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
文:方圆故事集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
"老王,你家小黑怎么这么久没下来遛弯了?"李阿姨在楼道里碰到邻居张大妈时随口问道。
张大妈摇摇头:"我也奇怪呢,都半个月没见着人影了。"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丝不安。
她们不知道,就在六楼那扇紧闭的门后,正上演着一个让人心碎的故事。
2015年的春天来得比往年早一些。
王志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楼下小区里零星的几个人影。七十五岁的他,头发已经全白,但身板还算硬朗。
"老王,下来打牌不?"楼下传来老李的喊声。
王志民摆摆手:"不了,腿疼。"
这是他常用的借口。自从三年前老伴走了,他就不太愿意和人多接触。那些热闹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提醒,提醒他现在是一个人。
房间里很安静。
电视机开着,但声音调得很小。王志民不喜欢太吵,也不喜欢太静。这种刚好的声音,让他感觉还有个伴。
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
照片里,年轻的王志民穿着工作服,站在电线杆下面。那时候他在供电局工作,每天爬上爬下检修线路。同事们都叫他"王师傅"。
"现在谁还记得王师傅啊。"他自言自语道。
退休金不高,每个月两千三百块。
扣掉水电费、物业费,再买点菜,剩下的钱不多。好在王志民不抽烟不喝酒,花销不大。
儿子在深圳,女儿在上海。
都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每个月会打一两次电话,问问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困难。王志民总是说很好,没事,你们忙自己的。
"爸,要不你来深圳住一段时间?"儿子上次打电话时说。
"不去,人生地不熟的。"王志民拒绝了。
他知道儿子是好意,但也知道自己去了会给人家添麻烦。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老人有老人的活法。
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下楼遛弯。
早上八点,下午四点,王志民会准时下楼。在小区里转一圈,看看花坛里新开的花,和门卫老张聊几句天气。
"今天又降温了。"
"是啊,春天的天气就是这样。"
简单的对话,却让王志民感到一丝温暖。至少还有人愿意和他说话,至少他还没有被这个世界完全遗忘。
02
那是一个雨夜。
春雨下得不大,但很密。王志民晚饭后下楼倒垃圾,刚走到楼下,就听到微弱的叫声。
"汪汪。"
声音很小,像是从草丛里传来的。
王志民走过去一看,一只黑色的小狗蜷缩在花坛边上。毛发湿透了,瘦骨嶙峋,看起来很可怜。
"怎么这么瘦啊。"王志民蹲下身子。
小狗抬起头,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他。没有害怕,反而轻轻摇了摇尾巴。
王志民心软了。
他回家拿了一块昨天剩下的馒头,撕成小块喂给小狗。小狗吃得很急,几口就吞完了,然后又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没了,明天再给你带点吃的。"
第二天一早,王志民下楼遛弯,顺便带了两根火腿肠。
小狗还在那里,看到王志民就摇起了尾巴。吃完火腿肠,小狗跟着王志民在小区里转了一圈。
"你叫什么名字啊?"王志民问。
小狗当然不会回答,只是一直跟在他身后。
连续一个星期,王志民每天都会带点吃的给小狗。雨下了好几天,小狗一直在外面淋着,王志民看着心疼。
"要不,你跟我回家吧。"
那天晚上,王志民做了一个决定。他把小狗带回了六楼的家里。
小狗很乖,不乱叫,不乱拉。
王志民给它洗了澡,在阳台上铺了一个旧毯子当窝。又买了狗粮和水盆。
"以后你就叫小黑吧。"
小黑很快适应了新家。
白天,王志民看电视时,小黑就趴在他脚边。晚上,王志民睡觉时,小黑就睡在床边的地上。
房间里不再那么安静了。
有了小黑的呼吸声,有了它偶尔翻身的声音。王志民觉得,这个家又有了生气。
"小黑,你饿不饿?"
"小黑,出去遛弯不?"
