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汽车出口全球第一,销量暴涨768%,到底哪些国家在买中国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07:33 1

摘要:超越了日本、德国、韩国这几位老牌种子选手,中国硬是从制造大国悄然转型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前年,中国汽车用491万辆出口量!

超越了日本、德国、韩国这几位老牌种子选手,中国硬是从制造大国悄然转型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破局者,是谁?

你身边那台不足十万、配置爆表的“中国车”

这波中国车出海,靠的不是风口,是硬实力。

2023全年,中国汽车出口了491万辆,同比暴涨57.9%,其中燃油车占了371万辆新能源车达到120万辆,占比近25%

可这些车都卖给谁了?

俄罗斯:90.9万辆(暴涨468%,超日韩欧总和);墨西哥:41.5万辆;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皆超20万辆;泰国、菲律宾、阿联酋、西班牙、沙特:各超15万辆。

别小看这些市场,有的是油车天下,有的是新能源战场,被中国车同时拿下,全面开花

尤其是俄罗斯,直接打到主队家门口:不好意思,你家新车50%以上来自中国

我们不光卖得多,还卖得准

先说车型,国产主打出口款价格多数在10万元以内名爵ZS(指导价8-9万元,出口销量冠军);奇瑞瑞虎系列;缤越Plus;加上在华制造的特斯拉Model 3/Y。

那简直是“中价车里的战斗机”。

细看品牌排行榜:

上汽名爵:蝉联出口冠军,年销超84万辆;奇瑞汽车:短短两年出口翻三倍,达93.7万辆;比亚迪:新能源出口炸裂,打下58国市场

海外新能源车市场,中国军团争夺得最猛的地方是:泰国:中国品牌新能源占80%份额;澳大利亚:比亚迪新能源市占率14%;新西兰、以色列:比亚迪长期新能源销冠;俄罗斯:新能源销冠是中国的极氪

出口不仅是数量,更是结构进化,这就是中国车的“升级打怪”。

1. 供应链优势,让我们能造、能发、还便宜

疫情爆发时,日本、韩国、欧洲出货暴跌,芯片、钢材等原材料成为“卡脖子”,产能下滑。而中国强大的供应链却在稳步输出,提供了“高性价比+稳定交付”,海外客户自然买得安心。

2. 地缘政治撕裂,俄罗斯直接送了一架超级发动机

美欧日韩大批车企暂停对俄出口,直接让位中国车。

中国车一脚踩油门:销量+468%。奇瑞、哈弗、极氪形成“多点夹击”?俄罗斯市场直接沦为“中国品牌主战场”。

2024年,有预测称中国车将在俄罗斯份额超80%

如果成真,这份成绩册打得日韩哭都来不及。

3. 新能源出海是战略必争高地,中国提前布好局

全球都在喊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已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中国不仅有比别人低65%的制造成本,还玩出了“智能+科技”的差异化路线。同步打通AI、互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在欧洲一台比亚迪汉能卖得比国内贵两倍不止。

不仅价格高,还能卖得掉,这才是全球车的议价权。

难道出口491万辆之后,中国就可以宣布战无不胜了?

未必。

日韩的车早早就在全球建立本地生产基地。本田、大众甚至宝马,在中国都合资造车了。

反观中国,此前出海更多是靠“堆运力”出口整车。本地化生产、适配、营销、服务体系这一整套,基本还没跑通。

比如泰国市场流行右舵车,不少车型还需要加强空调、悬架等本地化调校。不解决这些问题,“占领”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

中国之前的摩托车出海教训不能忘——20年前中国摩托占领越南市场80%,结果之内斗、价格战一通猛如虎,现在市场份额不到1%。

对比日韩品牌在海外协同作战、整合金融、后勤体系,这点我们差得还远。如果出海也内卷,赚得了一时单量,守不住持久战。

中国制造强,则强在性价比,但这恰好成了许多国家焦虑的根源。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在欧洲受调查,贸易摩擦有抬头趋势。

一旦遭遇制裁,整车出口路线随时可能卡壳。所以,中国车企唯有加快全球化布局,尤其是海外建厂+充电网络+本土人才培养这三件事,必须立马提速。

中国汽车2023年的出口成绩是值得骄傲的。

但我更想说一句话:真正令世界敬畏的不是491万辆,而是这背后我们正在构建的全球汽车产业链话语权。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用价格打下地盘”,那第二阶段就必须靠“技术、品牌和全球运营”来筑牢护城河。

比亚迪、上汽、奇瑞……不能只是一个个猛冲的单兵,而是要成为协同作战的“移动军团”。全球市场不同需求、不同规则、不同文化,这就必须要我们:共建本土化生产线;产融协同发展(海外金融+物流+后市);加强合规意识与国际舆论管理

唯有如此,中国造车业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出海”而不是简单的“车出海”

“卖得多”只是第一关,“站得稳、赢得久”才是终极目标。

我们能不能真正成为世界级车企,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财经月月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