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之声工作室》:老同学王建民系列报道之四(李尚森撰稿)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1 05:08 2

摘要:朋友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得较早,本意是:“同师同志的人”。同门曰“朋”,同门,受业于一师的同学;同志曰“友”,同志,志向相同,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张三清和王建民1970年代同在涿县一中读初中,曾经同桌。后来,张三清先后当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王建民也断续地

《三青之声》工作室

(为百姓发声 为凡人立传)

老同学王建民系列报道之四

莫非是来而不往?

——读《王建民:同桌几个月 一生不了情》有感

李尚森

朋友一词在汉语中出现得较早,本意是:“同师同志的人”。同门曰“朋”,同门,受业于一师的同学;同志曰“友”,同志,志向相同,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张三清和王建民1970年代同在涿县一中读初中,曾经同桌。后来,张三清先后当了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王建民也断续地从事播音、文秘、影视基地管理等工作,俩人从事的工作,可算作一个大的“宣传、文化”圈。张三清和王建民是“同门”又是“同志”,真可谓朋友。

张三清写道:“同桌几个月, 一生不了情”。透过题目“一生不了”我们不难看出,张三清与王建民之间的情谊是深厚而绵长的;阅读全文,我又发现,张三清、王建民之间从认识到现在50几年中,交往是频繁而赤诚的;还发现,进入20世纪80年代,自王建民调到中央电视台涿州码头影视基地后,张三清可没少叨扰这位朋友。

一是,找门票。“在90年代,码头外景基地非常火爆,而且,前来外景基地参观的人很多,门票也不便宜。有的人知道王建民是我的同学,每当想去影视城参观,就让我找王建民要门票”。拍摄《三国演义》《唐明皇》时,尽管一票难求,可王建民没有回绝过。

二是,帮我招待客人。“有一年保定日报一名记者,带着老婆婆来影视基地参观,王建民早早地就站在基地门口迎接。”他在百忙之中尽地主之谊,给足了我面子。

三是,要挂历。“过去,中央电视台每年都印挂历,挂历印的都是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很是抢眼。大概有好几年,王建民都通知我到影视基地找他拿挂历”。每年家里要挂上中央电视台印的挂历,那就牛多了。就此,我也不由自主地向来家里串门的谈及我和王建民的关系,着实令人羡慕。

细心的读者还不难发现,张三清只写了自己叨扰王建民,可一笔没写王建民找他办事,也没提到他给这位朋友什么回报。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提倡往来,我前往施惠而受惠者不来报答,不符合礼;有人来施惠而我不前往报答,也不符合礼。张三清莫非是来而不往?非也!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是人之常情,凭张三清的社会关系、活动能量,找他办事的人很多,估计他也给王建民帮过忙,只是不愿张扬罢了。如从文章技巧而论,故意为之,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恰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张三清不仅感念这位朋友帮忙办事,还很佩服这位朋友的文笔和学习精神。

青山在,人未老。张三清和王建民的一生不了情,令人羡慕,令人敬佩。

2023年10月20日

健康快乐:康佰相伴!

本内容由康佰智能家居提供支持发布

鑫达糖酒 品牌象征 如有假冒 假一赔十

来源:三青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