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下岗职工的补偿该抓紧落实了!千万别让他们的付出被辜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01:03 1

摘要:周末在菜市场碰到老吴,他原是国营机械厂的车工,2020年厂子改制下岗,手里攥着张欠了4年的补偿欠条。他说在厂里干了25年,从学徒到技术骨干,车间的机床摸得比家里锅碗还熟,现在就盼着该给的补偿能早点到手。企业下岗职工的补偿问题,真该好好推进,别让这群为企业拼过的

周末在菜市场碰到老吴,他原是国营机械厂的车工,2020年厂子改制下岗,手里攥着张欠了4年的补偿欠条。他说在厂里干了25年,从学徒到技术骨干,车间的机床摸得比家里锅碗还熟,现在就盼着该给的补偿能早点到手。企业下岗职工的补偿问题,真该好好推进,别让这群为企业拼过的人,心里留遗憾。

先把政策里的补偿说清楚,不是随便给的,有明确规定。根据2021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企业因破产、改制裁员,要按工龄给“经济补偿金”——每满1年给1个月工资,满半年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半年给半个月工资。工资按下岗前12个月平均工资算,要是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按最低工资标准给,这是法律明确的“底线补偿”。

老吴2020年下岗时,每月工资5200元,工龄25年,按规定经济补偿金该是25×5200=130000元。当时厂子说资金周转紧,先给了7万,剩下的6万打了欠条,承诺2022年底付清。可到现在,每次去问都说“再等等,资产还在清算”,他手里的欠条都快磨破了,也没拿到剩下的钱,只能靠打零工贴补家用。

除了经济补偿金,还有“社保接续补贴”,这对下岗职工尤其重要。很多人下岗时40、50岁,再就业难,社保断缴就怕影响退休。2023年人社部发的《关于加强下岗职工社保衔接的通知》里说,下岗职工以灵活就业身份缴社保,能领50%的缴费补贴,最多补3年;男性满55岁、女性满45岁的“4050”人员,还能多补2年,等于最多能补5年。

老吴今年54岁,下岗后没找到稳定工作,社保从2020年断到2022年。2023年听社区说有补贴,抱着试试的心态去申请,提交了下岗证明、身份证和社保缴费单,不到2个月就批下来了,每月补贴720元,补2023年1月到2025年12月,一共3年。他说要是早知道有这政策,前两年就不用断缴,现在续上社保,心里踏实多了,就盼着能顺利缴到退休。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再就业培训补贴”,不是简单的上课,是真能帮找工作的。政策规定,下岗职工参加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像电工、月嫂、养老护理这些,培训费全免,还能领每月800元的生活补贴,培训合格后直接推荐就业。2024年各地还加了热门工种,比如直播带货、家政收纳,就是帮大家跟上就业市场的需求。

老吴的工友老郑,2021年下岗后去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养老护理培训,2个月没花一分钱,还领了1600元生活补贴。培训完社区推荐他去养老院上班,现在每月工资6000元,比在厂里时还高,逢人就说“这培训不是走过场,是真能帮人找出路”。要是当时没这培训,老郑现在还在到处打零工,不稳定也没保障。

但这些好政策,落实时还有不少卡壳的地方。比如经济补偿金,有些企业明明有厂房、设备能变现,却拖着不给,说“没钱”;还有的企业干脆注销了,找不到责任主体,职工拿着欠条也没处说理。老吴说他们厂里有30多个下岗职工,都没拿到全额补偿金,去年大家一起找过相关部门,协调后厂子给了每人2万,剩下的还是没动静,只能接着等。

社保补贴的申请也有点麻烦,要填好几张表,还要复印各种证明。老吴第一次去申请时,忘了带下岗证明,又回家拿,来回跑了两趟;小区里还有个张阿姨,60岁了不会用手机线上申请,只能让儿子帮忙,折腾了好几天才办下来。有些下岗职工不知道有这政策,错过了申请时间,只能自己扛着社保缴费的压力,一年下来要交一万多,负担不轻。

再就业培训也有地域差别,市区的工种多、名额足,郊区和县里的资源就少。老吴老家在县城的表弟,2022年下岗后想参加汽修培训,结果县城只有电工培训,要去市区学就得租房,来回折腾不方便,最后没去成,现在还在工地打零工,干一天算一天,没个准头。要是县里能多些培训资源,大家也不用跑那么远。

其实这些问题,不是没解决办法。比如经济补偿金,2024年江苏就试点了“下岗职工补偿资金池”,企业一时拿不出钱的,先从资金池里垫付,之后企业再慢慢还;对注销企业的欠薪,直接从企业清算资产里优先扣,保障职工能拿到钱,现在已经帮4000多名下岗职工拿到了拖欠的补偿,这办法值得推广。

社保补贴可以简化流程,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帮年龄大的职工填表、提交材料,不用大家来回跑;还可以通过社区公告、短信提醒,把补贴政策讲明白,比如“哪些人能领、要带啥材料、去哪申请”,让大家一看就懂。今年上半年,不少城市已经这么做了,网格员挨家挨户登记信息,符合条件的直接帮着申请,省了不少事。

再就业培训可以和当地企业合作,搞“订单式培训”——企业缺什么人,就开什么班。比如县城里的农产品加工厂缺包装工,就开包装技能培训;村里缺养老护理员,就培训护理知识,培训完直接上岗,既解决了培训资源少的问题,又能帮大家就近就业,不用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

企业下岗职工,当年都是厂里的顶梁柱,在生产线干了十几年、二十几年,机器坏了他们连夜修,订单赶工他们连轴转,为企业的发展付出了最好的年华。现在他们面临下岗,生活有难处,该给的补偿、该享的政策,早一天落实,他们就能早一天安心。不是要额外的照顾,只是要拿到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让辛苦付出白费。

老吴说,他不图别的,就盼着剩下的6万补偿能早点拿到,社保能顺顺利利缴到退休,以后每月有份养老金,不用再担心老了没依靠。他说:“当年在厂里干,觉得有奔头;现在下岗了,能拿到该得的,日子安稳点,就知足了。”这话很实在,也是很多下岗职工的心声。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企业下岗职工吗?他们的补偿和补贴都落实到位了吗?对下岗职工补偿的落实,你有什么好点子?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帮他们一起解决难题,别让他们的付出被辜负。

来源:茶茶谈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