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臂收缩压较右臂高10 mmHg以上,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北大医院张岩、马为等研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07:07 1

摘要:目前指南建议,在初次评估高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并评估双臂间收缩压差。正常情况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臂间血压差异均应

目前指南建议,在初次评估高血压时,应同时测量双上肢血压,以血压读数较高的一侧作为测量血压的上臂,并评估双臂间收缩压差。正常情况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臂间血压差异均应。既往研究提示,臂间血压差≥10 mmHg与心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岩、马为等发表的一项社区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臂间收缩压差较大显著增加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其中左臂收缩压较右臂收缩压≥10 mmHg时,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更显著。

该研究从石景山动脉粥样硬化队列中纳入8628名成年居民,其平均年龄为56.58岁,64.51%为女性。所有人的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中位数为3.00 mmHg,10.52%的居民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10 mmHg,4.40%的居民右臂收缩压较左臂高≥10 mmHg,4.74%的居民左臂收缩压较右臂高>10 mmHg。

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10 mmHg的人平均年龄较大,体重指数、外周收缩压和舒张压、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水平均较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较低。

中位随访9.87年期间,共发生442例(5.19%)全因死亡和138例(1.62%)心血管死亡。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每增加1 mmHg,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与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的人相比,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10 mmHg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3%(7.37% vs. 4.94%,校正后HR=1.53),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71%(2.57% vs. 1.51%,校正后HR=1.71)。校正外周收缩压后,上述关联依然存在。

与右臂收缩压较左臂高0~10 mmHg的人相比,在右臂收缩压较左臂高≥10 mmHg(校正后HR=1.17,P=0.507)或左臂收缩压较右臂高≤10 mmHg(校正后HR=0.90,P=0.329)的人中,全因死亡风险并未显著增加。

相反,左臂收缩压较右臂高>10 mmHg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了59%(校正后HR=1.59)。校正外周收缩压后,上述关联仍然显著(校正后HR=1.56)。

尽管该亚组的心血管死亡风险没有显著增加(HR=1.58,95%CI:0.84~2.97,P=0.155),但趋势与全因死亡风险一致。

进一步分析显示,臂间收缩压差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呈U形曲线关系。当左臂收缩压占优时,随着臂间收缩压差增加,全因死亡风险的增加更加明显。而臂间收缩压差与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Kaplan-Meier曲线分析也表明,臂间收缩压差绝对值越大,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累积风险越高。

来源:

[1]High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in left not right upper limb is associated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risk in a community-based population. Hypertens Res, 22 September 2025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 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25, 40(9): 836-850. DOI: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5.09.002【长按或扫描二维码看原文】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