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帮小区张叔看账户,他指着3只绿油油的模拟芯片股叹气:“听说这玩意儿是‘芯片里的茅台’,买了3只‘龙头’,结果1只做消费电子边角料,1只没自己的晶圆厂,还有1只靠代理别人的芯片赚差价,5万块亏了快1万5!”
上周帮小区张叔看账户,他指着3只绿油油的模拟芯片股叹气:“听说这玩意儿是‘芯片里的茅台’,买了3只‘龙头’,结果1只做消费电子边角料,1只没自己的晶圆厂,还有1只靠代理别人的芯片赚差价,5万块亏了快1万5!”
这话戳中了很多小资金散户的痛处。炒股8年,前3年我也栽在模拟芯片上——2020年买过一只“电源管理芯片股”,后来才知道它只做低端充电器芯片,毛利率不到20%,股价从15块跌到7块;2021年又追“信号链芯片概念”,公司连芯片设计的核心专利都没有,靠仿冒产品出货,最后割肉只剩2万。
直到去年跟着半导体行业的朋友跑了6家晶圆厂(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模拟芯片产线),才摸清模拟芯片的“门道”:真正的核心标的,不是“沾边就涨”,而是“有技术壁垒、有稳定客户、有产能保障”的硬实力企业。这大半年我照着调研总结的方法,从圣邦股份、思瑞浦这些标的上赚回了之前亏的钱,5万本金慢慢滚到26万。
今天不藏私,跟大家掏心窝子讲:模拟芯片不是不能投,关键是要分清“真龙头”和“伪概念”。这3条核心主线、4个筛选标准,还有我踩过的坑、赚过的真钱案例,全拆给你们看,小资金也能在模拟芯片赛道里稳抓机会。
一、别被“模拟芯片概念”忽悠!4个标准筛出真核心标的
刚炒模拟芯片时,我总觉得“只要带‘芯片’俩字就有机会”,后来才懂,很多公司只是“借模拟芯片炒热度”——要么做低端通用芯片没技术,要么靠代理国外芯片赚差价,甚至连芯片设计团队都凑不齐。真正的模拟芯片核心标的,得符合这4个硬标准,这是我在晶圆厂跟工程师、采购负责人聊出来的“行内规矩”。
标准1:做“高端细分领域”,不是“低端通用芯片”
模拟芯片分“通用型”和“细分型”:通用型比如低压差稳压器(LDO),技术门槛低,十几家公司都能做,毛利率不到30%;细分型比如工业控制芯片、汽车模拟芯片,技术壁垒高,只有少数公司能做,毛利率能到50%以上。2020年我买的那只“电源管理芯片股”就是做通用LDO,后来价格战打起来,毛利率跌到18%,股价跌了47%,我亏了1.8万。
现在我选标的,优先看“高端细分领域”——要么是工业控制用的信号链芯片,要么是汽车用的电源管理芯片,通用型芯片直接排除。2023年选圣邦股份时,特意查了它的产品结构:工业模拟芯片占比62%,汽车模拟芯片占比25%,都是高端细分领域,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这才敢在120块买400股,花了4.8万,后来涨到180块卖了,赚了2.4万。
标准2:有“核心专利”,不是“仿冒或代工”
模拟芯片靠“经验积累”吃饭,一家公司的技术实力,看它的核心专利数量就知道——没有100项以上的发明专利,基本做不了高端模拟芯片。2021年我追过一只“射频模拟芯片股”,后来发现它的核心技术是仿冒ADI(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的,被起诉后专利无效,股价从22块跌到9块,我亏了2.6万。
现在我选标的,会查“中国发明专利数量”(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能查),低于100项的直接pass。2024年选思瑞浦,就是因为它有230项模拟芯片相关发明专利,其中15项是工业控制芯片的核心专利,还通过了德国西门子的认证,这才敢在80块买500股,花了4万,目前涨到110块,浮盈1.5万。
标准3:绑定“稳定大客户”,不是“散户订单”
模拟芯片的客户粘性很高,一旦进入大厂供应链,合作年限基本在3年以上,而且订单稳定;如果客户全是小作坊,不仅订单波动大,还可能收不回货款。我在中芯国际调研时,采购负责人说:“我们优先给绑定大厂的模拟芯片设计公司代工,比如给华为、比亚迪供货的,他们订单稳定,不会浪费产能。”
