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大蒜的老乡注意了!很多人把蒜种种到地里,就觉得“没事了”,天天等出苗就行——其实这想法真不对。蒜种播下去之后的七天,看着没什么动静,却是决定后面能不能高产的关键期。这七天不用搞复杂的活,就抓好3件事,后面出苗又齐又壮,到收获的时候能少操不少心,产量还能往上提
大蒜播后七天别闲着!抓好3件事,后面收成真省心
种大蒜的老乡注意了!很多人把蒜种种到地里,就觉得“没事了”,天天等出苗就行——其实这想法真不对。蒜种播下去之后的七天,看着没什么动静,却是决定后面能不能高产的关键期。这七天不用搞复杂的活,就抓好3件事,后面出苗又齐又壮,到收获的时候能少操不少心,产量还能往上提。
先说说第一件事:查苗补苗,别等缺苗了才着急。很多老乡觉得,没出苗之前去地里也没用,其实不是这样。播完蒜之后,每天早晚都得去地里走一圈,顺手扒开表土看看蒜种的情况。主要看两样:一是蒜种有没有烂(要是发现蒜种发黏、有臭味,就是烂了);二是蒜种有没有出芽(正常情况下,七天内蒜种该冒小芽了)。
要是发现有缺苗的地方,别等,赶紧补。补的时候得挑和原苗同期的健康蒜种,最好带点土移栽,别直接把干蒜种埋进去。栽完之后,一定要浇一次小水,让新补的蒜种和土壤贴紧,这样才能很快扎根发芽。为啥非得这七天补?因为这时候蒜种刚发芽,还没扎深根,补苗容易活;要是等出苗后再补,新补的苗长得慢,最后地里就会出现“大小苗”,收的时候产量肯定受影响。
再讲第二件事:控好土壤湿度,既别旱着也别涝着。大蒜刚播下去,最怕土壤干湿不合适。怎么判断湿度合不合理?教大家一个简单的办法:伸手抓一把地里的土,能攥成团,松开手轻轻一碰不散,就是正好的;要是一攥能出水,那就是涝了;要是抓起来直接散成面,就是旱了。
旱了该怎么办?别浇大水,要浇小水慢浇。可以用瓢泼,或者打开水管开小水流,让水慢慢渗进土里,别用大水冲——大水一冲,蒜种容易被冲翻,芽就断了。那涝了呢?尤其是下过雨之后,地里积了水,得赶紧挖浅沟排水。沟不用太深,能把水引出去就行,不然水积在地里,蒜种会闷烂,根本出不了苗。
第三件事,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防地下害虫,别让虫子把蒜种啃了。播完蒜的这七天,地下的蛴螬、地老虎正活跃,这些虫子就喜欢啃刚发芽的蒜种。怎么发现有没有虫子?看蒜种有没有被咬的缺口,或者土面有没有小洞口,要是有,就说明有虫子了。
防治的方法也简单,不用打复杂的药。可以买辛硫磷颗粒,撒在蒜沟的行间,然后轻轻扒一层土盖住;也可以按说明书兑敌百虫溶液,用瓢浇在蒜种周围(别浇太多,按说明来)。为啥这时候防最管用?因为这时候蒜芽嫩,虫子一咬就废了;要是等苗长出来再防,苗已经受了伤,后期再怎么管,长势也跟不上。
除了这三件事,还有两个常见的错,老乡们别踩。第一个错:觉得没出苗就不用去地里。其实这七天最该多去地里看看,烂种、缺苗、有虫子,早发现早解决,不然等出苗后,问题就难办了。第二个错:补苗的时候不浇水。有些人补完苗直接埋土,觉得等下雨就行,可要是不下雨,新补的蒜种缺水,根本发不了芽,最后还是缺苗。
其实播后这七天的管理,真不复杂。不用学什么高深的技术,就每天去地里看看,把查苗补苗、控好湿度、防地下害虫这三件事做好就行。种大蒜靠的就是细心,这七天多跑几趟地,后面出苗整齐,苗势壮,到了浇水、施肥的时候也省心。等收获的时候,看着地里饱满的大蒜,就知道这七天的功夫没白费。所以老乡们,播完蒜别闲着,抓好这七天,丰收就有谱了!
来源:巧巧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