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比同龄人大多数人都更明白死亡离自己并不远,可我还是选择迎着风,努力奔跑。”王顺新,一个安徽农村走出来的22岁医学少年,因为右手一个突然冒出的包块,开启了抖音上最夺目的抗癌自白。
“我比同龄人大多数人都更明白死亡离自己并不远,可我还是选择迎着风,努力奔跑。”王顺新,一个安徽农村走出来的22岁医学少年,因为右手一个突然冒出的包块,开启了抖音上最夺目的抗癌自白。
六次手术、三十八轮化疗,叠加九十多次放疗,这些数字在许多人听来宛如噩梦,但在王顺新的故事里,却变成了一首青春逆流而上的进击之歌。
故事要从宿州的一间简陋农家院说起。王顺新家里穷到连高中开学的钱都要东拼西凑,父母是种地的老实人,只知道尽力供儿子上学,希望小伙能考出去,别像他们一样困在泥土和风雨里。
16岁那年开学,王顺新还沉浸在市重点录取的喜悦,一个鸡蛋大的包却无声闯进了他的生活,这不是普通的囊肿,而是横纹肌肉瘤,癌症晚期,“已经扩散了”,医生冷静的话像冰水当头浇下。他形容那天,“脑子像被棍子敲懵了”。
换了谁,也顶不住这个消息。王顺新起初也哭过挣扎过,父母却坚定地把他从黑洞里拉出来。妈妈辞了活儿在医院守着,每天端着粥和药。父亲扛着家里饭碗出去打零工,为的是筹齐一砖一瓦的医疗费。用王顺新自己的话,“爸妈一天到晚像陀螺转,我真怕拖垮了他们”。
一年过去,王顺新从瘦成竹竿的小伙子,慢慢恢复了点血色。他咬着牙重回校园,觉得世界终能“回血”。但好景只停留了几个月,颈部又莫名鼓起肿块病魔根本没打算放过他。这个抗癌路途,比别人多了一层惊险。
他说自己像在玩一场没有存档的游戏,每个阶段都必须硬刚,没资格重来。所有课程被疾病耽误,他就一遍遍补课、刷题,把高三过成了马拉松。
你以为他只想苟延残喘?错了,他偏要逆风翻盘,填报志愿时直奔医学专业,理由很简单:“我想让病人得到希望,像我当年那样。”
大学开学后,王顺新还不敢全信自己恢复了,拿着医保卡隔三差五去复查,每一次报告像拆盲盒。可惜上天还是手狠,大一下肿瘤又转移,不得不继续化疗、放疗,硬扛了三十八次,相当于一台小车走一圈油门轰到底。
他把痛苦都领回家,每一次治疗结束都在动态里发一句:“今天很难受,但还有明天”。
如今,王顺新已是个正儿八经的医学生,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有点好运的成分”,可事实上没有人靠幸运抗下这些折磨。他用自拍记录掉发、浮肿,也写下深夜痛苦却依然乐观的日记。
他用幽默解读自己的历程,说自己像橡皮糖,怎么拉扯都断不了线,因为“有爸妈守着,哪能轻易被打趴”。他不止一次在视频镜头里大声讲:“疼痛不会永远,爱和希望会。”
现在王顺新依然每几个月到医院复查。病情虽然反复,但这位被病魔“拴住”的年轻人早就摸索出自己的生活节奏。有时候,他在朋友圈晒食堂黑暗料理,说“吃什么都得有点盼头”。
偶尔也拿治疗过程当段子讲,把化疗副作用吐槽成“人生终极肾上腺素体验”。其实,他一直在努力活成父母面前最强的孩子,在朋友心中的乐天派,在网友眼里那个“把苦难嚼碎再吐成糖”的治愈型博主。
王顺新现在的目标,除了完成医学学业,就是争取把经历分享给更多人,让那些和他一样陷在疾病里的同伴,看到希望不只是电视上的煽情桥段。
他常说,“我没啥本事,就是脸皮厚不服输,活着不是为了犯愁”。癌症没有彻底被击败,但王顺新用自己的方式稳稳跑在生命线的前头。这大概就是命运最意外的安排:小小的人生,被病痛拉扯着也能闪光,活成一道谁都挡不住的光。
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暴雨,王顺新就是那个撑着伞硬闯风雨的倔强青年。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意志力也能涨成现实的救命稻草,就像农村家长用肩膀撑起一片天,他用乐观铺开生命的路。
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望的时刻,但只要咬牙坚持,笑一笑,命运也会送上一道裂缝,让阳光透进来。愿王顺新早日康复,也愿所有在黑暗中摸索的人,都能活成属于自己的光亮。
来源: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