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5日,由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南京代表处与泰和泰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支持的“蜀风西行·莱茵共潮”四川企业德国投资运营研讨会在蓉召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四川省“一带一路”经贸促进会监事长、四川省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联合站)主任马春燕
9月25日,由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南京代表处与泰和泰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成都市投资促进局支持的“蜀风西行·莱茵共潮”四川企业德国投资运营研讨会在蓉召开。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四川省“一带一路”经贸促进会监事长、四川省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联合站)主任马春燕出席会议并致辞。
区位密码:北威州成中企入欧“首选地”
会议现场,一份最新贸易数据引发企业代表热议:2024年川德贸易额达260.1亿元,同比增长5.6%;2025年前5个月双方进出口额104.2亿元,同比增速攀升至10.1%——这组亮眼数据,生动诠释了中德地方经贸合作的强劲韧性与深化趋势。
作为北威州负责对外经济促进合作的官方机构,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总部位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在中国设有南京、北京和广州三个代表处,为中国企业去德国投资布局及北威州企业的在华发展提供专业服务。其华东华中西南大区主任王笑冬现场揭秘北威州的区位优势:“目前中国在德国投资落户的企业总量中,北威州占据三分之一。”王笑冬称,凭借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独特的基础设施和具有战略价值的地理位置,北威州贡献了德国1/5的经济总量,坐拥欧洲最密集的物流网络和最集中的工业集群。王笑冬介绍称,作为“蓉品出海”的重要窗口,北威州已吸引以新能源、智能网联等产业为主的近1200家中企落户。
合规护航:本土化的“硬核”方案
面对企业最为关切的法律风险,泰和泰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袁嘉博士提纲挈领地剖析了德国投资环境的AB面,重点聚焦于国家安全与行业准入、数据保护与税务合规等方面提供了务实的解决方案。
资本新动向:技术并购取代规模扩张
IMAP国际并购中国区总裁王俊雄系统梳理了中国跨境并购交易的演变历程,并研判2025年及未来趋势。他指出:“最近一年,中国企业出海数量显著增长,并购活动呈现快速回升趋势。未来,全球化布局、产业升级与能源转型需求将进一步推动高附加值领域的海外收购。从行业分布看,先进制造业、汽车交通和医疗健康成为并购主力方向。”
物流引擎:中欧班列破解时效困局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副经理龙曲波全面展示了亚蓉欧产贸物流大通道布局,密集铁路线清晰串联中国西南与德国工业核心区。她介绍道,成都国际班列班列构建了以波兰罗兹、荷兰蒂尔堡为双枢纽,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舍维奇为区域分拨节点的网络体系,极大扩展了欧洲腹地覆盖能力。
圆桌聚焦:破冰欧洲市场的合规密钥
随后的圆桌讨论中,与会嘉宾聚焦四川企业出海的实际挑战与解决方案。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组件营销海外法务BP负责人李亚玲分享了实体化运营德国公司过程中,法务团队如何通过体系化的合规框架,以赋能业务在德国的稳健发展。袁嘉博士指出,西部企业在跨境并购中对德国市场较为陌生,亟需具备国际视野的中方律师团队提供专业法律支持。德国豪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事务部负责人高森提醒川企要充分重视德国的法律、文化环境差异,在法律服务投入上应具备前瞻性。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中国业务部负责人、欧洲华人律师协会会长朱轶凡博士补充强调,中国企业进入德国须建立系统性合规风控机制,并积极寻求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欧洲华人律师协会财务长、Oracle Law Global律师中国业务负责人周宁则关注了人工智能监管新趋势,提示随着欧盟2024年出台《人工智能法案》并实施分级管理,从事智能化业务的川企需重点研究该法案,以应对其在欧盟市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合规新要求。
这场跨越蜀山与莱茵的产业对话清晰印证:在全球产业链深刻重塑的背景下,依托清晰的战略视野和强大的本土化合规运营能力,川企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文/郝斌 图/主办方)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