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工商联:“三力齐发”奏响茶业传承“青蓝交响曲”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20:34 1

摘要:近年来,南平武夷山市工商联聚焦茶产业代际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创新构建“引领+赋能+护航”三维工作体系,精准施策,全面发力,有效破解“茶二代”在思想认同、能力重塑、发展保障等方面的成长问题,成功引导新生代企业家接稳接力棒、闯出新天地,为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

近年来,南平武夷山市工商联聚焦茶产业代际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创新构建“引领+赋能+护航”三维工作体系,精准施策,全面发力,有效破解“茶二代”在思想认同、能力重塑、发展保障等方面的成长问题,成功引导新生代企业家接稳接力棒、闯出新天地,为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青春动能。

一、强化思想引领力,筑牢“愿意接、接得住”的传承根基。 针对部分“茶二代”对传统行业认同感弱、接班方向模糊等问题,市工商联突出价值引导,凝聚发展共识。一是联心促认同。深入开展“传承茶文化、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组织“茶二代”走进武夷星、香江茗苑等龙头企业及非遗工坊,实地感悟“三茶统筹”发展实践与匠人精神。定期举办“青蓝对话”沙龙,邀请“茶一代”创业者、非遗传承人讲述创业史、分享制茶心得,在情感共鸣与文化熏陶中深化对产业价值与家族使命的理解。二是联动树标杆。积极选树方舟、刘珺彤、聂霖等“茶二代”优秀典型,大力宣传其扎根茶山、锐意创新的先进事迹。通过微信公众号及市融媒体中心等平台,讲述“90后首席制茶师”“返乡电商创业先锋”等故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职业荣誉感和接班自信心。三是联策明方向。协同农业局、茶产业专班等部门,定期组织政策解读会、形势分析会,引导“茶二代”深刻认识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中的战略地位,明确传承不仅是家业延续,更是守护武夷“双世遗”瑰宝、带动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二、提升精准赋能力,锻造“会接手、善创新”的硬核本领。 面对新消费、新业态挑战,市工商联构建多元化赋能体系,助力“茶二代”能力跃迁。一是系统化培训强基础。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知名高校,实施“高素质企业家”培育计划,选送优秀“茶二代”前往进修。课程设置兼具“守正”与“创新”,开设品牌数字化营销、电商直播、供应链管理等现代经营模块,已培训超300人次。二是实战化平台拓视野。组织“茶二代”赴潮汕、福州、义乌等知名茶区及电商之都游学考察,借鉴先进经验。积极推荐其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对接上下游资源,拓展市场人脉,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梯队化导师传帮带。 建立“青蓝双导师”制,一方面聘请资深制茶大师、非遗传承人担任“技术导师”,传授技艺精髓;另一方面邀请知名企业家、投资人、营销专家担任“创业导师”,提供战略规划、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指导,为“茶二代”保驾护航。

三、优化生态护航力,营造“接得好、发展快”的成长环境。 市工商联积极整合资源,构建长效服务机制,为“茶二代”扫清障碍、赋能加分。一是强化政策与金融支持。联动金融机构推出“岩茶惠”“三茶贷”“农机贷”等专属金融产品,精准对接“茶二代”在技术改造、品牌建设、市场拓展方面的资金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贷款超50亿元。同步建立“茶产业青年创业绿色通道”,提供利率优惠、审批加速等专属服务,切实缓解创业初期的融资压力。二是构建法律与知识产权护盾。依托“检联护企”“税企联心”等机制,与司法、税务部门共建常态化沟通平台,为“茶二代”企业提供合规经营指导、风险排查化解服务,今年以来提出管理建议50余条。收集共性诉求,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渠道建言献策,推动出台更精准的扶持政策。三是搭建资源整合与协作平台.利用工商联网络优势,定期举办“茶企与渠道商对接会”“文旅项目招商推介会”,促进“茶二代”企业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旅行社等达成合作。推动“茶二代”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共享资源、共创品牌,如联合打造“茶饮料”“茶酒”“茶熏鹅”集合品牌,开拓年轻消费市场。

来源:闽商之家

相关推荐