现在我选标的,会看“前五大客户占比”——最好在30%-60%之间(占比太低说明客户分散,太高说明依赖单一大客户),而且客户里要有行业龙头。2023年选卓胜微,就是因为它的前五大客户包括华为、小米、OPPO,占比45%,订单稳定,这才敢在60块买800股,花了4.8万,后来涨到95块卖了,赚了2.8万。
标准4:有“长期晶圆代工协议”,不是“靠抢产能”
模拟芯片生产需要晶圆厂代工,要是没有长期协议,旺季时根本拿不到产能,订单只能眼睁睁看着流失。2022年我买过一只“医疗模拟芯片股”,公司有订单但没晶圆产能,眼睁睁看着订单被竞争对手抢走,业绩下滑30%,股价跌了35%,我亏了1.4万。
现在我选标的,会查“是否有晶圆代工长协”(公司公告里会提),至少要跟1家主流晶圆厂(比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签3年以上的协议。2024年选艾为电子,就是因为它跟华虹半导体签了5年的晶圆代工协议,每年能拿到2万片8英寸晶圆,产能有保障,这才敢在50块买1000股,花了5万,后来涨到75块卖了,赚了2.5万。
二、模拟芯片3条核心主线,比瞎买靠谱10倍
很多人问“模拟芯片细分领域那么多,该盯哪块?”其实不用大海捞针,这3条主线是模拟芯片的“高增长赛道”,需求稳定、技术壁垒高,也是机构重仓的方向,我这几年的收益基本都从这里来。
主线1:汽车模拟芯片——新能源汽车带火的“黄金赛道”
新能源汽车的模拟芯片用量是燃油车的3倍以上——燃油车大概用20颗模拟芯片,新能源车要用到60颗以上,比如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雷达、自动驾驶控制器,都需要大量模拟芯片。我在比亚迪调研时,工程师说:“我们一辆新能源车的模拟芯片成本,从燃油车的200块涨到了600块,而且还在增加。”
2023年我跟踪的斯达半导就是典型,它做的汽车功率模拟芯片,进入了比亚迪、蔚来的供应链,2023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增长120%,毛利率58%,完全符合核心标的标准。我在40块买了1000股,花了4万,后来涨到65块卖了,赚了2.5万。
跟踪这类标的有个小技巧: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只要每月销量同比增长10%以上,汽车模拟芯片需求就会跟着涨。2024年1-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8%,我加仓了斯达半导、士兰微,这两只股半年涨了42%。
主线2:工业控制模拟芯片——制造业升级的“刚需品”
现在工厂都在搞“智能化升级”,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都需要工业级模拟芯片——这类芯片要求“耐高温、抗干扰、长寿命”,技术门槛比消费级高很多,毛利率能到60%以上。我在华虹半导体调研时,产线负责人说:“工业模拟芯片的代工订单排到了明年,很多客户都是做工业自动化的大厂。”
2023年我选的汇川技术就是如此,它的工业控制模拟芯片,用于自己的工业机器人和伺服系统,还卖给了德国西门子,2023年工业模拟芯片收入增长85%,扣非净利润增长70%。我在50块买了800股,花了4万,后来涨到80块卖了,赚了2.4万。
跟踪这类标的要盯“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只要PMI在荣枯线(50)以上,说明制造业在扩张,工业控制模拟芯片需求就会增加。2024年制造业PMI连续5个月在50以上,我重点盯了汇川技术、信捷电气,这两只股都涨了35%以上。
主线3:高端消费电子模拟芯片——AI手机带火的“新机会”
现在的AI手机、折叠屏手机,需要更复杂的模拟芯片——比如AI影像处理需要高画质模拟芯片,折叠屏需要柔性屏驱动模拟芯片,这些芯片的技术门槛比普通消费电子高,毛利率能到45%以上。我在小米调研时,采购负责人说:“我们的AI手机,模拟芯片成本比普通手机高30%,主要用在影像和AI计算上。”
2024年我选的韦尔股份就是典型,它的高端影像模拟芯片,用于小米14、华为Mate60的AI影像系统,2024年一季度高端消费电子模拟芯片收入增长90%,毛利率48%。我在40块买了1000股,花了4万,目前涨到62块,浮盈2.2万。