"小黑,过来让我摸摸。"
王志民开始习惯和小黑说话。虽然小黑不会回答,但它会用行动表示。饿了就跑到食盆边,想出去就坐在门口,想撒娇就跑到王志民腿边蹭蹭。
有一天晚上,王志民突然感到胸闷。
他坐在床边,大口喘着气。小黑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跑过来用鼻子蹭蹭他的手,然后就这样陪着他坐了一夜。
"还好有你在。"王志民摸着小黑的头说。
从那以后,王志民觉得小黑就是他的家人。
唯一的家人。
有了小黑以后,王志民的生活有了规律。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起床。先给小黑喂食,然后一起下楼遛弯。
"小黑,走了。"王志民拿起狗绳。
小黑立刻跑到门口,摇着尾巴等着。它知道,这是它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
下楼梯时,小黑总是走在前面。
遇到其他邻居,小黑会友好地摇尾巴,但从不乱叫。王志民觉得很有面子。
"老王,你这狗真听话。"邻居夸奖道。
"是啊,很乖的。"王志民笑着回答。
在小区里转一圈,大概要半个小时。
小黑会在每个熟悉的地方停留一下,闻闻味道。王志民不着急,就这样慢慢跟着它。
有时候会遇到其他遛狗的人。
"您这狗多大了?"
"不知道,捡来的。大概两岁吧。"
"看起来很健康啊。"
"是啊,能吃能睡的。"
这样的对话让王志民感到满足。至少,他不再是一个人。
每天下午四点,是第二次遛弯时间。
这个时候小区里人比较多,有带孩子的年轻妈妈,有下班回家的上班族。小黑喜欢看这些热闹,王志民也喜欢。
"爷爷,你的狗狗真漂亮。"有小朋友会跑过来。
"你想摸摸它吗?"王志民问。
小朋友点点头,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小黑很配合,站着不动让小朋友摸。
"它不咬人的。"王志民说。
看着小朋友开心的样子,王志民也觉得开心。仿佛自己又年轻了,仿佛孙子还小的时候。
李阿姨住在五楼,经常在楼道里遇到。
"老王,你这狗养得真好。"
"还行吧,就是费点火腿肠。"
"哈哈,舍得给它吃火腿肠啊。"
"它就爱吃这个。"
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有时候会关心王志民的生活。
"老王,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
"挺好的,就是腿有点疼。"
"老毛病了,要注意啊。"
"知道,谢谢你啊。"
王志民不太习惯别人的关心,但也不讨厌。毕竟,还有人记得他。
每天晚上,王志民会给小黑洗脚。
小黑很配合,站在水盆里不动。王志民用温水冲洗它的爪子,然后用毛巾擦干。
"真乖。"王志民夸奖道。
小黑会舔舔王志民的手,表示感谢。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大半年。
王志民觉得,这可能是他退休后最快乐的时光。有小黑陪着,不再孤单。有规律的生活,身体也还不错。
"小黑,你说我们这样能过多久?"
小黑歪着头看看他,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
"希望能过很久很久。"王志民摸着小黑的头说。
他不知道的是,时间比他想象的要短得多。
04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二清晨。
王志民照例早上六点就醒了。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不用闹钟,生物钟会准时叫醒他。
他躺在床上,感觉有些胸闷。
"可能是昨天走得有点多。"他这样想着。
小黑还在床边的毯子上睡着,呼吸声很轻。王志民不想吵醒它,就这样静静地躺着。
六点半,小黑醒了。
它伸了个懒腰,然后跑到王志民床边,用鼻子蹭蹭他的手。这是它的习惯,用这种方式和主人道早安。
"小黑,早啊。"王志民想坐起来。
胸口突然传来一阵剧痛。
王志民捂着胸口,大口喘着气。冷汗顺着额头流下来,手开始发抖。
小黑察觉到了异常。
它立刻站起来,用鼻子蹭王志民的脸,嘴里发出轻微的呜咽声。
"小黑,没事,没事的。"王志民努力想安慰它。
疼痛越来越剧烈。
王志民想伸手去拿床头柜上的药,但手臂却不听使唤。他感到一阵眩晕,眼前开始发黑。
"小黑..."这是他说出的最后一个词。
王志民倒在了床上,再也没有起来。
小黑开始着急了。
它用鼻子拱王志民的脸,用爪子拍他的手臂。嘴里的呜咽声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哀嚎。
"汪汪汪!"小黑大声叫着。
没有人回应。
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小黑急促的呼吸声。
小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它知道主人不动了,不说话了,不再摸它的头了。但它不理解死亡的概念,只是觉得主人睡得很沉。
第一天,小黑就守在床边。
它不吃不喝,只是静静地看着王志民。偶尔会用鼻子蹭蹭他的手,希望他能醒过来。
第二天,小黑开始感到饥饿。
它跑到食盆边,但食盆是空的。它跑回床边,用爪子拍拍王志民,希望他能起来喂食。
还是没有反应。
第三天,小黑开始在房间里转悠。
它跑到厨房,跑到客厅,跑到阳台。寻找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但王志民平时把食物都放得很高,小黑够不到。
楼道里偶尔有脚步声。
小黑会跑到门口,用鼻子嗅嗅门缝。但没有人敲门,没有人进来。
一天又一天。
小黑越来越虚弱,但它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在它简单的思维里,这里是家,王志民是它的全部。
即使主人不再动,不再说话,但它还能闻到他的味道,还能感受到他的存在。
这就够了。
楼下的邻居们开始注意到异常。
"咦,怎么好几天没看到老王遛狗了?"
