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里给足镜头的是褚老板签字、剪彩、上报纸,镜头没给的是闻知秋转身后去征兵处按手印,表格上“配偶”一栏空着,办事员催他写,他写“亡”,工作人员以为寡妇,其实是他自己把爱情活埋了。
褚韶华把国药卖到海外那天,闻知秋在码头站了一夜,手里攥着五年前没送出的戒指,船开了,戒指没扔,人也没追。
剧里给足镜头的是褚老板签字、剪彩、上报纸,镜头没给的是闻知秋转身后去征兵处按手印,表格上“配偶”一栏空着,办事员催他写,他写“亡”,工作人员以为寡妇,其实是他自己把爱情活埋了。
编剧让他背两条人命:一条是夏初,被误杀的弟弟;一条是他自己,亲手掐断和褚韶华的可能。
观众骂他不解释,可解释了又怎样,夏初确实因他提供的路线才撞上枪口,这笔账算不清,他只能用余生不娶来抵。
褚韶华那边更冷,她查完真相只问一句“是你?”闻知秋点头,她掉头走,连耳光都没给。
五年等待一秒清零,她不是没给过机会,是机会被闻知秋自己撕了。
剧外热依扎靠这个角色提名白玉兰,评委看中的是她签字那场戏:眼里有泪,嘴角带笑,笔一划下去,爱情合同终止,商业帝国启动。
现实里张幼仪离婚后办云裳公司,也这样把眼泪折进账本。
程辉拿褚韶华的奖学金去英国学药,回国第一件事是把专利挂在迟春堂名下,合同期三十年,违约金三千万,他签得比当年出国申请还快。
有人替他算过,按分红他四十五岁能进富豪榜,他回一句“我老板先富,我跟着喝汤”,一句话把知遇之恩换算成终身卖身契,划算。
田大少前期砸钱捧戏子,后期砸钱买军火,账本从风月场搬到战壕边,利润零,名声赚满。
观众以为他转性,其实是家里老太爷放话:再败家就除名,他干脆把“家”换成“国”,捐了全部身家换一张烈士家属证明,以后族谱单开一页,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夏元投日前夜请日本人吃花酒,菜单上有一道“河豚刺身”,他先动筷,陪吃的日本军官后吃,吃完两人都没事,第二天合同照旧签。
剧里没拍的是,战后清算他靠这招“同食”保命,说是被迫合作,结果还是被抄家,因为账本上有一笔“河豚金”备注:毒囊未去,风险自担,日本人留他命却不保他财,算盘落空。
康二妞死时口袋只剩一张迟春堂招工表,日期是她被害前三天。
她原本可以拿这张表去上海,却听信夏元“女人只能端茶送药”的鬼话,把表撕了,三天后子弹穿胸,撕碎的纸和碎骨一起埋进土,机会和命一起没。
周燕疯在城隍庙门口,怀里抱假账本,见人就说“褚韶华欠我”,其实她欠褚韶华一条命:当年她告密导致褚父被捕,褚韶华没告她,她反咬一口,最后被骗光钱不是报应,是智商跟不上贪心,疯是自我保护,不然清醒时得把自己吓死。
剧终字幕打“五年后”,褚韶华白发,闻知秋墓碑无字,两人隔空同框,观众哭成海。
编剧留一个缺口:褚韶华每年清明去码头站一小时,闻知秋战友说烈士墓在南京,她不去,只站码头,因为当年船从这里开,她等一句道歉,也等自己原谅,等到死都没等到。
有人统计全剧台词“对不起”出现七次,六次是下属对褚韶华,一次是闻知秋对夏初遗像,褚韶华一次也没听到,所以她不给镜头回应,连梦里都不让闻知秋出现,狠得真实。
白玉兰投票通道开那天,热依扎票数领先,观众说因为她演出了“不原谅”,评委说因为她演出了“向前走”,两种评价摆在一起,就是民国女老板和现代女星的隔空握手:感情可以不要,日子必须过好。
戏外制作方放花絮,王阳拍完最后一场征兵戏,一个人蹲在片场抽烟,烟头灭了还蹲,道具组收工路过听见他嘟囔一句“早知道多解释一句”,导演没喊停,摄像机还在转,那段素材剪进片尾,成闻知秋未播遗言,平台弹幕刷满“晚了”。
观众把褚韶华剪成“事业脑”模板,把闻知秋剪成“恋爱脑”警示,两个极端中间漏了普通人:既没魄力当女王,也没勇气殉情,只能每天算房租和彩礼,剧里剧外一起活成背景板。
编剧不回答“爱情重要还是救国重要”,他把闻知秋写死,把褚韶华写富,让两人各得其所却永不相交,用缺席回答:你选哪个,哪个就让你疼一辈子。
结尾:
褚韶华站过的码头现在改成网红打卡点,牌子上写“爱情与家国二选一,你站哪边”,拍照的人排队,没人真敢选,你敢吗?
来源:乘风破浪的孔雀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