

中国男性多3000万,可相亲角的“女儿国”告诉我们:婚恋市场的核心从来不是“数量”,而是“认知”。当相亲变成了资产审查,当爱变成了花钱比赛,男生退场不是逃避,是无奈。

说到底,好的感情不该是“你有多少钱”,而是“你是什么人”——是两个人能聊到一起,是遇到困难时能互相扶持,是下班回家能一起吃顿热饭。可现在,这些最本质的东西,都被资本的幻想和“钱本位”的观念盖住了。

希望有一天,相亲角能少点“有房有车”的要求,多点“性格温和”“热爱生活”的描述;希望男生不用再当提款机,女生不用再活在美颜和短视频的幻想里。毕竟,我们找的是一起过日子的人,不是满足虚荣心的工具,更不是资本收割的韭菜。

你读完以后有什么收获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观点,让更多牛人认识并关注你。

本人每天早上5点准时输出《道一川创富真言》和《道一川创富日记》,有道、有术、有理论和方法。陪你慢慢变富,实现时间自由,活出逍遥人生。本篇结束,我们下一篇再会!

来源:川叫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