"是啊,平时这个时候早就下来了。"
"可能是生病了吧。"
但没有人想到去敲门看看。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况且王志民平时也不太爱说话。
时间一天天过去。
小黑在等待,等待主人醒来,等待生活恢复正常。
它不知道,这种等待将持续十五天。
一个星期过去了。
李阿姨在楼道里遇到张大妈时,忍不住说道:"你有没有觉得最近楼上很安静?"
"六楼那个老王吗?"张大妈想了想,"好像是的,都没听到狗叫声了。"
"以前每天都能听到他和狗下楼的声音。"
"会不会是回老家了?"
李阿姨摇摇头:"不太可能啊,他从来没提过要回老家。"
两人站在楼道里,不约而同地朝楼上看了看。六楼很安静,没有任何声音传下来。
"要不去敲敲门?"李阿姨提议。
"算了吧,人家可能有事出门了。"张大妈觉得不太合适。
毕竟大家平时接触不多,贸然上门不太好。
小区里的其他人也开始议论。
"老王怎么这么久没下来遛狗了?"
"不知道啊,可能是狗生病了吧。"
"也有可能是人生病了。"
门卫老张也觉得奇怪。
以前王志民每天都会和他打招呼,聊几句天气。最近却一直没见到人影。
"张师傅,六楼的老王最近有出门吗?"有邻居问他。
"没注意,你问这个干什么?"
"好久没看到他遛狗了,有点担心。"
老张想了想:"要不我晚上巡逻的时候去看看?"
晚上十点,老张来到六楼。
他站在王志民家门口,仔细听了听。房间里很安静,没有电视声,也没有人走动的声音。
他敲了敲门:"老王,老王在家吗?"
没有回应。
他又敲了几下,声音大一些:"王师傅,您在家吗?"
还是没有回应。
但老张隐约听到了一声轻微的呜咽,像是小狗的声音。
"可能真的出门了。"老张自言自语道。
他没有多想,转身下楼了。
如果他再仔细听听,可能会发现更多异常。如果他再坚持一下,可能事情会有不同的结果。
但生活没有如果。
又过了几天,李阿姨实在忍不住了。
她拿着一些自己做的咸菜,来到六楼。这是她能想到的最合适的借口。
"王大哥,王大哥在家吗?"她边敲门边喊。
没有回应。
她又敲了一会儿,还是没有动静。
"可能真的不在家。"她有些失望地走了。
小黑在门内听到了敲门声。
它想叫,想让外面的人进来,但它已经很虚弱了,叫声很小,几乎听不到。
它用爪子抓门,但门锁得很严实。
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小黑失望地回到主人身边。
小区里的议论越来越多。
"六楼的老王真的很久没露面了。"
"会不会出什么事了?"
"不会吧,可能是儿女接走了。"
"也有可能住院了。"
大家都有各自的猜测,但没有人采取行动。
这就是城市生活的常态,人与人之间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关心,但不过分干预。
第十天的时候,楼道里开始有一些异味。
很淡,几乎察觉不到。只有偶尔经过的人会皱皱眉头,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这楼道怎么有点味道?"
