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听消息炒股了!我用5万赚60万,全靠这2个“等机会”的买入法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21:09 1

摘要:2023年底,我打开股票账户,看着62万的余额,突然想起2018年那个冬天——当时手里只有5万本金,刚亏完2万,账户里只剩3万,老婆跟我吵着要把钱取出来存银行,说“你再炒下去,连孩子的奶粉钱都要亏没了”。

2023年底,我打开股票账户,看着62万的余额,突然想起2018年那个冬天——当时手里只有5万本金,刚亏完2万,账户里只剩3万,老婆跟我吵着要把钱取出来存银行,说“你再炒下去,连孩子的奶粉钱都要亏没了”。

谁能想到,5年后的今天,我靠两个“笨办法”买入法,不仅把亏的钱赚了回来,还让本金翻了12倍。这期间,我没听过任何内幕消息,没追过涨停板,更没加过杠杆,就靠着“等信号、不贪心”,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很多人觉得炒股要靠运气,要懂复杂的指标,其实不是。我这5年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全是大白话和真实案例,哪怕你刚入市,看完也能明白:炒股赚钱,靠的不是“赌”,是“等”——等对的买入信号,等合适的机会。

先说说我之前的“韭菜”经历:5万亏到3万,问题出在“不会买”

2018年我刚入市,跟大多数新手一样,满脑子都是“赚快钱”。看到同事买什么股涨了,我就跟着买;刷到大V推荐的“牛股”,我马上冲进去;甚至听到楼下小卖部老板说“某只股要涨”,我都敢加仓。

结果呢?2018年5月,我跟着同事买了一只医药股,当时他说“这只股马上要重组,肯定涨”,我一口气买了2万,结果没过半个月,重组消息被辟谣,股价跌了30%,我亏了6000块。

同年9月,我又刷到一个大V说“新能源是未来趋势,这只龙头股必涨”,我把剩下的3万全买了进去,结果大盘回调,这只股从25块跌到18块,我又亏了近5000块。短短4个月,5万本金就剩3万,账户里的红色亏损数字,看得我夜里睡不着觉。

后来我才明白,我亏钱的根本原因,不是运气差,是“不会买”——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买,也不知道该买什么样的股,全靠“听消息、凭感觉”,这不就是送钱给市场吗?

直到2019年初,我遇到小区里的老郑。他炒股20年,从10万炒到200万,最厉害的是,2015年股灾、2018年大跌,他都没亏过本金。他跟我说了一句话,我记到现在:“炒股赚钱,买入的时候就决定了80%——买对了,躺着都能赚;买错了,再怎么折腾也没用。而好的买入,靠的不是急,是等。”

就是这句话,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操作,慢慢总结出了两个“笨办法”买入法。

实战干货1:“回调支撑买入法”——等股价跌到位再买,不追高

老郑跟我说:“散户最容易犯的错,就是‘追高’——看到股价涨了,就怕错过,赶紧买进去,结果买在山顶。其实好的买入机会,都在‘回调’里,就像逛街买衣服,等到打折的时候再买,才划算。”

这个“回调支撑买入法”,核心就是“等股价跌到关键支撑位,不跌了再买”。我用了5年,靠这个方法买对了12只股,平均每只股赚了20%以上。

具体怎么操作?我分3步来做,特别简单:

第一步:找“支撑位”。支撑位不是随便找的,我主要看两个地方:一是“前期低点”,就是这只股之前跌到某个价格就不跌了,这个价格就是支撑位;二是“20日均线”,很多主力会把20日均线当成“生命线”,股价跌到这里大概率会反弹。

比如2020年,我关注的一只消费股,前期低点是32块,20日均线也在32块左右,那32块就是它的支撑位。

第二步:等“回调到支撑位”。找到支撑位后,我不会马上买,而是等股价跌下来。如果股价没跌到支撑位,不管涨得多好,我都不碰;只有跌到支撑位了,我才开始关注。

2020年6月,那只消费股从38块跌到32块,正好到了支撑位,我开始盯着它。

第三步:看“不跌的信号”。股价跌到支撑位后,我会看两个信号:一是“K线收小阳线或十字星”,说明跌不动了,有买盘进场;二是“成交量缩小”,说明卖盘少了,主力不想再砸盘了。两个信号都出现,我才会买。

当时那只消费股跌到32块后,连续两天收小阳线,成交量也从每天5亿降到2亿,我果断买了1万进去。结果没过多久,股价就从32块涨到40块,我赚了25%。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等”——等支撑位、等回调、等信号,不能急。2021年,我用同样的方法买了一只新能源股,等了半个月才等到支撑位,最后赚了30%。如果当时急着买,早就追高套牢了。