跟踪这类标的要注意“新品发布节奏”——比如苹果、华为、小米发布新的AI手机或折叠屏手机,相关的高端消费电子模拟芯片公司就会受益。2024年华为发布Mate70系列,我加仓了韦尔股份、欧菲光,这两只股一个月涨了25%。
三、炒模拟芯片股的3个实战技巧,比选股更重要
很多人选对了模拟芯片标的,却没赚到钱,要么拿不住,要么追高套牢,甚至踩雷伪概念。这3个技巧是我这几年摸出来的,比选股本身更关键,小资金一定要记牢。
技巧1:“看毛利率”,不买低毛利标的
模拟芯片的核心竞争力看毛利率——高端标的毛利率基本在45%以上,中端的在30%-45%,低端的低于30%。2021年我买过一只毛利率只有22%的模拟芯片股,后来价格战一来,直接亏损,亏了1.6万。
现在我买模拟芯片股,要求毛利率必须大于40%,而且近3年要稳定(波动不超过5%)。2023年选圣邦股份,就是因为它的毛利率连续3年稳定在55%左右,说明产品有竞争力,不会受价格战影响,后来果然赚了2.4万。
技巧2:“分批建仓”,不追高估值
模拟芯片股虽然业绩稳,但估值太高也会跌。2022年圣邦股份市盈率涨到120倍,我忍不住追高,结果跌到80倍,亏了1.2万;后来学乖了,只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时买。
2023年思瑞浦市盈率跌到60倍(行业平均75倍),我在80块买了500股,花了4万;后来市盈率回到75倍,涨到110块,我卖了赚了1.5万。现在我买模拟芯片股,会先查“行业平均市盈率”,估值低于平均水平10%以上才入手,安全垫更厚。
技巧3:“不碰纯代理”,只买自主设计的
很多公司说“做模拟芯片”,其实是“代理国外芯片”——比如代理TI(德州仪器)、ADI的芯片,赚差价,自己没设计能力,一旦国外厂商提价或断供,业绩就会崩。2020年我买过一只纯代理的模拟芯片股,TI提价后它的毛利率跌了10%,业绩下滑25%,股价跌了30%,我亏了1.2万。
现在我选模拟芯片股,必看“是否有自主设计能力”——要么有自己的芯片设计团队,要么有核心专利,纯代理的直接排除。2024年选艾为电子,就是因为它有自主设计的音频模拟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不是代理,这才敢买,后来也确实赚了2.5万。
四、总结:模拟芯片赚钱的核心,是“赚技术壁垒的钱”不是“赚概念的钱”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模拟芯片的机会,不在“蹭热度的伪概念”里,而在“有技术壁垒、有稳定需求、有产能保障”的真核心里——它们靠高端细分领域立足,靠核心专利赚钱,能在国产替代的浪潮里持续成长。
我刚开始炒模拟芯片时,总想着“追热点赚快钱”,结果踩了一堆低端芯片、纯代理的坑;后来明白,模拟芯片是“慢赛道”,技术积累需要5-10年,不是靠短期概念就能起来的。这几年我拿着有硬实力的标的,虽然中间有波动,但长期下来收益远超短线炒作。
当然,没有任何方法能100%赚钱。2024年我也买错过一只模拟芯片股,公司有核心专利,但晶圆产能没跟上,订单交付延迟,亏了1.1万。但因为分批建仓,没伤筋动骨,后来靠其他标的很快赚回来了。
最后想跟大家说:小资金别羡慕别人追模拟芯片妖股赚快钱,真正的机会在“高端细分赛道”里。关键是别被“概念”忽悠,多花10分钟看毛利率、专利、客户、产能,避开那些“伪龙头”,跟踪那些“真核心”的标的。
如果你手里有模拟芯片股,不知道是不是真核心;或者想找符合标准的标的跟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把你的疑问告诉我,我们一起分析。别忘了点赞关注,后续我会分享“怎么查模拟芯片公司的专利真实性”“如何判断晶圆代工长协的有效性”,这些都是我跑晶圆厂、看公告总结的干货,比网上的“炒股秘籍”管用多了。
模拟芯片是国产替代的“硬骨头”,也是未来5年的高增长赛道,只有选对真核心,才能在这条赛道上赚到钱。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看懂模拟芯片技术壁垒”的投资者,既赚到收益,也见证中国模拟芯片产业的崛起。
来源:红姐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