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9月26日播出的播客节目“肖恩·瑞安秀(Shawn Ryan show)”中,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的一番讲话,听着特别有意思,可以说是近年来美军高层对中国实力最“清醒”的一次认知。他前脚还在惊叹中国的创新能力、技术发展“
在9月26日播出的播客节目“肖恩·瑞安秀(Shawn Ryan show)”中,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Dan Driscoll)的一番讲话,听着特别有意思,可以说是近年来美军高层对中国实力最“清醒”的一次认知。他前脚还在惊叹中国的创新能力、技术发展“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后脚话锋一转,开始强调一旦技术失效,美军士兵的“意志”能赢下战斗。
我听到这儿,差点笑出声来。这不就是咱们网友常说的那句话最生动的现实版吗?
“70年前,你们有飞机大炮,我们只有钢铁的意志。70年后,我们有了航母导弹,但愿你们还有钢铁的意志!”
这位美军高官,用他自己的话,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最精彩的“角色互换”。他其实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在硬碰硬的科技和工业实力,再传导到军事力量层面,美国已经没有自信了。
在这次采访中,美陆军部长反复用了一个词来形容中国:“步调威胁”(pacing threat)。
这个词,我们普通人听着可能有点陌生,但在五角大楼的语境里,分量极重!什么叫“步调威胁”?意思就是,中国现在是那个领跑者,是设定发展步调的人,而美军必须时刻关注、拼命追赶,才能不被超越。
各位朋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是全球军事的“标杆”,是规则的制定者,别国只能跟在后面模仿。而现在,他们亲口承认,自己已经从“领跑者”变成了“追赶者”。这种战略焦虑,是装不出来的。所以他才会感叹我们的制度优势,能够着眼长远;才会惊叹我们的博士数量、专利数量和强大的工业转化能力。
这些话,不是客套,而是来自头号对手最清醒、甚至是最焦虑的认知。
当然,承认我们强大之后,他必须给自己“找补”,给自己打气。于是,他抛出了一个论调:中国可能会“过度依赖技术”,一旦在战场上被削弱,就会不堪一击。
这种论调,我们听着实在太耳熟了。就像一个曾经门门考第一的学霸,看到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了,就开始在旁边酸溜溜地说:“他就是个书呆子,除了会考试啥也不会,心理素质不行。”
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是为自己正在逝去的技术优势,找一个“精神台阶”下。
我们不妨反问一句:当今世界,谁才是最依赖技术的军队?恰恰是那个把所有军事霸权都建立在全球卫星定位、庞大信息网络和天价高科技平台之上的军队!真正害怕技术体系被一锅端的,是谁?答案不言而喻。
这才是整段采访最核心、也最讽刺的地方。当这位部长发现,在技术、工业、发展潜力上都无法再说出压倒性优势时,他拿出了最后的赌注——士兵的意志。
他说:“当所有技术手段都失效……我非常乐观地认为,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得这样的战斗。”
听到这句话,任何一个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会会心一笑。
70多年前,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里,我们的先辈,穿着单薄的棉衣,用着“万国造”的武器,面对着武装到牙齿、拥有绝对制空权的你们。那时候,我们谈的是钢铁的意志。
70多年后,当我们的歼-35呼啸长空,当我们的福建舰劈波斩浪,当我们的DF-17、YJ-21高超音速导弹让你们的防御体系形同虚设时,你们的部长,却开始跟我们谈“士兵的意志”了。
历史,开了一个多么巨大、又多么意味深长的玩笑!
意志,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这支军队最强大的武器,是刻在骨子里的红色基因。我们不仅拥有了能够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强大“飞机大炮”,更继承了那份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钢铁意志。
而你们,当技术优势不再时,还剩下什么呢?
崔律师总结:
美军部长的这番话,不是威胁,反而是对我们发展道路的最高肯定。它告诉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心无旁骛地发展好自己的实力,就是对一切外部挑衅和焦虑最好的回应。
至于意志的比拼?朋友,那我们可从没怕过谁。
来源:律眼观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