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奇:曼联门将问题没有解决,他们有三个“二号门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30 23:38 1

摘要:“三个门将加起来零英超零封榜前十,曼联这赛季靠谁守门”——克劳奇一句话把老特拉福德的伤疤撕得血淋淋。

“三个门将加起来零英超零封榜前十,曼联这赛季靠谁守门”——克劳奇一句话把老特拉福德的伤疤撕得血淋淋。

克劳奇原话够狠:奥纳纳、巴因迪尔、拉门斯,全是“二门体质”,没一个能让后防线安心睡觉。

听着像气话,数据一摆,更扎心。

奥纳纳离队前,联赛预期丢球比实际多5.8个,英超倒数第三;巴因迪尔首发4场,3场被射正就破门;拉门斯连杯赛都没捞满90分钟。

球迷调侃:现在对手带射门靴就行,带不带脑子无所谓。

更尴尬的是,教练组不是没努力。

《曼晚》跟队透露,拉门斯训练里扑远角有一手,反应速度比奥纳纳快0.3秒,但阿莫林就是不敢赌。

原因也现实:英超对抗强度比葡超高两档,门将出球慢一点,前场逼抢直接崩。

于是出现怪圈——训练场掌声越多,比赛板凳越冷。

有人形容这是“门将版社恐”,越怕越不敢用,越不用越怕。

夏天其实有解。

维拉内部人士放风,曼联6月问完马丁内斯,报价比世界杯前低1000万镑,维拉直接挂电话。

更离谱的是,谈都没谈,曼联转头去土耳其抢巴因迪尔,转会费加签字费1800万镑,周薪6万。

现在看,这笔钱像交学费——买来一个坐穿板凳的“观众”。

克劳奇吐槽:“花1800万买个观众,不如拿去买个靠谱中卫。”

冬窗想补锅,难度翻倍。

毕包给西蒙放话:解约金5000万,少一分免谈;瓦伦的马马尔达什维利更抢手,利物浦、拜仁都在排队,曼联球探去了两场,球员连面都没见。

俱乐部层面承认,冬窗预算优先给中场和左边锋,“门将只能先凑合”。

翻译过来:球迷再焦虑,也得接受巴因迪尔继续首发。

凑合的后果,肉眼可见。

对伯恩茅斯一战,巴因迪尔出击摘高球,落地脱手,二次扑救指尖碰到却挡不住,赛后他坐在门柱旁发呆两分钟。

转播镜头扫过,替补席拉门斯面无表情,奥纳纳已经离队,没人能安慰他。

那一刻,球迷看台爆出嘘声,声音不大,却足够刺耳——那是“凑合”被现场拆穿的声音。

短期怎么办?

跟队记者给出两条路:一是内部挖潜,让拉门斯从杯赛起步,联赛对中下游球队试水,逐步适应;二是战术兜底,阿莫林考虑回撤防线,把防线深度往后挪5米,减少门将一对一。

无论哪条,都是“权宜之计”的权宜之计。

长期看,曼联得先回答一个更扎心的问题:到底要什么样的门将?

出球型、门线型、还是两头都占?

过去五年,球队换了四任主帅,门将类型也跟着换,林德洛夫、马奎尔、利马,后场出球体系一年一个样,门将像换衣服,越换越不合身。

克劳奇点破:“没有稳定体系,买来谁都是二门。”

球迷最难受的,不是输球,是看不到头。

隔壁利物浦花6500万买阿利松,六年里年年回本;曼城埃德森更夸张,联赛平均每年多抢5分。

曼联这边,门将变成“季度票”,一赛季一换,年年重启。

有人算过账,德赫亚走后两年,曼联在门将位置净投入超3000万,成绩却从亚军滑到第八。

钱花了,坑还在,甚至更大。

所以,当克劳奇说“三个二门”时,真正刺痛球迷的,是俱乐部没有方向感。

买人像逛超市,看哪个顺眼拿哪个,回家发现没地方放。

门将问题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建队思路的真空。

哪天曼联先想清楚“我是谁”,再来谈“谁给我守门”,否则换十个门将,也只是十个“二门”循环播放。

来源:篮坛风云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