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踏入华南理工大学时,我对未来满是迷茫。高考成绩不算理想,为保住本省 985 名号选择了华工,却因历史类学生可选专业有限,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大一上学期,疫情封锁、枯燥的基础课更让我找不到方向,不清楚自己喜欢的专业,也看不清就业路径。
一、留学契机
刚踏入华南理工大学时,我对未来满是迷茫。高考成绩不算理想,为保住本省 985 名号选择了华工,却因历史类学生可选专业有限,被调剂到旅游管理专业。大一上学期,疫情封锁、枯燥的基础课更让我找不到方向,不清楚自己喜欢的专业,也看不清就业路径。
幸运的是,大一时我参加了高中校友会组织的 “保研沙龙”“留学沙龙”“商科就业沙龙”,师兄师姐分享的可复制经历,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可能性,也萌生了留学和就业两手抓的想法。我逐渐变得务实:留学就要用最短时间拿到最有竞争力的学历,为就业铺路。
二、申请过程
申请中,雅思和绩点曾是我的 “痛点”。第一次考雅思想申港中深 mini 营,依赖高中基础只考了 6.0,未达 6.5 门槛;第二次为赶港大提前批 7 月 25 日的截止日期,紧急备考才勉强拿到 6.5。绩点方面,华工旅游管理大一的三门数学课就拉开差距,我因大意沉迷社团活动,大二下学期一门选修网课忘刷,仅得 67 分,排名下滑。虽学校允许重修 60-80 分课程,但重修《微积分》分数未提升,《旅游心理学》因课程改名无法重修,86 分的绩点在申请中竞争力不强。
不过,丰富的经历为我加分不少。大二时我担任华工模联协会会长,还以秘书长身份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模联大会,这段经历锻炼了我的危机应变能力,申请时我在推荐信和 PS 中重点突出,也通过模联结识了能提供留学建议的优秀朋友。实习方面,我累计 4 段相关经历,从品牌部门培训生到 AI 产品经理助理,每段都围绕提升留学胜算和积累就业经验展开,写文书时能精准将经历与市场营销要求对应。
选择中介时,我大三上学期开始筛选,咨询了约 10 家机构,最终因指南者留学信息透明、案例丰富,且方案老师制定的择校方案贴合我就业导向的需求,选择与其签约。
港大提前批申请中,我的硬实力不算突出,但 video 面试发挥出色。7 月 30 日收到面试问题后,我写好稿子请指南者面试指导老师修改,反复练习确保流畅自然,还精心准备拍摄细节,最终在截止日前完成提交。8 月 25 日,经过一天的紧张等待,傍晚 6 点 53 分我在地铁站收到了港大市场营销专业的 conditional offer。如今,我的申请季基本结束,接下来计划探索新爱好、实习和旅行,开启 “研 0” 生活。
来源:历史小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