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从辽宁铁岭小村庄走出来的男人,用22年间21次登上春晚的频率、16次斩获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的战绩,在陈佩斯、黄宏等喜剧大咖云集的时代,硬生生坐稳了"喜剧之王"的宝座。
文I泰西娱乐
编辑I泰西娱乐
前言
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娱乐圈,赵本山的名字如同顶流图腾般存在。
这个从辽宁铁岭小村庄走出来的男人,用22年间21次登上春晚的频率、16次斩获春晚语言类节目一等奖的战绩,在陈佩斯、黄宏等喜剧大咖云集的时代,硬生生坐稳了"喜剧之王"的宝座。
他的巅峰时期究竟有多牛?江湖流传的一句"一过山海关就找赵本山"便是最直白的表达。
春晚封神:娱乐圈无人敢轻慢的"赵掌门"
赵本山的巅峰地位,是扎根于央视春晚这个国民舞台。
从1990年凭借《相亲》首次亮相春晚引发全国笑声开始,此后二十年里,他的小品成了亿万观众的"年夜饭必备"。用观众的话说:"没看赵本山的小品,这年就算没过完。"
这种国民级认可度,让他在春晚剧组拥有特殊话语权——节目审核时,导演组会优先保障他的创作空间;彩排顺序上,他永远压轴登场,仿佛只有他的作品才能为春晚画上圆满句号。
更令人咋舌的是《建党伟业》拍摄期间,无数一线明星零片酬求角却遭拒绝,唯独赵本山被导演主动邀请,合影时周润发、刘德华等港台巨星都自觉让出C位。
彼时的赵本山,早已超越了"喜剧演员"的范畴。圈内流传着这样的细节:他抽烟时有人及时点烟,外出时有人主动代劳提鞋,甚至在东北吃饭洗澡,永远有人提前买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谁买的单。
这种待遇并非刻意摆谱,而是圈内人发自内心的敬畏,无论是新晋小生还是老牌艺人,见到他都要低头问好,小心翼翼地维系关系,生怕得罪这位手握资源与人脉的"赵掌门"。
巅峰时期的赵本山,身边从不缺女星围绕,但大多是基于尊重与合作的良性互动,其中不少细节至今仍被人提及。
2011年章子怡遭遇"泼墨门"事业低谷,赵本山主动伸出援手,不仅在沈阳包场支持她主演的电影《最爱》,还在刘老根大舞台为她摆下东北火锅宴接风。
席间章子怡褪去国际巨星的光环,主动用现学的东北话套近乎,喝到兴起时还与赵本山热情拥抱,坦言"赵老师是我一直敬重的前辈"。这份在低谷时的扶持,让两人的情谊超越了普通圈友。
张柏芝事业受挫时,赵本山不仅让她乘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出席刘老根会所开业盛典,还安排她与小沈阳合作《河东狮吼2》,甚至亲自客串戏份帮她造势。
女星林志玲对赵本山的崇拜则带着几分"追星"的虔诚。2009年她特意赶赴本山影视基地,只为向赵本山请教喜剧表演诀窍,见面就连呼"久仰大名",还贴心问候他的身体状况。
此外,与宋丹丹的"山丹丹组合"更是小品史上的经典。两人合作的《昨天今天明天》《钟点工》等作品至今仍在重播,舞台上的默契配合源自私下的相互信任。宋丹丹曾说:"和赵本山搭档,永远不用担心冷场,他总能接住所有包袱。"
而那英、宁静、董洁等女星,或因同乡情谊,或因合作结缘,都对赵本山赞不绝口。这些互动中,没有所谓的"绯闻八卦",更多的是前辈与后辈的提携、同行之间的惺惺相惜。
在赵本山与女星的所有互动中,2012年黄圣依当众下跪拜师的场面最为轰动,至今仍有视频资料留存。
这场拜师并非是事先彩排的噱头,而是黄圣依在事业转折点做出的主动选择。
黄圣依当众下跪拜师
当时黄圣依因与周星驰的公司产生合约纠纷,事业陷入瓶颈,急需强大的资源支撑来摆脱困境。而赵本山正处于权力巅峰,不仅掌控着春晚、地方卫视等曝光渠道,旗下的本山传媒更能提供影视剧、舞台演出等全方位资源,成为许多艺人眼中的"靠山"。
2007年辽宁春晚,黄圣依的歌曲表演就曾由赵本山的女儿妞妞伴舞,两人早有交集;2009年,他们还一同受聘为辽宁省禁毒宣传形象大使,算是有过正式合作基础。
拜师仪式发生在一场公开活动的舞台上。当天黄圣依身着迷你超短裙,在众目睽睽之下径直走到赵本山面前,毫无预兆地双膝跪地,随后行近乎五体投地的大礼,高声说道:"本山老师,我很想拜你为师,请你收下我。"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赵本山也大吃一惊,他先是愣了几秒,随即上前扶起黄圣依,在全场掌声中点头应允收下这个女弟子。
不过这场拜师并未如黄圣依预期般改变事业轨迹。一方面,赵本山的资源更多向小沈阳、宋小宝等男弟子倾斜,给黄圣依的实质扶持有限;另一方面,几年后赵本山逐渐淡出公众视野,影响力大幅削弱,两人的师徒关系也慢慢淡化,如今已很少看到他们同框的身影。
但这场当众跪拜的画面,却成了赵本山巅峰地位的生动注脚——若非手握足以改变艺人命运的资源,怎会让当红女星放下身段行此大礼。
如今的赵本山早已褪去当年的锋芒,过上了低调的晚年生活。偶尔会出现在刘老根大舞台的后台,指导徒弟们的表演;也会在家庭聚会上露脸,享受天伦之乐。
虽然不再活跃于一线,但他的影响力仍在延续,《乡村爱情》系列剧至今仍在更新,成为最长寿的国产电视剧之一;宋小宝、小沈阳等徒弟依然活跃在喜剧舞台,传承着他的喜剧风格。
结语
回望赵本山的巅峰岁月,"怀抱美人"是同行间的坦荡情谊,"当众拜师"是当时的背景之下的资源依附,而真正支撑起这一切的,是他扎根民间的艺术才华与精准敏锐的商业头脑。
或许正如那句流传甚广的评价:"赵本山之后,再无真正的国民喜剧演员。"
这句话里,是观众对一个时代的怀念,也是对这位传奇人物最直白的认可!
来源:泰西太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