"可能是垃圾桶该清理了。"
没有人往六楼那个方向想。
时间继续流逝。
小黑的状况越来越差,但它依然坚持守在主人身边。
它已经不记得上次进食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肚子很饿,很渴,很累。
但它不想离开。
这里是家,主人在这里。
即使主人已经开始散发异味,即使房间里的空气越来越难闻,小黑也没有想过要离开。
忠诚,对它来说不是选择,而是本能。
06
第十五天,异味变得明显了。
李阿姨早上出门时,明显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是什么味道?"她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味道似乎是从楼上传下来的。李阿姨顺着楼梯往上走,走到六楼时,味道更浓了。
她站在王志民家门口,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王大哥,王大哥您在家吗?"她用力敲门。
房间里传来微弱的声音,像是小狗的呜咽。
李阿姨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她意识到,可能真的出事了。
她立刻下楼,找到门卫老张。
"张师傅,我觉得六楼的老王可能出事了。"她焦急地说。
"怎么了?"老张放下手中的报纸。
"他家有很浓的异味,我敲门也没人应,只听到狗叫声。"
老张的脸色也变了。在小区工作这么多年,他见过类似的情况。
"我们先上去看看。"
两人来到六楼,老张也闻到了那股味道。他的表情更加凝重了。
"王师傅,王师傅您在家吗?"老张用力敲门,声音很大。
房间里依然只有微弱的狗叫声。
"必须报警了。"老张做了决定。
二十分钟后,警察赶到了现场。
两名民警站在门口,年长的民警王队长有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什么场面都见过。年轻的小刘刚工作两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有钥匙吗?"王队长问门卫老张。
"没有,我们只有楼门钥匙。"
"那只能破门了。"
王队长示意小刘拿出工具。随着一声闷响,防盗门被撬开了。
门一开,一股浓烈的异味扑面而来。王队长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小刘更是差点呕吐出来。
"天哪..."李阿姨捂着嘴,眼中满是恐惧。
但真正让这些见过大世面的人震惊的,并不仅仅是这股味道。而是接下来他们在房间里看到的景象——
这个答案,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加震撼人心...
王队长缓缓走进房间。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民警,他见过各种各样的现场。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感到深深的震撼。
卧室里,王志民已经去世多日。
身体开始腐败,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这本身并不令人意外,类似的情况他处理过很多次。
真正让人震撼的,是床边的那只黑狗。
小黑还活着。
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虽然眼神已经涣散,虽然连站立都很困难,但它还活着。
更令人震撼的是,它依然守在主人身边。
即使主人已经去世半个月,即使房间里充满了死亡的气息,小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
"这狗...还活着。"小刘的声音有些颤抖。
王队长蹲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小黑。
狗的眼睛里还有光,微弱但坚定。看到有人进来,它用尽最后的力气,轻轻摇了摇尾巴。
"它在等主人醒来。"王队长轻声说道。
房间里到处都是小黑为了寻找食物留下的痕迹。
垃圾桶被翻倒了,里面的垃圾散落一地。厨房的柜子下面有抓痕,说明小黑曾经试图够到上面的食物。
茶几上的水果盘被打翻了,几个苹果滚落在地上,上面有明显的咬痕。
"它一定饿坏了。"李阿姨看到这些,眼圈红了。
最让人心疼的是,小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房间。
门是锁着的,但以小黑的体型,如果真的想出去,应该有办法。阳台的门没有完全关死,留着一条缝,小黑本来可以从那里逃生。
但它没有。
它选择了陪伴,选择了等待,选择了忠诚。
即使这意味着死亡。
"这狗太可怜了。"小刘蹲在小黑身边,轻轻抚摸着它的头。
小黑虚弱地看着他,眼中似乎有一丝感激。
王队长开始拍照取证,这是程序所需。但他的动作很轻,尽量不打扰小黑。
"联系一下死者的家属吧。"王队长对小刘说。
他们在王志民的手机里找到了儿子的号码。
十分钟后,电话接通了。
"喂,请问您是王志民的家属吗?"
"是的,我是他儿子,怎么了?"
