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的社交平台被“一卡通到账通知”刷屏——学校悄然为每位学生发放150元过节费,无提前预告的“突袭福利”瞬间引爆热议,#安徽师大给学生发150元过节费#话题半天阅读量突破4.2亿,网友直呼“这才是双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9月30日,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的社交平台被“一卡通到账通知”刷屏——学校悄然为每位学生发放150元过节费,无提前预告的“突袭福利”瞬间引爆热议,#安徽师大给学生发150元过节费#话题半天阅读量突破4.2亿,网友直呼“这才是双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图一
这场“惊喜投喂”始于学生的偶然发现。当天下午,有学生在校园论坛发帖称“听说一卡通有钱到账”,引发全校自查热潮。“刚从图书馆出来查了下,真多了150元!”文学院曾同学在接受采访时难掩兴奋,她表示学校此前从未提前通知,这笔钱可直接用于食堂就餐、洗澡打水等日常消费,实用性拉满。很快,一卡通余额截图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传开,红色到账记录配上“被师大宠哭”的文案,成了最吸睛的校园动态。
图二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安徽师大首次推出现金形式的过节补贴,而节日关怀早有传统。据学生透露,学校每年中秋节都会发放月饼核销券,凭券可在各校区食堂兑换定制月饼,“去年是莲蓉和五仁馅,包装上印着赭山校区的标志性建筑,特别有纪念意义”。从实物福利到现金补贴的升级,被网友解读为“更懂当代学生需求”,有学生调侃:“150元能买十份食堂招牌菜,幸福感比月饼更具体。”
图三
福利背后是学校对学生体验的重视。虽然校方暂未公开回应补贴的发放标准与资金来源,但从学生反馈来看,补贴覆盖范围极广,本科生、研究生均在列。教育领域专家指出,节日补贴看似金额不大,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尤其对异地求学的学生而言,这种关怀能缓解思乡情绪,是心理健康关怀的具象化表达”。
事件发酵后,评论区迅速变成“羡慕现场”。“别人家的学校从不让人失望,我们只有假期通知”“150元不多,但这份心意比啥都暖”等留言刷屏,还有网友翻出安徽师大软科排名139的成绩,称赞“学术靠谱,关怀更到位”。与此同时,其他高校的节日福利也被连带讨论:南通近期推出高校学生文旅大礼包,涵盖景区免费、交通优惠等六重福利,但安徽师大的“直接到账”仍因简单直接圈粉无数。
图四
“突然的惊喜最动人。”曾同学的话道出了多数学生的心声。在就业压力与学业任务并存的当下,高校的细微关怀往往能引发强烈共鸣。有学生分享,已计划用这笔钱约同学聚餐,“就当是学校请的节日大餐,吃起来都更香”。截至发稿,相关话题仍在发酵,一卡通到账视频的抖音播放量已突破2.6亿,不少网友催更“自家学校抄作业”。
从月饼券到现金补贴,安徽师大的节日关怀不断升级。这份不张扬的温暖,既体现了高校对学生的贴心关照,也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温情底色。
你收到过学校的节日福利吗?觉得现金补贴和实物福利哪种更贴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转发为暖心校园打call!
来源:康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