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75岁无儿无女的刘晓庆,给所有中老年人提了个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22:00 1

摘要:2025 年深秋,75 岁的刘晓庆在上海大剧院完成了《武则天》话剧的第 300 场演出,谢幕时她身着绣金戏服,弯腰鞠躬的瞬间,鬓角的银发在聚光灯下格外醒目。

编辑:画榆林

4任丈夫,7段恋情,被富商倒追三十年,前夫离婚后还爱她。

细数刘晓庆的传奇情史,任谁都忍不住赞叹一声“风流妖精”。

本是演艺圈的女强人、常青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红到现在。

2025 年深秋,75 岁的刘晓庆在上海大剧院完成了《武则天》话剧的第 300 场演出,谢幕时她身着绣金戏服,弯腰鞠躬的瞬间,鬓角的银发在聚光灯下格外醒目。

这场持续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她全程脱稿完成,从少女武媚娘的灵动到女皇武则天的威严,眼神与身段的切换精准自如,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有人举着 “不老传奇” 的灯牌高喊她的名字。

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递上温水,她却笑着接过保温杯,里面是提前泡好的枸杞菊花茶,“年纪大了,得好好照顾自己”,这句轻声感慨,道出了这位无儿无女的老牌艺人,在坐拥亿万财富后,对晚年生活的别样理解。

刘晓庆的财富积累早已超越普通艺人的范畴,从 80 年代的电影片酬到后来的房地产投资,再到近年的直播带货与艺术品收藏,她的商业版图横跨多个领域。

早年在采访中,她曾直言 “我赚钱的能力比演戏强”,事实也的确如此 —— 她在京沪深三地的房产市值超 10 亿元,收藏的近现代书画作品中,不乏齐白石、张大千的真迹,2023 年一场慈善拍卖会上,她捐赠的一幅傅抱石画作就拍出 8600 万元高价。

如今即便不再频繁拍戏,她的直播账号仍保持着每月 4-5 场的带货频率,单场销售额常突破千万元,团队工作人员透露,她的私人银行账户流动资金始终保持在亿元以上,足以支撑任何奢华的晚年生活。

但与财富形成反差的,是她无儿无女的生活状态。刘晓庆经历过四段婚姻,前三次婚姻均未生育,第四次与王晓玉结婚时,她已 58 岁,错过了生育年龄。

外界曾多次追问她是否遗憾没有孩子,她总是坦然回应 “人生没有完美的选择,我选了我想要的生活”。

这种 “想要的生活”,并非孤居豪宅的冷清,而是被热爱的事业与丰富的兴趣填满。每天清晨 6 点,她会准时起床练瑜伽,这一习惯坚持了 20 年,75 岁的她仍能轻松完成下犬式、脊柱扭转等动作,柔韧性不输年轻瑜伽教练。

上午的时间多用于阅读与书法,她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类书籍,从历史典籍到现代管理学著作,书页间随处可见批注,书法练习则以楷书为主,她说 “写楷书能让人静下心来”。

下午要么去工作室与团队讨论工作,要么约上好友喝茶聊天,偶尔也会去美术馆看展览,生活节奏规律却不枯燥。

没有子女陪伴的晚年,她将情感寄托在了更广阔的 “联结” 中。

每年春节,她不会像普通老人那样盼着子女回家,而是邀请工作室的年轻员工、孤寡老人与她一起过年,厨房备好丰盛的年夜饭,大家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她会给每个人发红包,金额不大却满是心意。

她还长期资助着 5 名山区儿童,从小学到大学的费用全部由她承担,每年暑假,她会抽出时间与孩子们视频通话,询问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有孩子说想当演员,她便笑着鼓励 “好好读书,未来有机会来北京,我请你看戏”。这种不带血缘的情感羁绊,让她的晚年少了孤独,多了温暖。

健康管理是刘晓庆晚年生活的重中之重,也是她给中老年人最直接的提醒。她每年会花 200 万元用于健康维护,定期去日本做全面体检,聘请私人医生与营养师,饮食上严格控制油盐糖的摄入,晚餐以蔬菜与杂粮为主,很少吃荤腥。

去年她因突发急性肠胃炎住院,住院期间没有亲属日夜陪护,全靠工作室员工轮流照料,出院后她第一时间调整了饮食方案,还特意学习了基础的急救知识,“以前总觉得有钱就能解决一切,生病时才知道,自己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没人能替你承受痛苦”。

这次经历后,她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健康公益活动,多次录制短视频分享养生心得,提醒中老年人 “别只顾着赚钱或为子女操劳,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没了健康,再多钱也没用”。

热爱生活

在事业上,刘晓庆从未有过 “退休” 的想法,即便 75 岁,仍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武则天》话剧的巡演计划已排到 2026 年,她亲自参与剧本打磨,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反复推敲,有时为了一个细节,会与导演争论半天。

直播带货时,她会提前了解每一款产品的特点,从食品的口感、护肤品的成分到服装的面料,都亲自试用后再推荐给观众,她说 “观众信任我,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

这种对事业的执着,不仅让她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也让她在经济上始终保持独立,无需依赖任何人。

有年轻艺人问她 “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她回答 “不是为了赚钱,是因为工作能让我觉得自己还有价值,这种价值感,比什么都重要”。

刘晓庆的晚年生活,打破了 “无儿无女必孤独”“有钱就能安享晚年” 的刻板印象。

她用自己的经历证明,晚年的幸福与否,并非取决于是否有子女陪伴或财富多少,而是在于是否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健康的身体与积极的心态。她会在朋友圈分享练瑜伽的照片,配文 “年龄只是数字”。

会在看完一本书后写下读后感,鼓励大家 “活到老学到老”;也会在看到社会新闻中老人无人照料的报道时,呼吁 “中老年人要学会为自己而活,提前规划好晚年生活”。

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给无数中老年人提了个醒:晚年生活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其担忧未来,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兴趣、关注健康、积累情感联结,让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结语

如今的刘晓庆,仍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着,工作时全力以赴,休息时享受时光,没有子女绕膝的热闹,却有属于自己的从容与充实。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钱能带来物质保障,却买不来健康与快乐;无儿无女或许会有遗憾,却不代表无法拥有幸福的晚年。

对中老年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依赖他人,而是学会独立与自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晚年幸福的关键。

来源:溪谈朱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