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双节(国庆、中秋)前夕,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产地普跌库存攀升、港口僵持观望、进口煤价趋稳”的分化格局。产地方面,陕西、内蒙古、山西等多地煤矿密集下调价格,库存压力凸显;港口方面,库存微降但贸易商报价阴跌,实际成交僵持;进口煤价则保持稳定,短期未出现大幅
2025年10月1日双节前夕煤炭市场核心结论
2025年双节(国庆、中秋)前夕,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产地普跌库存攀升、港口僵持观望、进口煤价趋稳”的分化格局。产地方面,陕西、内蒙古、山西等多地煤矿密集下调价格,库存压力凸显;港口方面,库存微降但贸易商报价阴跌,实际成交僵持;进口煤价则保持稳定,短期未出现大幅波动。
一、产地情况:主产区煤价普跌,库存压力加大
核心表现:陕西、内蒙古、山西等主产区煤矿密集下调价格,库存持续攀升,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 陕西地区:榆林地区受化工、冶金行业补库结束影响,沫煤、籽煤价格普遍下降5-10元/吨,部分煤矿因库存压力加大被迫降价促销。例如,神木地区部分煤矿末煤价格较前期下调10-15元/吨,销售节奏明显放缓。
- 内蒙古地区:鄂尔多斯化工煤需求疲软,竞拍成交价持续走低,部分煤矿为消化库存再次降价10-30元/吨。尽管少数煤矿因竞拍价短暂回升试探性涨价(如可可盖精煤涨14元/吨),但整体仍以跌为主。
- 山西地区:部分煤矿因完成月度生产任务或井下检修停产,供应略有收缩,但下游需求释放不佳,市场煤价格暂稳,部分煤矿直供电厂的价格保持坚挺。
原因分析:产地煤价下跌主要受需求端疲软(化工、冶金补库结束)和供给端压力(部分煤矿复产、库存累积)共同作用。临近假期,站台及贸易商采购谨慎,进一步加剧了产地的观望情绪,短期产地煤价仍将维持弱势。
二、港口情况:库存微降但成交僵持,贸易商观望节后走势
核心表现:北方港口库存微降至2321.8万吨,贸易商报价阴跌,下游压价明显,实际成交僵持;江内港口报价同样疲软,贸易商多观望节后市场。
- 北方港口:截至9月30日,北方港口(秦皇岛、曹妃甸、京唐港等)库存合计约2321.8万吨,较前一周微降4.1万吨。贸易商报价方面,5500K煤(硫0.6)报价700-710元/吨,5000K煤(硫1.0)成交价约610元/吨,但下游电厂及终端用户压价意愿强烈,实际成交寥寥。
- 江内港口:江内港口(如南通、江阴)报价同样疲软,5500K煤报价较北方港口略高,但贸易商因担心节后需求不足,多选择观望,不敢轻易降价出货。
原因分析:港口成交僵持主要受供需双方博弈影响。一方面,贸易商因成本支撑(如产地发运成本)不愿大幅降价;另一方面,下游电厂库存充足(截至9月29日,沿海六大电库存1389.8万吨),日耗回落(83.53万吨),补库需求有限,压价意愿强烈。短期来看,港口煤价仍将维持僵持态势,难现大幅波动。
三、进口煤价:趋稳运行,短期未现大幅波动
核心表现:进口煤市场节前趋于平淡,低卡煤需求相对稳健,高卡煤需求疲软,价格保持稳定。
- 印尼煤:印尼3800K低卡煤因供应收紧(主产区降雨影响发运),FOB报价维持在46-47美元/吨,华南到岸价约55-57美元/吨,终端采购清淡,成交有限。
- 澳洲煤:澳洲5500K高卡煤CFR报价730-740元/吨,电厂招标放缓,实际成交较少;俄罗斯Q5500舱底价约710元/吨,江内终端采购低迷。
原因分析:进口煤价趋稳主要受国内外价差和需求端疲软影响。国内电厂因库存充足,对进口煤的采购需求有限,贸易商因担心节后国内煤价下跌,不敢大量进口,导致进口煤市场供需两淡,价格保持稳定。
四、市场展望:短期维持偏弱格局,节后需关注需求变化
核心结论:短期(节前及节后初期)煤炭市场仍将维持产地普跌、港口僵持、进口趋稳的分化格局,煤价难现大幅上涨或下跌。
- 产地方面:若库存压力持续加大,部分煤矿可能继续下调价格,以消化库存;
- 港口方面:若下游需求无明显改善,贸易商仍将维持观望态势,成交僵持;
- 进口方面:若国内外价差不扩大,进口煤量仍将有限,价格保持稳定。
风险提示:需关注节后冬储需求启动情况及政策变化(如环保政策、产能调控),这些因素可能对煤价走势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2025年双节前夕煤炭市场分化加剧,产地普跌、港口僵持、进口趋稳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需求变化及政策动向,谨慎操作。
来源:乌金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