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迎华诞,红歌嘹亮颂祖国。9月30 日,淮安市夕阳红合唱团走进清江浦区化工新村社区,成功举办“为祖国庆生,为团圆祝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大型文艺慰问演出。平均年龄65岁的团员们,以昂扬姿态、饱满热情唱响时代主旋律,用经典红歌传递红色基因,
金秋送爽迎华诞,红歌嘹亮颂祖国。9月30 日,淮安市夕阳红合唱团走进清江浦区化工新村社区,成功举办“为祖国庆生,为团圆祝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大型文艺慰问演出。平均年龄65岁的团员们,以昂扬姿态、饱满热情唱响时代主旋律,用经典红歌传递红色基因,以文艺力量凝聚奋进动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注入温暖而强劲的文化活力。中国好人杨玉琴、江苏好人沈宝新等道德模范受邀出席,与社区群众共迎国庆、共话初心、共谋发展。
初心致辞:27 载坚守,退休不褪使命担当。演出伊始,74岁的合唱团团长徐菊云发表热情洋溢致辞,言语间满含对祖国的深情、对团队的热忱。“我们虽告别工作岗位,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奋进新征程’的使命始终在肩!” 她动情表示,值此国庆佳节,合唱团以歌为礼,就是要把老党员、老职工的家国情怀唱出来,把新时代的奋斗精神传下去。
致辞中,徐菊云还回顾了合唱团的成长历程:自1998年成立以来,27年间团员们风雨同舟、团结奉献,从社区小舞台走向全市大天地,始终坚守“歌唱新时代,弘扬正能量” 的宗旨。她特别向全体团员致以敬意,“是大家的坚持与热爱,让‘夕阳红’成为淮安文艺公益领域的一面旗帜”。作为团队的“领头羊”“火车头”,徐菊云本人先后荣获 “优秀共产党员”“清江浦好人”“最美志愿者” 等光荣称号,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老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文艺汇演:红歌传情,经典旋律凝聚奋进力量。此次演出围绕 “颂祖国、忆初心、强信心” 主题,合唱团精心编排12首经典曲目,涵盖革命历史歌曲与新时代赞歌,每一首都紧扣时代脉搏,每一段都饱含赤子之心。激昂旋律颂团结:开场曲《爱我中华》一响起,明快的节奏、铿锵的歌声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团员们精神抖擞,用嘹亮嗓音唱出 “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 的自豪,展现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的壮丽图景。红色记忆忆初心:《大刀进行曲》《保卫黄河》两首经典抗战歌曲,以豪迈气势将观众带回烽火岁月。团员们眼神坚定、情感饱满,歌声中蕴含着中华儿女抵御外敌、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让现场群众深刻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婉转曲调诉深情:在孙月清老师的指挥下,《黄水谣》《苦菜花开闪金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曲目轮番上演。旋律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慷慨激昂,既再现了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也传递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珍惜,引得台下观众不时跟唱、掌声阵阵。
演出期间,清江浦区爱心志愿者服务社党支部书记杨玉琴带领4名优秀志愿者登台,朗诵原创诗歌《赞淮安志愿者》。作品以 “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 为核心,讲述淮安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感人故事,与合唱团的红歌演唱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使命续航:余热映初心,深耕公益绘就发展新篇。作为一支由退休干部职工组成的公益性艺术团体,27 年来,淮安市夕阳红合唱团的足迹遍布淮安的社区、军营、乡村、学校与企业。他们不图回报、不计得失,在广场街头开展公益宣传,用红歌传播党的政策,用文艺温暖基层群众,累计开展各类演出超 500 场,成为淮安文化惠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演出尾声,徐菊云代表合唱团作出承诺:“我们既是新中国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新时代建设的讴歌者,更要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者!” 她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永葆赤子之心,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水准投身文艺志愿服务,“用歌声传递进取信心,用行动凝聚奋进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欢歌,为淮安社会和谐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添彩”。
此次迎国庆慰问演出,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更是淮安老同志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 的生动写照。夕阳红合唱团用歌声忠诚祖国、用行动践行使命,既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淮安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涵养时代新风注入了 “银发力量”,让新时代的奋斗之歌在古楚大地愈发嘹亮与沁人心扉。(朱玉石 沈宝新)
来源:长三角微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