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共唱《我的祖国》,与江风共庆华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20:01 1

摘要:9月29日晚,江风为弦,江景为幕,武汉黄花矶江滩化作一片音乐的海洋。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知音湖北·歌声飞Young”迎国庆惠民音乐会在这里举行,近千名市民在江风与星光的见证下,共同用歌声礼赞新中国76周年华诞。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张娟 田莹

9月29日晚,江风为弦,江景为幕,武汉黄花矶江滩化作一片音乐的海洋。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知音湖北·歌声飞Young”迎国庆惠民音乐会在这里举行,近千名市民在江风与星光的见证下,共同用歌声礼赞新中国76周年华诞。

音乐会精选15个节目,既有《龙的传人》《绒花》《如愿》等经典旋律唤醒代际共鸣,也有《登望楚山最高顶》《烟火江城》《武昌行》《黄鹤谣》《逐梦青年》等诸多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原创作品展现荆楚新韵。

“江风轻拂过码头,霓虹点亮了渡口。”原创曲目《烟火江城》与当晚的夜景最是贴合,将现场观众拉到户部巷的早点热气和江汉关的晨钟暮鼓里。这首由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原创的曲目最近才经网络发布,收获了网友的点赞和留言。

音乐会现场一首《登望楚山最高顶》跨越千年,让孟浩然的唐诗与现代旋律在江风中共振。民大文化志愿者的《最美的太阳》与《在此》则构成时空蒙太奇——前者是青年学子对未来的炽热宣言,后者则是武汉城市精神的当代注脚。上篇有《狂野飞骏图》用二胡的苍茫,将观众带回荆楚先民筚路蓝缕的开拓岁月。下篇则有小提琴独奏《不见不散》则用西洋乐器演绎中国式浪漫,谱写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开放基因。

压轴时刻,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声高唱《我的祖国》掀起红色声浪,将整场音乐会推向高潮。

本次音乐会打破传统音乐会的既定模式,选取“沉浸式叙事音乐会”形式。舞台上没有报幕员,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充满感染力的“讲述人”。他如同一位“情感导游”,以一本“时代日记”为线索,从1949年开国大典的激情澎湃,到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的欢欣鼓舞,再到新时代的崭新画卷,将15个节目无缝串联,音乐与历史在江畔碰撞出绚烂火花。

“没想到音乐会还能加上讲故事的环节,歌好听景也美,最后大家一起唱《我的祖国》的时候都有点想哭了。”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张女士说道。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党委书记、馆长邢君成介绍,此次活动通过”文化惠民”形式,让艺术走进江滩,走到群众身边,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厚植家国情怀。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导演詹蕾表示,这场演出我们希望通过叙事,让每一首歌都成为有剧情、有温度的情感片段,而不仅仅是孤立的表演。

本次音乐会作为湖北省国庆中秋期间全省千余场惠民文化活动之一,通过输送优质文艺节目进社区、进百姓大舞台,有效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全省各级文化(群艺)馆及乡镇(街道)文化站在国庆、中秋期间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惠民文化活动近2000场次。其中包括社会文艺团队展演、群众广场舞展演、群众合唱、民间民俗展示、舞狮舞龙、“村晚”等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如黄石西塞山第二届全民歌手大赛、竹山“相约桃花源 金秋庆丰年”演唱会、通城“四季村晚·乡村舞台”、竹溪“体彩杯”群众广场舞展演等。并叠加非遗展示、文创产品和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展销,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中感受节日快乐,体验文化魅力,共享优质文化发展成果。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来源:音乐小猎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