"很抱歉通知您,您父亲在家中去世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一声长叹:"我知道了,我马上订机票回来。"
处理完基本的程序,王队长看着小黑,心情很沉重。
这只狗已经奄奄一息,需要立即救治。但以它现在的状况,救治的希望很渺茫。
"先送到宠物医院看看吧。"王队长说。
小刘小心翼翼地抱起小黑。狗很轻,轻得像一片羽毛。
小黑没有挣扎,似乎知道这些人是来帮忙的。
但当他们要带它离开房间时,小黑突然开始挣扎。
它想回到主人身边,哪怕只是再看一眼。
"乖,我们带你去看病。"小刘轻声安慰。
小黑停止了挣扎,但眼中满是不舍。
它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主人了。
08
宠物医院里,白炽灯很亮。
兽医陈医生接到电话时,就知道这会是一个困难的病例。但当他看到小刑抱进来的小黑时,还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狗多久没吃东西了?"陈医生问。
"大概两个星期。"小刘回答。
陈医生摇摇头,开始检查小黑的身体状况。
体重严重不足,严重脱水,体温偏低,心率不齐。最关键的是,长期饥饿已经对它的内脏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情况很不好。"陈医生直言不讳。
他先给小黑输液,然后注射了一些营养液。小黑安静地躺在检查台上,眼神依然有些涣散。
"能救活吗?"小刘问。
陈医生沉默了一会儿:"我尽力试试,但希望不大。"
小黑在医院住了三天。
陈医生用了各种办法,输液、注射、强制喂食。小黑的状况有了一些好转,至少能抬起头了。
但好转只是暂时的。
第四天上午,小黑的情况急转直下。呼吸变得急促,体温开始下降。
"不行了。"陈医生看着监测仪上的数据,心情很沉重。
他给动物收容所打了电话。
收容所的工作人员赶到时,小黑已经非常虚弱了。
"这是我见过最忠诚的狗。"陈医生对收容所的王主任说,"十五天,就这样陪着主人。"
王主任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收容所工作了十几年,见过太多被遗弃的动物。但小黑的故事,还是让他感到震撼。
"能治好吗?"王主任问。
"器官衰竭太严重了,已经没有希望了。"陈医生实话实说。
王主任看着躺在笼子里的小黑,心情很复杂。
这样的决定,他做过很多次。但从来没有哪一次,让他感到如此沉重。
"让它走得安详一点吧。"王主任最终说道。
下午三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检查台上。
小黑安静地躺着,呼吸很微弱。陈医生轻抚着它的头,准备注射。
"你是个好狗狗。"陈医生轻声说道。
小黑似乎听懂了,用最后的力气,轻轻舔了舔陈医生的手。
药物注射进去,小黑的呼吸渐渐变慢。
它的眼睛依然睁着,但光芒在一点点消失。
最后的那一刻,小黑的眼中似乎看到了什么。那是王志民的笑脸,那是他们一起散步的小区,那是温暖的家。
"再见,小黑。"陈医生闭上了眼睛。
小黑走了,带着对主人的忠诚,带着十五天的等待。
王主任给警方打了电话,通报了小黑的情况。
"狗已经走了。"他在电话里说。
电话那头的王队长沉默了很久。
作为一名警察,他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但小黑的故事,让他想起了自己家里的老狗。
"我知道了,谢谢你们了。"王队长说。
那天晚上,王队长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抱抱自己的狗。
"以后我要对你好一点。"他对狗说。
狗不明白主人为什么突然这么感慨,只是摇着尾巴舔舔他的脸。
小黑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没有奇迹,没有逆转,只有现实的残酷和忠诚的感动。
它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忠诚,什么叫做陪伴。
即使主人已经不在,即使没有人知道,即使没有回报。
这就是爱的真谛。
一个月后,王志民的儿子匆匆赶回来处理后事。
他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深圳做生意,平时很忙。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觉得很内疚。
"为什么不早点发现?"他问李阿姨。
李阿姨也很内疚:"我们以为他出门了,谁知道..."
王志民的后事办得很简单。
儿子请了殡仪馆的人,把遗体火化了。骨灰盒放在了陵园里,和他妻子葬在一起。
墓碑上刻着:王志民,1940-2015,一生平凡,安息。
没有提到小黑。
儿子不知道那只狗的故事,即使知道了,可能也不会在意。他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烦恼。
房子很快就被清理干净了。
儿子雇了保洁公司,把所有的东西都清理出去。家具卖掉,衣服捐掉,剩下的垃圾直接扔掉。
王志民生活过七十五年的痕迹,就这样被彻底清除了。
房子被儿子卖掉了。
新的住户搬进来,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重新装修了房间,买了新家具,生活很幸福。
他们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也不需要知道。
小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
人们偶尔还会提起王志民和小黑的故事,但很快就会被新的话题取代。
只有李阿姨,还会经常想起那个老人和他的狗。
有时候她在楼道里,会不自觉地往六楼看一眼。那里很安静,再也听不到脚步声,听不到狗叫声。
"如果当时我再坚持一下就好了。"李阿姨经常这样想。
但生活没有如果。
春天又来了,小区里的花开得很好。
有新的住户搬进来,有新的孩子在楼下玩耍,有新的老人在遛狗。
生活就是这样,不断有人离开,不断有人到来。
王志民和小黑的故事,渐渐被人们淡忘。
但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在某些人的心里,这个故事依然在继续。
它提醒着人们,什么是忠诚,什么是陪伴,什么是爱。
即使世界冷漠,即使生活残酷,仍然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珍惜。
那就是,身边那些爱我们的生命。
无论是人,还是狗。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