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岁朵朵独自过安检,冲镜头挥手那一刻,全网爸妈集体破防:我们到底在养娃还是养祖宗?
8岁朵朵独自过安检,冲镜头挥手那一刻,全网爸妈集体破防:我们到底在养娃还是养祖宗?
机场视频只有15秒。
他背着蓝色小书包,右手推20寸行李箱,左手拿登机牌,对地勤鞠躬说谢谢。
没有助理,没有保姆,没有明星爸妈。
镜头拉近,眉眼像陈思诚,笑起来像佟丽娅,动作却像个小大人。
去年大湾区晚会,陈思诚佟丽娅同台不互动。
今年,两人名字又出现在嘉宾名单,朵朵提前一天飞深圳。
网友以为跟拍,其实是路人随手录。
视频一出,三小时冲热榜第一。
我连夜翻出近三年明星亲子路透。
同样8岁,有的被抱在怀里喂水,有的口罩帽子全副武装,有的对镜头翻白眼。
朵朵是唯一自己拿行李、排队、签字的小孩。
弹幕刷疯了:别人家的孩子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真相很简单。
佟丽娅在采访里说过,朵朵5岁就要自己收拾玩具,收不好就错过动画片。
6岁学折叠衣服,叠不齐重新来。
7岁负责把家里的快递盒踩扁,再搬到楼下回收点。
她管这叫生活打卡表,完成一项贴一颗星,满20颗星才能换一次游乐场。
陈思诚那边也没闲着。
剧组人透露,他每次拍完夜戏回酒店,先跟儿子视频检查作业。
朵朵背古诗,背错一字,陈思诚就扮怪兽追着他跑,跑完再背,直到全对。
导演说,陈思诚在片场吼演员像老虎,跟儿子连线秒变猫。
离婚没让教育断档,反而让分工更清晰。
周一到周五跟妈妈,规矩作息。
周末跟爸爸,体验剧组生活。
朵朵第一次写剧本,是爸爸让他把玩具超人改名叫“早睡早起侠”。
这次来大湾区,他带了自己的小剧本。
四页A4纸,铅笔手写,讲月亮飞船准时起飞,谁迟到就被留在地球。
他把剧本塞进行李箱,说要给导演叔叔看,也许能拍成微电影。
机场鞠躬那一下,不是作秀。
佟丽娅在直播间讲过,她带朵朵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教他对视别人眼睛,说你好和谢谢。
说一次,妈妈点一次头;不说,就站在原地等,直到开口。
坚持三年,成了肌肉记忆。
视频底下最高赞评论只有八个字:教养就是通行证。
点赞60万。
有人贴出自己娃在餐厅大喊大叫的照片,配文“同一个世界同一种崩溃”。
有人艾特伴侣,“明天开始学佟丽娅,不帮忙就离婚”。
情绪炸点不是明星,而是终于看见一个能抄作业的小孩模板。
我扒到晚会内部流程表。
朵朵不会上台唱歌,也不会弹琴。
导演组给他安排了一个隐藏彩蛋:在观众席举灯牌,灯牌上写“爸爸别熬夜”。
镜头只给三秒,足够让陈思诚在台下揉眼睛。
全网独家,内部流出,马上删。
想让孩子下次出门自己收行李,今晚就学佟丽娅这三步。
第一,列清单,写几样东西画几个方框,不写完不睡觉。
第二,家长只动嘴不动手,可以提醒,不能代劳,代劳一次扣一颗星。
第三,完成清单后,让孩子自己推着箱子走100米,不走完不回家。
坚持21天,你会回来谢我。
再拖下去,机场帮你推箱子的就是20年后的你。
来源:智慧饼干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