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纠结!持股过节更靠谱,A股节后反弹的信号已很明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9 17:28 1

摘要:9月29日,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又陷入熟悉的“持币还是持股”纠结中。当天沪指微跌0.32%,创业板指震荡收平,两市成交额缩至2.5万亿元,赚钱效应不足40%,不少投资者怕假期出变数,想着清仓落袋为安。但梳理最新数据、政策动向和资金信号会发现,这种纠结

9月29日,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又陷入熟悉的“持币还是持股”纠结中。当天沪指微跌0.32%,创业板指震荡收平,两市成交额缩至2.5万亿元,赚钱效应不足40%,不少投资者怕假期出变数,想着清仓落袋为安。但梳理最新数据、政策动向和资金信号会发现,这种纠结完全没必要,持股过节大概率能等到节后的反弹行情。

先看最实在的历史规律,这是市场反复验证的“密码”。近十年数据显示,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概率达70%,深证成指更是有70%的概率在节后5个交易日走高。中证1000这类中小盘指数弹性更足,节后10个交易日胜率能维持在70%以上,涨幅中位数也明显高于大盘指数。而节前的震荡调整其实是常态,主要是短期资金怕假期有不确定性提前离场,并非市场本身出了问题,这种“节前避险、节后回流”的节奏,过去十几年几乎没断过。

更关键的是,当前政策和资金都在为节后行情蓄力。9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刚发文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工信部也明确会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这些政策都精准指向科技成长和高端制造赛道。同一天,上交所还专门组织股权投资机构开交流会,落实科创板改革政策,明显是给硬科技板块站台打气。资金端信号更直接,9月29日尾盘外资逆势净流入超50亿元,股票ETF也连续3天出现净流入,这些长期资金显然在趁机布局[__LINK_ICON]。浙商证券等多家券商都判断,节前震荡只是“节日效应”,节后市场能重拾攻势。

还要看清当前调整的本质,不是风险释放,而是情绪扰动。9月下旬的市场震荡,核心是宽基指数走势分化带来的短期分歧——上证、上证50暂时失守均线,而双创指数此前涨得较猛,出现了获利回吐压力。但这种分化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流动性支撑没断。海外方面,美联储9月已降息25BP,年内大概率还有50BP的降息空间;国内资金面也保持均衡偏松,保险等长期资金还在持续入市[__LINK_ICON]。9月24日市场甚至上演过“深V”逆转,成交额放大到2.49万亿元,说明下方承接力很扎实,只是节前情绪偏谨慎才没发力[__LINK_ICON]。

持股过节不是闭眼乱买,选对方向才能抓准机会。结合政策导向和历史表现,有两类板块值得重点关注。一类是政策明确扶持的科技成长赛道,比如算力调度、存储芯片、储能这些领域——DRAM和NAND闪存缺货加剧,四季度已确定涨价,储能电芯头部企业更是满产状态,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业绩支撑;而且计算机、电子等行业近十年节后上涨概率一直靠前,资金回流时往往先炒这些弹性品种。另一类是有补涨需求的低估值板块,像券商指数目前距离年线只有6%的回撤空间,作为“牛市旗手”明显落后于大盘,节后补涨潜力不小,地产和基建板块也因利好频出值得盯紧。

当然,也得避开两个容易踩的坑。一是别碰节前炒作过的短期题材,比如部分旅游、影视股,这些品种往往节前就把假期利好兑现了,节后很容易回调。二是远离没有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现在市场更看重业绩确定性,像那些只靠概念炒作、估值虚高的品种,就算市场反弹也难有起色。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现在纠结“持币还是持股”,其实是被短期情绪带偏了。历史规律告诉我们节后上涨是大概率事件,政策和资金又在背后托底,当前的震荡反而给了调仓换股的机会。四季度流动性增量过程还会延续,加上“十五五”规划布局带来的政策预期,市场风险偏好随时可能回升[__LINK_ICON]。与其清仓后节后追高,不如现在精选标的持股过节,耐心等行情启动。

距离国庆长假只剩最后几个小时,市场的短期波动反而让方向更清晰了。政策托底、资金布局、历史规律都指向节后反弹,持股过节显然是更优选择。你觉得节后哪个板块能率先领涨?手里已经布局好方向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来源:热心精灵wQ00U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