实战干货2:“趋势转强买入法”——等趋势变好再买,不抄底

除了“回调支撑买入法”,我常用的还有“趋势转强买入法”。这个方法适合在大盘行情好的时候用,核心是“等趋势从跌转涨,再买进去,跟着趋势赚”。

之前我总想着“抄底”,看到股价跌了很多,就觉得“便宜”,赶紧买进去,结果越抄越跌,套得更深。老郑跟我说:“抄底就像接从楼上掉下来的刀子,很容易被割到手;等趋势转强了再买,就像刀子落地了再捡,安全多了。”

这个方法我也分3步,特别好懂:

第一步:看“趋势有没有转强”。怎么判断趋势转强?我主要看两个地方:一是“MACD站上零轴”,MACD在零轴上方,说明趋势是涨的;二是“5日均线穿过20日均线”(也就是“金叉”),说明短期趋势比长期趋势好,要涨了。

比如2022年11月,大盘开始反弹,我关注的一只半导体股,MACD站上了零轴,5日均线也穿过了20日均线,趋势开始转强。

第二步:等“回调确认”。趋势转强后,股价不会一直涨,肯定会回调。我不会在刚转强的时候就买,而是等回调,因为刚转强就买,很容易买在短期高点。

那只半导体股转强后,从28块涨到32块,然后开始回调,我等着它回调。

第三步:看“回调不跌破关键位”。回调的时候,我会看它有没有跌破“20日均线”或者“前期回调低点”。如果没跌破,说明趋势还在,回调只是暂时的;如果跌破了,说明趋势又变弱了,不能买。

当时那只半导体股回调到30块,没跌破20日均线(29块),我觉得趋势还在,买了2万进去。后来股价从30块涨到42块,我赚了40%。

这个方法的关键是“不抄底”——只买趋势转强的股,不买还在跌的股。2023年,我用这个方法买了3只股,都赚了钱,没有一只被套。

这3个“买入原则”,比方法更重要,我靠它们避开了无数坑

这5年,除了两个买入法,我还总结了3个“买入原则”,每次买股前都会对照看,少犯了很多错。

第一个原则:“不买不熟悉的股”。之前我跟着别人买过一只医药股,连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结果亏了钱。现在我只买自己熟悉的行业,比如消费、新能源、半导体,这些行业我平时会关注新闻,知道大概的情况,就算跌了,也知道要不要拿。

2023年,我没买过AI股,因为我不懂AI行业的技术和逻辑,虽然当时AI股涨得很火,但我知道自己看不懂,所以不碰。后来AI股回调,很多人亏了钱,我却避开了这个坑。

第二个原则:“每次只买20%仓位,不一把梭”。刚开始炒股的时候,我总喜欢一把梭,把所有钱都买一只股,结果一旦跌了,就慌得不行。现在我每次买股,只买总资金的20%,就算跌了,也还有钱补仓,心态稳多了。

2022年,我买的一只消费股,第一次买了20%仓位,结果跌到支撑位,我又补了20%,成本降下来了,后来涨的时候,赚得更多。

第三个原则:“设好止损位,跌破就卖,不扛单”。很多人亏大钱,都是因为“扛单”——股价跌了,总觉得“会涨回来”,结果越跌越多,最后套牢。现在我买股前,会先设好止损位,一般是支撑位往下5%,如果跌破了,不管多心疼,都会卖。

2023年,我买的一只新能源股,止损位设在25块,结果股价跌到24块,我果断卖了,只亏了5%。后来这只股跌到20块,我庆幸自己没扛单,不然亏得更多。

最后说句心里话:炒股赚钱,靠的不是“聪明”,是“耐心”

从5万炒到60万,我用了5年时间,平均每年赚50%左右,不算特别快,但很稳。这期间,我见过很多人靠追涨停板、听内幕消息,短期赚了很多钱,但最后大多亏得一塌糊涂。

老郑跟我说过:“股市就像种地,你得播种、施肥、浇水,然后等着收获,急不来;如果你今天播种,明天就想收获,肯定会失望。”炒股也是一样,你得等买入信号、等趋势转强、等股价上涨,不能急。

很多人觉得我这两个买入法太“笨”,不够快,不够刺激,但我觉得,在股市里,“笨办法”才是最靠谱的办法——因为它能让你少亏、稳赚,而不是靠运气赚了又亏回去。

如果你是刚入市的新手,建议你先别急着买股,花一周时间,找几只熟悉的股,试着用这两个买入法分析一下,看看什么时候该买;如果你已经炒股好几年,也可以试试这两个方法,说不定能帮你避开追高抄底的坑。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之前炒股的时候,是喜欢追高,还是喜欢等回调再买?有没有因为买得太急而亏过钱?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可以说说你平时用什么方法买股。记得点赞关注,后面我还会分享更多实战干货,比如怎么卖股才能保住利润,帮你在A股里少走弯路,慢慢靠近自己的理财目标。

要知道,在股市里,能稳赚的人,不是最聪明的人,是最有耐心的人。慢慢来,比什么都强。

来源:红姐知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